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雲端·園區頭條]
1·雄安新區:高質量創建數字智能之城
根據河北新聞網消息,日前,在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的智能雄安高峰論壇上,專家學者以「雄安智能城市建設與數字經濟培育展望」為主題,就數字雄安的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以及雄安新區的數字城市建設建言獻策。新時代肩負新使命,新起點瞄準新高度。《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提出,堅持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適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礎設施,推動全域智能化應用服務實時可控,建立健全大數據資產管理體系,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全球領先的數字城市。雄安新區首席信息官、雄安新區智能城市創新聯合會秘書長張強表示,新區設立以來,一大批企業積極參與新區智能城市的規劃和建設,幫助新區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數字城市。從數字城市的規劃期到設計建設期,雄安新區的數字城市要儘快與物理城市一樣,形成熱火朝天的局面。在張強看來,通訊網絡建設是雄安新區打造智能城市的重要基礎,只有數字流動起來才能形成經濟,而數字流動需要依靠通訊網絡。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朱永濤表示,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中興、華為聯合電信運營商在雄安新區建設了數百個5G基站,幫新區實現了重點區域5G覆蓋。中興還探索利用5G遠程視頻技術,幫新區建立白洋淀治理大數據體系,科學治理白洋淀。專家表示,雄安新區將在有人區域實現5G連續覆蓋,為後續基於5G技術的應用研發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濟南先行區22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311.8億元
根據齊魯晚報消息,2019年10月15日上午,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第二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即將舉行。此次集中開工的有22個重點項目,總投資311.8億元,涉及產業園區、公建配套等方面。2019年8月,先行區曾舉行首批項目開工儀式,這次集中開工的8個項目分別是: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山東科學城、國際會展中心、黃河公園一期、泉水浴場、市政道路及管線工程、安置西區一期、引爆區基礎設施工程,既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有重大民生項目,更有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高科技項目。此次的22個重點項目開工,也將為先行區的建設再次按下加速鍵。
[中經雲端·國家級園區]
1·江蘇省常州高新區:全域旅遊邁入地鐵時代
根據常州新聞消息,近年來,常州高新區以環球恐龍城為龍頭,以都市旅遊和鄉村旅遊為重點,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加快推進全域旅遊。而地鐵1號線的開通,也讓常州高新區的全域旅遊邁入地鐵時代。進入2019年10月,作為地鐵一號線北部終點站森林公園的新龍生態林,迅速成為了網紅打卡地。為了讓遊客有更好的遊園體驗,園區以「國旗、繁花」為主題進行了精心布置,並策劃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往由於交通不便,很少來此的武進和市區居民,也坐地鐵來欣賞秋景。據統計,2019年國慶長假新龍生態林的客流量增加了80%。
2·廈門火炬高新區電力電器產業快速發展
根據東南網消息,不久前,ABB宣布將在廈門成立一家避雷器公司,聚焦避雷器這一電力系統的重要元器件。該公司的落地將進一步完善廈門電力電器產業配套,並帶動技術和人才的集聚。電力電器產業是廈門火炬高新區著力發展的六大主導產業之一,一直以來,高新區以龍頭項目為聚集內核,以「國家火炬計劃廈門電力電器產業基地」為載體,匯聚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專業配套能力強的企業。作為ABB在中國揚帆起航的起點,廈門在ABB的中國業務布局中一直占據重要位置。ABB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成立避雷器公司,未來ABB電網業務也將繼續加強與廈門的合作,把更多的研發力量落地廈門。
[中經雲端·經濟新發展]
1·四川省2019年將新建150個現代農業園區
根據央視網消息,記者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獲悉,2019年四川省將在貧困地區新建現代農業園區150個。四川省將從堅持園區引領,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加強產銷對接,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升帶貧能力,確保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強化人才支撐,推動農業產業持續發展等方面發力,推進農業產業扶貧工作。2018年,全省通過發展農業產業實現35.9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占全省總脫貧人口的36%。當前脫貧攻堅戰已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2019年全省有31個貧困縣計劃摘帽。四川省還將推廣「園區+貧困戶」模式,讓貧困戶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在有扶貧任務的縣新培育農民合作社省級示範社220個,為貧困地區定向培養農業專業人才1000人。
2·廣東省紫金紫城工業園簽約投資94.5億元 港台資企業占32.6%
根據中國新聞網消息,廣東紫金縣2019年10月14日舉行河源市2019年秋季經貿活動紫金縣分會場活動,當天紫城工業園吸引了眾多粵港澳台客商前來投資興業。活動當天,動工、投產投資總額超90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25個項目動工和11個項目投產。據統計,廣東紫金紫城工業園建設以來已簽約28家企業,總投資共94.5億元人民幣,其中台資企業10家,投資額共16.8億元人民幣,港資企業3家,投資額共14.8億元人民幣,港台資企業占32.6%。紫城工業園已成為紫金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核心平台,大灣區企業轉移的優選地。據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局長張子華介紹,隨著眾多大項目好項目的引進,紫金以長遠發展眼光謀劃產業布局,注重產業鏈招商,形成紫城工業園區內部要素互補,企業聯動的產業格局,目前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電子、新材料「三新」產業為主導的產業園區,紫城工業園展現強大生命力和競爭力。
3·江蘇宿城經濟開發區盤活低效利用資源
根據宿遷網消息,宿城經濟開發區充分利用10億元收儲資金,持續推進閒置資產收購,重點開展科工路中小企業收購工作,確保2019年年底前完成部分企業簽約;加快協調巨聖新材料、榮昌玻璃等破產企業廠房進入司法拍賣程序,力爭2019年年底完成收購工作。宿城經濟開發區還明確由投資服務中心動態排查園區閒置廠房資源,及時登記造冊,及時督促進行二次開發或收儲改造,並定期向社會公布,鼓勵符合園區產業導向、畝均稅收不低於10萬元/畝的高質量項目租賃發展。「把低效利用資源盤活工程引向深入,今後我們將穩步推進盤活重點由閒置廠房向低效利用資源拓展,以及零星項目盤活向集聚產業盤活的轉變。」據宿城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修錄介紹,通過土地二次開發和國有公司收購,園區力爭低效利用資源年均消化率超過20%,2019年盤活土地800畝以上、廠房15萬平方米以上。
4·海口市江東新區「多點開花」建設提速
根據海南日報消息,2019年以來,江東新區繼續加大規劃設計體系的建設,在《海口江東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基礎上,海口還進一步完善補充片區規劃專項規劃和專項研究,「1+6+13+16」的規劃編制體系(即1個總規、6個重點片區規劃、13個重點專項規劃及16項前期研究)已建設完成。其中,《海口江東新區起步區地下空間規劃》《海口臨空產業園區(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一系列規劃已獲得了相關批覆。「未來的江東新區,將以生態為底色,打造『半城都市半城綠』現代化綠城。」據海口市委深改辦(自貿辦)常務副主任、市江東辦副主任楊善華介紹,江東新區在建設的過程中,將生態、綠色、自然的理念與現代化發展需求充分融合,大力推動「智慧海南」建設先行先試,努力將江東新區打造成一幅從空中、地面、海上等各個角度看上去都很協調的美麗畫卷。目前,江東新區正在以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精神做好即將開工的21個新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同時緊緊圍繞起步區、臨空經濟區、教育園區的產業發展及「五網」基礎設施和地標建築建設需求,加強跟蹤服務和協調對接。正是因為看好未來江東新區發展前景,江東新區總部經濟區吸引了眾多大型企業關注,共計有60家國內外大型企業意向落戶江東新區。通過徵求企業意見,海口已初選10家企業總部大樓先行建設,其中大部分為世界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