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老爸輔導作業,氣到飆中文「克鞋呀」:怎麼才能做到佛系陪讀

2019-10-31     閱讀第一

文源 | 米小圈(ID:beimaogege)

編輯 | Bamboo

有一種酷刑,叫做給孩子輔導作業。

1

前幾日,因為給娃輔導作業時稍顯急躁,我被親媽好生教育了一番。

「你這麼大聲跟孩子說話,孩子都嚇傻了,還怎麼思考啊?」

「你看人家外國的爸爸媽媽,家裡不管有幾個孩子,都是和和氣氣的。」

「上次看的那個電視劇,裡面的外國媽媽給孩子輔導作業一點也不像你,你太兇了!你好好改改!」

看到親媽根本不明白給娃輔導作業有多讓人崩潰,卻還振振有詞的樣子,我感覺一陣眩暈......

外國父母,真的有這麼耐心,這麼佛系嗎?

未必。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位爸爸,就因為在給女兒輔導作業時過於崩潰而走紅網絡。

在網上流傳的這段視頻中,這位美國老爸因為女兒安娜寫作業時貪玩拖拉,竟生生被逼得飆出中文。

當聽到他歇斯底里地喊道「開鞋啊」、「克洗啊」(快寫啊!)的時候,一眾陪讀爹媽紛紛表示:

「陪讀的崩潰,不分國界。」

給一個貪玩拖拉、不認真的孩子輔導作業,真的很難佛系。

不管我們如何追求愛與和平,一走上輔導作業的戰場,我們都會逐漸抓狂、逐漸歇斯底里。

陪讀之路,荊棘叢生、狀況百出,想要佛系真的很難。

2

現如今,給娃輔導作業已經成為了親子關係的「頭號殺手」

從母慈子孝到雞飛狗跳,往往只隔著一本作業的距離。

因為給娃輔導作業而氣到身體異常、精神崩潰的家長數不勝數;

因為父母輔導作業過於嚴厲而被氣到離家出走、痛哭流涕的孩子,同樣不勝枚舉......

前段時間,江蘇省徐州市的一位媽媽,因為輔導作業時與兒子發生了衝突,竟然選擇了當場報警

「你好,我們家有個小孩12歲。他不想寫作業,我嚷他,他跟我打。」

「你看看你110能把他逮走吧,我不要這個小孩了,你看看該給誰給誰行吧。」

民警接到這個讓人哭笑不得的電話後,便讓這對母子前來派出所了解情況。

母子二人來到派出所後,都對對方感到生氣不已

母親覺得兒子學習不夠用心,還不服管教,於是對其深感失望;

兒子表示母親管教太嚴,讓他壓力山大,所以才被逼的如此叛逆。

了解了情況後,派出所的民警耐心地開導了這對母子。

最終,在民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後,母子二人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向對方道了歉。

沒陪孩子寫作業前,我們和孩子的親密是24k純金的;

陪孩子寫作業後,我們和孩子的親密瞬間變成了塑料的。

陪讀之旅,雷電交加、風雨大作並不稀奇。陪孩子寫作業,真的太難了!

3

陪讀之所以這麼折磨人,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孩子們寫的作業太奇葩了。

網上諸如此類的「小學生奇葩作業合集」,總能讓網友們笑出眼淚;

可是對於我們這些陪讀爹媽而言,這卻是把我們氣成腦梗的罪魁禍首。

聽到視頻中的那句「那把爸爸換成媽媽嗎」,有著相同遭遇的我,情緒跟視頻中的這位媽媽一樣激動。

作為陪讀路上的中堅力量,媽媽們往往會成為孩子們肆意「攻擊」的對象。

如果說我們對孩子的大喊大叫是對孩子的物理攻擊;那麼孩子們不遺餘力地在作業中「報復」我們,絕對稱得上是對我們的法術攻擊。

「睡夢中的媽媽好醜。」

悄悄把「溫柔」二字改成「丑」字,這一看就是在公報私仇。

冒昧地問一下,你被媽媽揍的時候一般會怎麼叫?

生了二胎後胖了十幾斤,孩子在日記中寫到,媽媽胖的像豬一樣;

前段時間胃口好,每頓都是兩碗米飯,孩子便造句「媽媽吃的跟豬一樣多」;

就連因為錢包丟失而著急,孩子也能說「媽媽急得像沒吃飯的豬一樣」。

當媽太難了,真的。

孩子,你確定你不是故意的嗎?

「報答」二字可是比「暴打」二字好寫多了啊。

媽媽看了你的作業,剛降下去的血壓又得升高了。

大家品品,每天拖著一身的疲憊給娃輔導作業,娃不是拖拖拉拉,就是這樣胡寫亂寫,這讓人怎麼佛系啊?

給這樣的娃輔導作業,不成魔就很了不起了,還佛系。

4

站在大人的角度來看,給孩子輔導作業,好像是一件令人百爪撓心的事兒。

那麼,孩子們是怎麼來看待我們輔導作業時的種種表現呢?

讓我們一起聽聽孩子們的心聲。

視頻中的孩子們被問到爸爸媽媽給他們輔導作業的情形時,好像都不怎麼高興。

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和大多數陪讀爹媽一樣,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暴躁易怒。

有人眉頭皺成一個「川」字;

有人暴脾氣說來就來;

有人讓孩子淚流滿面......

當記者請孩子們模仿一下爸爸媽媽輔導作業時的狀態時,孩子們的表現又好笑,又讓人心疼。

細細想來,我們每天輔導作業的時候,好像都在不知不覺中說過不少狠話。

「我怎麼生了你這麼笨的孩子?」

「把我氣死了你就開心了是嗎?」

「信不信我把你扔出去?」

這些震懾性的話語,都被孩子記得清清楚楚。

儘管提起父母輔導作業,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難過;

但是到了給父母的輔導打分的時候,他們都給了父母較高的分數。

有好幾個孩子,甚至給父母打了滿分。

更催淚的是,面對父母並不完美的輔導,孩子們有的只是滿滿的理解和感謝。

有兩個男孩,回憶起媽媽為自己耐心輔導的樣子時,還忍不住感動到流淚......

原來,我們的良苦用心,孩子們都知道;

我們的暴躁和嚴厲,孩子們也都理解。

而作為父母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理解理解孩子呢?

當孩子的理解能力沒那麼強、反應速度沒那麼快的時候;

我們是否也應該慢下來,等等他們,給他們喘口氣的機會?

陪讀路上,我們無需佛系,但我們可以給孩子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情緒暴力。

5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增益其所不能......」

而對於我們現代中年人而言,改成這樣更為貼切: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讓其輔導作業、輔導作業、輔導作業......」

給孩子輔導作業,的確讓人抓狂;

但是我們都知道,只要用心引導,終有一天,我們都能如願以償。

教育一個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蝸牛可能走的沒有那麼快,但是請相信:

只要一直向前,每隻小蝸牛都能達到理想的終點!

*本文授權轉載於米小圈(id:beimaogege)暢銷書《米小圈上學記》官方平台。作者圈媽,有一男寶和一女寶的二胎媽媽,用心用文字和大家分享海量育兒知識,解讀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萬父母們和孩子的成長。授權請聯繫米小圈(ID:beimaogege) *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ZSoqIG4BMH2_cNUgoE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