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今年的雙十一開始了預售,嘟媽的閨蜜沉浸在了各大美妝博主的直播里,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說上次買的純植物洗面奶一點都不好用,洗臉後,感覺皮膚摸起來都能趕得上磨砂紙,所以這次又囤了一堆洗面奶。
面對她這種無腦式的買買買,嘟媽只能表示有錢真好。
因為潔面乳根本不會因為添加了植物配方,就會溫和不緊繃。潔面乳最重要的要看「表面活性劑」屬於皂化配方還是非皂化配方,而不是是否是純植物。
在雙十一來臨之際,嘟媽就和大家講下如何選擇每天都在用的洗面奶,避免大家跟嘟媽閨蜜似的買一堆沒用的東西,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有錢人。
皂基類皮膚清潔產品,主要的表面活性劑是脂肪酸與鹼劑構成。去脂力很強,洗後很清爽。但洗完臉後,皮膚就會出現過於緊繃或乾燥的情況。
對於油性的皮膚來講,用皂化配方潔面產品,洗後會有乾淨清爽的感覺,這是其他產品都無法達到的效果。
但對於中乾性或皮膚敏感的膚質來講,不建議長期使用皂化配方潔面,清潔力度太強,會讓已經偏干皮膚更加乾燥無比,加速老化。
那怎麼判斷買到的潔面產品是不是皂化配方呢?
沒有任何產品會在宣傳頁上介紹自己是皂化產品,甚至還會「偷梁換柱」,用成分表最末端的名字命名,說自己是xx純植物潔面。
我們只要記住一條原則:挑選潔面奶產品,別看它是怎麼宣傳的,主要看它是否能達到應有的清潔效果,並且對皮膚的刺激性最小。
一款潔面產品,清潔效果主要靠「表面活性劑」,因此,表面活性劑直接決定了整支潔面乳的好壞。
我們判斷一隻潔面乳是否屬於皂化配方,主要看它的表面活性劑是不是由脂肪酸和鹼劑組成。
常見脂肪酸有十四酸/肉豆蔻酸、十二酸/月桂酸、十六酸/棕櫚酸、十八酸/硬脂酸等。
常見鹼劑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三乙醇胺、AMP等。
我們就拿很多朋友喜歡用資x堂洗顏專科潔面說明下,我們可以根據上面的標準來判斷它是否屬於皂化配方的潔面產品。
以下為cosdna官網查詢的產品全成分:
這款潔面中,排名靠前的就是18酸、肉豆蔻酸、氫氧化鉀,我們不難得出,它同時含有脂肪酸與鹼劑,是非常典型的皂基潔面。
其實,日系潔面大多都是皂化配方,可能日系產品比較追求「乾淨」的效果。歐美系很多大牌產品,價格不菲,潔面中皂化配方占得比例也不小,如果想追求絕對的乾淨,其實我們還可以選擇一些價格更實惠的產品。
除了皂化配方外,其他的都稱為非皂化配方。非皂基體系的產品PH值一般都在7以下,相比較皂基而言,它更加溫和、脫脂力弱、刺激性低。
不過,這類產品中也有優劣之分,主要看非皂化配方選擇的是哪種表面活性劑。
因嘟媽身邊很多人都在用一款絲x芙潔面,所以先介紹十二烷基硫酸鈉(SLS)表面活性劑。
SLS是去脂力極強的表面活性劑,目前比較建議油性肌膚或男性專用。
因為,SLS對皮膚具有潛在的刺激性,與其他表面活性劑相比較,刺激性很大的。但這款產品,很多人用起來感覺比較舒適,這可能與產品中加了增稠劑有關,膚感不會有太明顯的澀感。
但SLS會破壞皮膚表面的天然油脂,長期使用會讓皮膚屏障受損,造成皮膚的自身防禦能力降低,引起皮膚老化現象。因此,油性皮膚可以嘗試,過敏性及敏感肌切勿使用。
以下為根據cosdna官網查詢到的絲x芙全成分:
可以很清楚看到,它除了使用十六醇外,還加了SLS。所以,並不建議敏感肌使用,而且它也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溫和。
我們在判斷產品是否含SLS時,只需要注意到產品排名較前的成分表中是否有「烷基硫酸」四個字。如果有英文成分,也可以直接看成分上的首寫字母,是否組成了SLS,就可以準確判斷出這款產品的表活是不是以SLS為主。
除了SLS外,在烷基硫酸鈉中引入聚氧乙烯結構,又稱為聚氧乙烯烷基硫酸鈉(SLES),這款表面活性劑對皮膚的刺激性稍小,不過偶爾沾到眼睛,還是會出現刺激現象。
無論是SLS還是SLES,因原料價格低廉潔凈效果比較好,所以大多數的洗髮水和沐浴露用它們作為表面活性劑。但嘟媽還是建議大家選擇表活更好、刺激更小的潔面產品。
胺基酸體系是近幾年很受大眾青睞的產品體系,它沒有皂基強烈的脫脂性,也沒有其他表活那種難以洗乾淨的膚感。長期使用下來,不用考慮它對皮膚的傷害。
但胺基酸體系潔面的缺點就是,很難增稠,所以一般會加其他表面活性劑,也叫作「復配」。除此之外,胺基酸表活本身價格也會比較昂貴。
可是,如何怎麼判斷一款產品是胺基酸潔面呢?是不是成分表上寫的「賴氨酸」就是代表這款產品是胺基酸潔面?
當然不是!我們不要被宣傳騙了,我們要看的是表面活性劑是否屬於胺基酸體系。
醯基胺基酸鹽是胺基酸潔面產品中最重要的成分,名稱模板為xx醯Y氨酸Z。
例如,x一般是月桂(醯)、椰油(醯)、棕櫚(醯);Y通常是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肌氨(酸);Z通常是鈉、鉀等。
以上名稱可以隨意組合,就出現了:月桂醯谷氨酸鈉、月桂醯甘氨酸鉀、棕櫚醯丙氨酸鈉等等。
對於我們來講,只要記住靠前的成分表里有醯、氨酸,基本就可以判斷出此款潔面是否胺基酸表活。
如下面一款洗面奶,cosdna官網查詢的成分如下:
從成分表中看出,這款洗面奶裡面含有醯、氨酸、鉀,這是一支以胺基酸表活為主的潔面產品。
除了這款表面活性劑,產品里還有其他表活,這是因為除了產品清潔力之外,產品的穩定性、使用後的膚感、顏色與味道等等要求,促使配方師還會加一些配方來調節。
看了這麼多覺得買個洗面奶都這麼麻煩,其實我們只需要知道排名靠前的成分屬於胺基酸體系的表活就夠了。
有的產品,會把胺基酸表活放在成分表末尾處,然後打上胺基酸潔面產品,其實這是一種「欺瞞」。如果把胺基酸表活放在附屬位置,只起到輔助作用,嚴格說來,就不算是胺基酸表活潔面產品。
今天的內容稍微有點複雜,是不是感覺像在上化學課呢?
其實總結下來,我們要先記住當脂肪酸(xx酸)和鹼劑(氫氧化鉀等)同時出現時,這就是一款皂化潔面;
如果潔面產品中出現了SLS或SLES不推薦長期使用;至於胺基酸表活,我們只需要記住「xx醯Y氨酸Z」就夠了。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潔面產品都不屬於以上三種類型,它可能屬於其他體系的潔面,那些表面活性劑的溫和性介於皂基、SLS與胺基酸表活之間,也可以放心使用。
不過嘟媽更推薦大家選擇胺基酸表活,畢竟每天洗臉兩次,一年七百多次,溫和一點,安心一點。
最後,動動手指「轉發」本文,讓姐妹們開啟心裡有數的買買買模式。
參考資料|
1.張麗卿,化妝品好壞知多少【M】,台灣聯經出版公司,2017,8-13
2.張婉萍,蔣誠,化妝品配方與工藝技術—非皂基類潔膚產品【J】,日用化學品科學,2018(41),56-58
3.張婉萍,曹平,化妝品配方與工藝技術—皂基類潔膚產品【J】,日用化學品科學,2018(41),59-62
4.葉劍清,丁聰,如何挑選胺基酸潔面產品【J】,知識世界,2017(40),48-49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