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蓮守望一方熱土讓教育夢想開花

2019-10-25     新源都市掌上傳媒

守望一方熱土讓教育夢想開花

——記霍城縣瞻德城中學校長李曉蓮

霍城縣校領導中第一位研究生,霍城縣校領導中唯一一位正高級特級教師……屢獲「第一」的女校長李曉蓮,用「細節決定成敗」的嚴謹及不懈譜寫瞻德城中學發展的新篇章,用智慧與汗水澆灌一方教育事業令其逢春花開。

歷史視野辦學

2015年8月,李曉蓮花大量時間查閱霍城縣歷史書籍,與相關專家跑遍了清代伊犁九城的歷史遺蹟,同年她調任清水河中心學校後,(後搬遷更名為瞻德城中學),所做的研究為新校址的建設做足了充分的準備。聽著李曉蓮對九城史記如數家珍般的介紹,更像是一位歷史學者。這樣一位擁有歷史知識、歷史視野的校長,她會如何辦學呢?

瞻德城中學擁有悠久的歷史,可追溯到1910年清宣統二年名為瞻德城識字學塾,作為九城之一的瞻德城在清代歷史和邊疆建設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了將歷史文化融入到校園建設中,調至清水河的第二天,李曉蓮便踏著沒過腳踝的積雪在新校址建設工地上看現場,並記錄下需要改動的工程部分。如今一所獨具歷史濃鬱氣息的現代化中學呈現在世人面前。記者看到,在該校正行樓二層大廳陳列展覽著瞻德城中學發展變遷史表,有百家講壇中國著名歷史學家閆崇年親筆題字的「瞻德中學」,一張1951年10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第一套地方版人民幣中面值為50元的圖案就是「瞻德城」。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顧遠明老先生得知學校歷史後揮毫潑墨為學校題「瞻德城中學」,並題字「培養有道德的學習者」贈予學校與師生共勉。

創河谷品牌學校

進入校園,首先看到的是天山巨石上林則徐的翰墨「崇文尚德」四個字。「這是我校的校訓,它取自左宗棠的對聯『經天緯地之謂文,輔世長民莫如德』。」李曉蓮說。學校所有建築的命名也全部引經據典,「明德樓」、「悅學樓」「致遠樓」,樓內處處設計精巧且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甚至是辦公室的門都是專門定製刻有「德」字的木門,細枝末節的文化體現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瞻德城中學內有多功能圖書館、報告廳、合班教室、高標準數字化教室和各種實驗室,廣播站、心理輔導室、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社團活動的功能室場等一應俱全。該校的宿舍管理標準及水平位於州直前列,學校食堂評定達到自治區管理標準,歷屆中考成績全縣第一。「價值2.5萬元的希沃一體機,一購就是60台。」李曉蓮知難而進多次進諫縣委書記併購置百萬教學設備的故事成為一段佳話。「沒有教育信息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教育均衡發展就是一紙空談。」李曉蓮說。

低頭願做「挖金人」

培養人才和挖掘金礦的道理是一樣的。給教師「壓擔子」是李曉蓮挖掘培養教師的一貫風格。動員各學科教師積極參與賽課,對於參賽課件內容不僅做到展示個性教學特色,還融入團隊的「好點子」。參賽前,她會專門聽課評課,給予指導和幫助。教科室主任田玉霞教師說:「參加賽課已成為我們學校教師日常教學活動,大家從膽怯比賽屢屢末位到積極參賽滿譽而歸,不少獲獎課程推薦到州級大賽中。」在瞻德城中學,每一個教師都為自己量身設定了規劃與目標,不斷成長並取得成就,一張張證書是教師們精神上最大的激勵。熱愛教學的李曉蓮耐心培養和指導教師,有時間就參加大小講課說課,將細微問題拿出來與教師探討溝通,令大家受益匪淺。

科學創新管理模式多

李曉蓮是瞻德城中學的校長,她還是清水河鎮中心校校長,負責管理著清水河鎮11所中小學及14所幼兒園,在她的帶領下,一大批優秀書記校長園長各展所長,使整個鄉鎮教育事業蒸蒸日上。2016年,李曉蓮首次提出「聯盟捆綁」機制並在該鎮推廣,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作用,促進學校間的優勢互補,同時在管理中實施3所龍頭學校引領示範帶動其他學校發揮能動性。一年多來,已為霍城教育輸送了近10名書記校長。據悉,當下州直已全面實行校級「聯盟捆綁」機制、「校長輪崗」模式,以強帶弱,共同發展,推動全州各學校向有品位、有內涵、特色強、質量優的義務教育發展目標積極邁進。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觀念,李曉蓮依然用全新的思想守望這一方熱土,並矢志為教育事業作出新貢獻,讓夢想在這片土地上開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f7pCG4BMH2_cNUgqW2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