蜜雪冰城員工燙傷後在水池沖腳,消費者關心的是啥?

2024-06-13     政事兒

近日,有網民發布蜜雪冰城(北京潘家園店)員工在店內水池沖洗腳部的視頻,引發關注。

6月12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對此發布通報稱,該店員工由於操作過程中意外燙傷腳部,後在操作區水池內進行了沖洗,違反了食品安全操作規範。目前,該門店處於閉店狀態,並進行了全面的場所清潔與消殺。

員工腳部燙傷,能不能在操作區水池內沖洗?網民意見不一。有人覺得個人安全更重要,有人覺得食品安全更重要。

古人說,事急從權。但何為急事、如何從權並沒有統一的尺子,需要在具體實踐中靈活掌握。

籠統來說,個人安危和食品安全都重要,沒有輕重之別,但在不同場景中,又有緩急之分。

就此事而言,燙傷是燃眉之急,必須及時處理。從醫療角度來說,對燙傷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及時降溫。

人是一切的根本。任何規章制度都不能脫離人而獨立存在,否則就是一紙空文,這應當是共識。食品安全操作規範當然要遵守,但也不能以犧牲某人的健康為代價。

所以,在操作區沖洗被燙傷的腳沒毛病。這是事急從權的無奈之舉,大部分人都能體諒。至於有人提出,應該接水在水池外沖洗,這當然更合理,只是恐怕高估了人在緊急狀態下的理智。

事急從權沒毛病,不過,然後呢?解了燃眉之急,還得解決非緊急之患。比如,在操作區水池裡沖腳帶來的食品安全隱患。

客觀來說,在水池裡沖腳就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很低,但公共食品安全容不得心存僥倖,有隱患就須消除。而且,就算水池裡沖腳的傷害性不大,感官衝擊力也極強。任何顧客看到這一幕,心裡都難免膈應。

因此,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和安撫消費者,是解決了員工燙傷之急後的燃眉之急。

從市場監管局的通報來看,該門店是有監控的。沖腳之後有沒有及時妥當地清理水池,才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如果有及時善後,當公布視頻打消消費者疑慮;如果沒有,那就怨不得網友吐槽了。

在保障食品安全上,企業是第一責任人,更準確地說,具體操作的員工是第一責任人。企業首先要樹立食品安全意識,再以完善的制度、嚴格的培訓規範員工行為,才能保障不翻車。否則,給過期食材換標籤「續命」的麥當勞就是前車之鑑。

事實上,在餐飲店,員工發生燙傷事故並不罕見,相關企業也該針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有應急處置預案,讓員工有章可循,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手足無措,釀成「誤會」。

撰稿/祝克鼎編輯/徐秋穎校對/李立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6ce513bb38cc4e264ebabf91dacf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