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ijingjie」可快速關注我們
《境界》獨立出品【境界如畫】
圖文丨鄧少
播音丨以琳
投稿及奉獻支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父母教會我們贏在起跑線上,卻不曾告訴我們摔倒時怎麼辦?流淚時怎麼辦?不管人前多麼光亮,每當夜深人靜,撕裂感都會把我摧殘得七零八落。難道我們的一生只是為了考上好大學、有份好工作、過上體面的生活,最後有一個拉風的葬禮?
人生的路,怎麼就像走到了盡頭?
文/鄧少
你躺在那裡,身體疲倦,心中不安,口裡發出唉哼的聲音,是希望破滅後來自靈魂的嘆息: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進入大學不久,你就漸漸感到迷茫,找不到下一個人生目標。或者你是剛剛走出校園的畢業生,每天的工作只是讓你無暇顧及心中的無意義感,努力應付、熬到周末,再重新開始。你可能人過中年,事業有成,物質越來越富足,心靈卻愈加空虛,外在雖有稱讚與虛榮,卻難掩心中的惶恐、黑暗中孤獨、對未來任何一場風險的恐懼。
生存的張力給人帶來強烈的撕裂感。社會上患精神、心理方面疾病的群體不斷擴大。我們慶幸自己沒有成為中國9000萬抑鬱症患者中的一員。或者,我們慶幸,自己的名字尚未列入每年約有20萬人因抑鬱症而自殺的統計記錄。
自殺,已經成為青年人中最常見的死因。有些人可能很優秀,從小就是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倍受誇讚,性格活潑,朋友也很多。但他們的孤獨感特彆強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看得見的外表光鮮亮麗,看不見的內心卻在艱難爬坡。
這叫「空心病」!心理專家給這種因價值觀缺陷導致的心理障礙起了一個名字。病人的主要特徵就是覺得「日子沒意義,未來好迷茫,不知要什麼,人生不值得」。
自殺不易,但對一些人來說活著可能更難。常人難以體會他們的感受,只能從一些文字了解他們的痛苦:
我站在一個隨時會四分五裂的小島,在茫茫大海上漂泊,因害怕而心中惴惴不安。
我會莫名的心情不好,我不喜歡悲傷,卻無法抑制悲傷。
我走在一個充滿迷霧的草坪,草坪下有看不見的深坑,隨時可能掉進去摔斷了腿,在幽暗中無助吶喊。這一切好難。
我無時無刻不在抗爭,無論是顯得放肆的生活,或是各樣的努力,都不能如料想的那樣緩解心中的痛苦。不管人前我表現得多麼愉悅,每當夜深人靜,那種撕裂感都會把我摧殘得七零八落。
權威研究證實:「空心病」不是像感冒一樣偶然患病的,那些在人生的至暗時刻選擇採取極端方式結束生命的人,既與個人的家庭環境、頭腦發育、父母的行為有關,也和個人的選擇有關。
每個孩子都有思考人生問題的潛質,很多人小時候會思考人從哪裡來?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的教育多是將知識和結果灌輸給孩子,讓孩子「接受意義」而不是「尋找意義」。當知識不再承擔揭示真理的義務,教育也不承擔育人的責任,人關心的只有分數與升學。在功利化的路上狂奔,最終受傷的是我們的心。
這種價值觀培養出來的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也缺乏獨立思考。父母的願望成了他們的目標,父母的期盼成了他們的責任,父母的話語成了鉗制他們的律例,他們走上別人指揮的人生路。
但當他們進入大學或社會,從前支撐其思維和行為的動力日漸衰退,迷茫自然會出現。茫茫宇宙中,人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的出生、學習、工作、死亡,人現在的努力是為了什麼呢?為了考一個好大學、有一份好工作、過上體面的生活,最後有一個體面的葬禮嗎?
許多人轉而認為人生根本沒有意義,也就不必再堅持什麼,也就沒什麼真正重要的。他們不想死,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活著?在旁人看來,有很多的機會擺在他們面前,可他們卻說不知道路在哪裡,仿佛生活在不同的次元。
靠著自己或藥物,人無法徹底痊癒。雖然父母與世界教會了我們贏在起跑線上,卻不曾告訴我們摔倒時該怎麼辦?流淚時怎麼辦?
不單是那些有「空心病」的人空心了,許多「實心人」被生活的壓力和家人的期待塞滿了內心,變成高速旋轉的陀螺,在忙碌中習以為常,學會了自我麻痹,學會用物質代替裡面的需要,用娛樂來掩蓋內心的空虛,跟隨著世界隨波逐流。但人心靈深處的需要不是這些可以填滿的。正如奧古斯丁所說:「我心靈的空洞,若不在上帝那裡得到滿足,便永遠煩躁不安。」
明白人生的意義對我們至關重要。沒有愛,我們的心會孤獨;沒有光,我們就活在心靈的黑暗裡;沒有恩典,我們只能在罪惡和內疚之中度日。榮華富貴如花而逝,若沒有找到永恆的價值,我們仍是空虛。沒有神的愛與拯救,我們的一生便如同一聲嘆息。
我們並不是為了虛空而被造。我們是神獨一無二的創造,罪卻使我們落在黑暗的權勢下,活不出本該有的樣式。神愛我們,差耶穌到世上來,為在黑暗裡的人開闢了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使我們能夠活出生命的意義。
人無法潔凈自己,無法給自己的生命意義。當我們像孩子一樣將一切的困苦與難處擺在神面前,祂必親自安慰我們,擦去我們的眼淚,擔當我們的重擔,挪去我們的憂慮,用喜樂和平安充滿我們,用愛的膀臂擁抱我們,賜給我們新的生命。
已經信靠了主耶穌的你,並不是打了「空心病」或抑鬱症的疫苗,「一針見效,永遠有效」。天氣仍會時晴時雨,人生仍會遭遇風浪,但卻不至於崩盤、不落入極端。我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我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我們受試探的時候,祂總要給我們開出一條路來,叫我們心有喜樂盼望。
版權聲明:《境界》所有文章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來自《境界》,微信號newjingjie」,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如有進一步合作需求,請給我們留言,謝謝。
征 召 奉 獻 家 人
為支持原創采編、音頻、繪畫設計團隊的成長,《境界》繼續徵召每月固定支持境界的奉獻家人(金額不限),請將你的電子郵件,發至[email protected],註明「奉獻家人」,在這個世代,參與拓展神的國度。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ijing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