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開票+漢字比對解增值稅發票管理難題,名師免費教學

2019-12-24     會計入門

針對增值稅專用發票違法犯罪屢禁不止的現象,筆者經過長期調查研究和深入思考論證後認為,稅務機關要徹底解決這個管理難題,可以嘗試借鑑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在保證現行增值稅管理體制和業務流程不變的前提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最低成本對現行的增值稅發票防偽稅控系統進行優化改革。這個方法就是:推行網絡開票+漢字逐字比對防偽技術。
現行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存在弊端
現行的金稅二期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是經過多年研發逐步形成的,主要包括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稽核比對系統及協查系統。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1994年開發完成,分為企業端和稅務局端兩部分。其中,企業端主要為開票和抄稅子系統,稅務局端主要為發票發行、發售、認證、報稅及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檔案等子系統。納稅人要攜帶存儲開票信息的金稅卡、IC卡抄報稅,通過掃描儀認證發票。
在稅收征管實踐中,這些系統在遏制增值稅發票違法犯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系統的弊端日益顯現。前幾年,一些不法者就利用增值稅發票稽核比對滯後於發票認證環節的弊端,用失蹤發票認證,造成虛抵稅款。儘管稅務機關已聯合技術研發單位作了應對處理,國家也在新修訂的發票管理辦法中對發票違法行為加大了處罰力度,但虛開、偽造、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違法犯罪行為依然猖獗。2011年9月19日央視報道,洛陽市警方破獲一起虛開、偽造、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大案,涉案金額達273億元。報道說,犯罪分子是鑽了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不能對漢字比對監控的空子,在長達半年多的時間裡都沒有被稅務機關發現。現在,有關兜售、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信息仍然滿天飛,筆者的手機、電子郵箱中,幾乎每天都會收到相關信息。


筆者研究分析認為,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現行的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存在不好克服的漏洞,不能滿足實際征管的需要。比如,該系統還停留在19年前的對紙質發票票面進行加密、解密上,雖然目前金稅卡和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密文已由64位升級為84位,但依然沒能解決密碼被破解、真票被克隆等問題。再如,針對發票掃描認證儀不能對漢字識別的問題,國家稅務總局已發文試點運行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漢字防偽項目,但在實際中,掃描認證發票一次性通過率低,有的發票需反覆掃描,造成認證發票排長隊等問題。
從成本角度來看,在現行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體系下,征納雙方的成本都不低。《電腦報》調查指出,納稅人要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必須先付出近萬元額外成本:開票電腦3999元,印表機2388元,金稅卡1188元,稅控IC卡79元,外加每年690元的技術服務費等。雖然推行增值稅防偽稅控遠程抄報稅系統後,納稅人下月初可以通過網絡遠程抄報稅了,但通過金稅卡脫網開票的環節則不能省,成本並沒有明顯降低。對於稅務機關來說,管理成本也相當可觀。大量稅務人員被束縛在繁瑣的稅控發票推廣、紙質發票掃描認證、手工校正等工作中。另外,推行遠程抄報稅後,稅務機關的數據伺服器由對內變成對外開放,安全維護投入提高;推行漢字掃描認證後,發票存儲信息大幅增加,導致運維成本增加。
引入網絡開票+漢字逐字比對防偽技術
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在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方面,與其花大投入對票面加密、解密,被動打假,不如儘早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施網絡開票。這在國內外已得到驗證,我國也已具備實施網絡開票的條件。


不同於紙質發票的有形存在,網絡發票的核心是電子數據。納稅人每開出一份網絡發票,對應的發票開具信息便被實時存儲到稅務機關的伺服器中,保證發票數據實時被納入稅務監管。其重點是發票電子數據本身的防偽,犯罪分子從中找不到任何造假的機會。在這種情形下,紙質發票票面加密防偽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這就如同人民幣紙幣和電子貨幣的差異。人民幣的票面雖然採用了10多種防偽技術,但假幣依然屢禁不止。而通過推廣網絡銀行實時劃款,減少紙幣的流通和作用,實現貨幣電子化,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假幣泛濫的問題。
在一些已開發國家,網絡發票已得到廣泛應用,效果良好。我國不少地方稅務機關在普通發票管理方面也已展開網絡發票推廣活動。在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方面,我們可以借鑑這一經驗,在保證現行增值稅管理體制和業務流程不變的前提下,結合增值稅專用發票可抵扣稅款的特點,推行網絡開票+漢字逐字比對防偽技術,用最小代價和最低成本對現行的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進行改進和創新,攻克增值稅專用發票漢字掃描儀認證比對抵扣的難題。
具體方法及可行性論證如下:
1.保留現有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檔案子系統、發票發售子系統。
2.用網絡實時開票系統替代現行的企業端開票和抄稅子系統,取消金稅卡、IC卡、認證掃描儀等硬體設備,取消稅務局端的發票發行、報稅子系統,實施網絡實時開票和實時報稅。通過網絡開票,系統只列印出存根聯和發票聯,納稅人所開具信息被實時存儲到稅務機關的伺服器中,當中沒有任何造假機會。網絡實時開票系統要配合採用CA認證等技術手段,以確保發票電子數據的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
3.用漢字逐字比對系統替代現有的發票認證子系統和稽核比對系統。這是該方案的核心。
利用操作簡單、防偽手段嚴密的漢字逐字比對系統,購貨方納稅人通過網絡登錄國稅機關伺服器,將所取得的發票聯與銷貨方的存根聯電子數據進行逐字比對,包括貨物或勞務名稱的漢字欄位、日期、數量、單價、金額、稅額、納稅識別號以及發票號等。比對全部通過後,即證明發票聯的真實性,允許抵扣,由購貨方納稅人列印出抵扣聯。這樣,購貨方納稅人在不使用掃描儀認證的情況下,也能通過電腦網絡實現即時比對。這顯然也省去了辦稅服務廳人員和納稅人的相關認證工作,使他們的辦稅負擔大幅減輕。
不僅如此,利用漢字逐字比對系統實施網絡實時逐字比對,還可以徹底改變現有防偽稅控系統「先抵扣、再申報、後比對」的被動局面,真正滿足「先比對、再抵扣、後申報」的業務需求;可以實現比對時間關口前移,增加實施犯罪的難度;可以劃清征納責任,便於對一些稅收違章違法案件定性和量刑,從而降低稅務人員的執法風險。


4.在現有協查系統的基礎上,增加資金流(銀行電子劃款)和物流(運輸發票)的協查功能。此舉可確保一項完整業務所包含的發票流、資金流和物流三要素同時具備,從根本上遏制虛開發票行為。
理論上可以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
本建議的最大特點是:通過網絡技術,利用電子數據對發票票面信息進行防偽。實施這個方案,不僅成本低,而且利好征納雙方。
例如,可以借鑑免費的安卓手機推廣模式,採用當前成熟且免費的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相關係統的研發、推廣,不僅使用和維護成本低,而且防偽功能強,效果好。
此舉一旦實施,理論上可以覆蓋國稅機關和地稅機關的所有發票,每年節省上百億元發票印製費用,避免大量稅款流失;納稅人可以省去金稅卡、IC卡、掃描儀和稅控收款機等辦稅設備,利用自有電腦和印表機就能實時網絡開票,從而大幅降低辦稅成本;稅務人員和納稅人可以從繁瑣的報稅、紙質發票掃描認證、手工校正、系統維護等工作中解脫出來,工作壓力大幅減輕。
當前,金稅三期已進入研發實施階段,筆者建議相關方面在金稅三期建設中,結合征管實際,對金稅二期的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進行改進優化,堵塞其漏洞,使之真正成為阻止發票違法犯罪的利器。

在這裡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頭條號,

在文中評論後,私信小編,輸入關鍵詞【學習】

即可免費領取圖中所有資料及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試學課程15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ZZ5z6m8Bgx9BqZZIkT_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