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
回望黨的歷史,什麼時候重視調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黨和人民事業就蒸蒸日上;什麼時候忽視調查研究,主觀認識脫離客觀實際,就會遭受挫折。
延安整風時期,毛澤東同志向全黨提出系統地周密地研究周圍環境的任務,並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提出:「要使同志們懂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誇誇其談地亂說一頓和一二三四的現象羅列,都是無用的」。
通過這次黨內集中教育,全黨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形成了良好的政治生態,出現了「十個沒有」幹部新作風和「只見公僕不見官」的新氣象。
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調查研究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防止為調研而調研,防止搞「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言念稿子」式的調研,防止扎堆調研、「作秀式」調研。
這一振聾發聵的告誡,意在警醒我們搞調查研究,要下真功夫,不能搞花架子、假把式。
然而,在主題教育中,少數的領導幹部卻陷入了為了調研而調研的怪圈。
有的「蜻蜓點水」,坐著小車轉,隔著玻璃看,看完以後吃頓飯,浮在表面、研在淺處,深入不下去、具體不起來;有的「嫌貧愛富」,只看樣板不看短板、只看門面不看後院,躲避矛盾、躲避問題,怕給自己惹來麻煩;有的「只調不研」,調查上下功夫、研究上寫過程,情況摸上來了、數據統計來了,但研究少、分析少、辦法少,沒有做好「後半篇文章」,對實際工作推動不大……
如此等等,有調查研究之名,無調查研究之實,都折射出「走過場、做樣子」「為完成任務而調研」等不良風氣,是一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典型表現,必須予以堅決糾正。
調查研究下真功夫,不搞假把式,就要對著問題去。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更是調研的方向。
這次主題教育列出的8個方面突出問題,都是可能動搖黨的根基、阻礙黨的事業發展的問題,都是我們調查研究的「主攻方向」。
只有通過真調研、深入調研,抓真找實問題、挖准癥結病根,拿出實招、硬招,將一個個難題真正破解,方能達成這次主題教育「奔著問題去」的初衷,確保主題教育富有成效。
調查研究從一開始,就要突出問題導向,著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哪些方面問題突出就聚焦到哪些方面調研,問題出在哪個環節就重點在哪個環節調研。
特別是要從基層黨員幹部群眾最盼、最急、最憂的問題入手,把情況摸透、把原因找准、把措施定實,真正把調查研究做細做深做實,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調查研究不搞假把式,關鍵要做好調研的「後半篇文章」,在解決問題上下真功夫。
衡量調查研究質量高不高,一個最為重要的標準就是看解決問題實不實。
只有實打實地解決了問題,調查研究才有「含金量」。
要圍繞本地實際情況,結合調研中發現的問題、主要的癥結、基層的所需所盼,建立整改台帳,研究制定具有針對性、操作性、實效性的解決方案,實實在在解決一批基層黨員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難點問題,使調查研究成為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贏得民心的過程。
摘編自《群眾》2019年第19期,原標題為《調查研究來不得半點「假把式」》
作者:閆華(作者單位:中共河北省張家口市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