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作家王鳴錄逝世,曾創作不正之風等作品,姜昆發文表示懷念

2022-03-23     小凡娛影

原標題:相聲作家王鳴錄逝世,曾創作不正之風等作品,姜昆發文表示懷念

相聲的創作方式主要有三種:其一是演員自身的獨立創作;其二是相聲作家的獨立創作;其三就是兩者混合創作而生成的作品,其中以第三類創作方式居多。

這也難怪,凡是作家創作的作品,大都與舞台有著一定距離,不自覺的就要通過演員的變通靈活使用,從而達到最融洽的演出效果,兩者是相互合作,互相提攜的關係。

相聲作家與相聲演員合作的範例是梁左與姜昆,梁左出色的劇本編寫才能與姜昆獨到的改編功力,促成姜昆相聲藝術生涯的第二個高峰期。

專業的相聲創作者不少,可不只有梁左一個,其他的像是廉春明、王鳴錄、趙連甲、崔琦等都是知名的相聲作家,或許大眾不熟悉他們的名字,但一定熟悉他們創作的作品。

如今相聲的頹廢之勢與沒有好的作品有極大關係。一來沒有了安於平凡的相聲創作者,相聲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二來缺少了能寫作品的演員,沒有好本子演出質量就別說了。

相聲創作能力也是相聲實力的一部分。當下譁眾取寵成為常態,更有甚者掛著一身燈泡上台演出,這是把自己當猴耍了,根源就是沒有相聲實力鬧得。

相聲發展青黃不接的現狀下,噩耗卻隨著而來。著名的相聲作家、原天津曲藝團一級編劇王鳴錄先生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84歲。

王鳴錄曾是天津和平區曲藝團相聲隊的相聲演員,師承相聲演員張嘉利,而張嘉利又是張壽臣的徒弟,王鳴錄便是張壽老的徒孫,文字輩相聲演員。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起,王鳴錄就開始創作改編相聲。處女作是《狗熊大象借錢》被馬季看上,後被改編為相聲《狗熊大象》。

1980年,王鳴錄被調入天津曲藝團,從此成為一名專業的創作員,逐漸淡化出相聲表演舞台,天津曲藝團的很多相聲名家都說過王鳴錄寫的相聲。

比如高英培的《不正之風》、《教訓》;李伯祥表演的《聊天兒》;常寶霆表演的《蕭何難》、《道德法庭》等都是王鳴錄的作品。

老先生一生甘於做綠葉陪襯,將畢生奉獻給他說熱愛的相聲藝術,用專業的作品捧出了幾位專業的演員,用高產的生涯回報了無數熱愛的觀眾。

王鳴錄曝光的機會不多,能夠了解老先生日常生活的人也極少,天津相聲界也少有懷念的內容和悼念的文章。平常走在前列的德雲總教習高峰也歸於沉寂,是交集太少,還是另有隱情?

之前對劉洪沂的一段採訪倒也能說明一二,王鳴錄拜過師學過藝,能說也能寫,自然有一種獨特的氣質縈繞,或者說有點張狂。

劉洪沂說了這樣一段話:「王鳴錄寫一個本子,說什麼,一個字不許動啊,「動我一字,如淫我母」,這誰還敢動?他就說他會說相聲,本子裡都處理好了。」

這倒是將老頭的倔強和可愛描述得淋漓盡致,獨特的學藝經歷,自然給老先生創作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或許他是怕有些演員瞎改影響作品的完整程度,並不一定得完全貶謫。

萬能膠、坐地炮也只能留存在觀眾的懷念之中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05ba314bf80801566934bfd1e23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