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如何與老師搞好關係,這份詳細攻略,請家長們收下

2019-08-29     星主奇談

文/星主 本文為星主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與分享。

前言:此文在新學期之際致所有家長,新學期,如何與老是搞好關係,這份詳細攻略,希望家長們都能認真閱讀,也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分享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圖1:從專科逆襲成復旦碩士的岳祥

眾所周知,老師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給孩子的人生帶來巨大的轉折和改變。

比如,湖北公安小伙岳祥因老師一句話「我們可以搏一把,考取名校碩士」,岳祥從這話中受到鼓舞,從一名專科生逆襲成復旦碩士生。再如,日本一女高中生沙耶加,一直以來都是學渣,因為補習班坪田老師的不斷鼓勵和暗示,最終她逆襲成學霸,考進了應慶大學。

正因為老師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小覷,所以每一個新學期,家長們都會格外重視自己與老師的關係,生怕阻礙了孩子的學習和前途。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搞好關係,使之對孩子的學習和人生有利?是不是要在開學時給老師發紅包,教師節給老師送禮,對老師言聽計從,或者卑躬屈膝?

圖2:尊重老師,遵守紀律

其實,家長只要做到兩點,就能平衡好家長、老師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讓一切都有利於孩子的學習成長。

一、向外:對老師保持尊重、配合老師的工作;

可能有些家長以為對老師保持尊重、配合老師工作,即每次老師在群里發布消息,立即回復「老師辛苦」「謝謝老師」,或者老師一談到孩子在學校表現不佳,就立馬當面打罵孩子等。

其實,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真正做到對老師保持尊重、配合老師工作,要求家長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教育孩子對老師禮貌,遵守校園紀律;

孩子對老師的態度,往往體現了家長對老師的態度。孩子如果不遵守校園紀律,就會給老師帶來教書之外很多繁瑣的工作,分散老師教書的精神力。因此,家長如果真的尊重老師,配合老師工作,就要教育好孩子尊師重友,遵守校園紀律、不惹是生非。

2、不背後對老師發表過激言論,乃至造謠;

4月初,開封網報道,一家長到學校處理學生與老師的矛盾,之後造謠該老師多次虐待男生、亂摸女生、警告學生不能告訴家長,因給該老師和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最終該家長被行政拘留。

這裡想說的是,家長如果對老師的教育方式不滿,或者在孩子與老師之間有衝突時,一定要保持理智,不要因為護短,或者單純不喜歡該老師就因此發表過激言論,乃至造謠。這不僅會給老師、學校和社會帶來困擾,也會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往後的教育,你要讓孩子如何去面對學校里的一切?又讓老師以什麼態度來教育孩子,來聯繫家長一起配合教育孩子呢?

圖3:對老師處理方式有質疑,可私下協商

3.對老師發布的信息有質疑,要講究方式方法;

對老師公布的信息或關於孩子的學習問題有疑問,這裡建議不要公然去反駁,可以私下找老師溝通解決,一旦是老師誤會或出錯,既可以讓老師有台階下,也可以避免雙方因為面子或其他事情而導致矛盾升級。另外,老師很多時候公布的信息是學校安排的,當面指責老師、質疑老師,老師會很為難。

4.不當孩子的面講老師的壞話;

有些家長對老師不滿,很喜歡當著孩子的面講,結果孩子對老師也產生了不滿情緒,從而對該老師的課無法認真聽講,對該老師的教育也充滿排斥,不僅阻礙了老師的正常教學教育工作,還導致孩子無法接受正常的教育。說到底,其實最終吃虧的是孩子。因此,家長要對老師保有尊重,配合老師工作,不要當孩子的面講老師壞話。

圖4:積極參加家長會,配合老師工作

5.家長會要積極參與,不要總是推脫;

在期中、期末考後,學校總會組織家長會。經過長達半學期或一學期的教學,老師基本對孩子在學習上的問題都有所了解,也會通過家長會來向家長反饋。然而,有些家長因為孩子成績太差或者工作原因,常常推脫不去。殊不知,這種不配合老師工作的行為,逃避孩子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只會讓孩子的學習問題或其他行為問題堆積,最終量變達成質變,使教育難度加大。

總之,家長如果要和老師處理好關係,就要先做到對老師保有尊重,配合老師工作,切實地做好以上5個方面。

二、向內: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不推卸自身的責任;

「孩子學習不好,肯定是老師不行」「孩子突然成績變差,變得不懂事,肯定是老師沒有教育好」。有些家長在教育上遇到阻礙時,總會不假思索把責任推給老師。

殊不知,孩子在學習或行為上的問題,往往能窺見家庭教育的問題。孩子學習或行為不好,可能是父母關係不和諧,可能是孩子與家長關係過分疏離,可能是家長沒有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以及家長沒有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變化等。

因此,想要搞好與老師的關係,家長除了尊重老師、配合老師工作外,還要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不推卸自身的責任。具體可以如何做?

圖5:經營夫妻關係,避免孩子焦慮抑鬱

1、掌握經營婚姻的技巧,維持夫妻關係的和諧;

夫妻關係不和,孩子往往會有焦慮、抑鬱等情緒,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心理疏導,那麼他在學習上的記憶力、注意力都會有所下降,對外界的人事物的領悟性也會降低,從而導致他在學習上會遇到很多障礙,在人際交往上也會產生不自信和恐懼。因此,家長要注重掌握經營婚姻技巧,儘量維持夫妻關係的和諧。

2、對孩子的性格、喜好有所了解,能參與孩子的世界;

有些家長常年忙於工作,對孩子上幾年級、對孩子的生日、性格、喜好通通都不知道,一方面和孩子心理上疏遠,另一方面又因天然的愛想要教育孩子,可是因為長時間的父愛母愛的缺失,導致孩子總愛站到父母的對立面,從而不學習、不懂事、不聽話。因此,家長應該規劃好事業與孩子教育的平衡,對孩子的事情上點心,至少對孩子的性格、喜好有所了解,能適當地參與進孩子的世界。

圖6:輔導孩子作業,培養習慣和思維

3、主動參與輔導孩子的學習,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

每個孩子都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他才有可能在學習中找到成就感。老師面對幾十位學生,不可能照顧到所有人的學習情況,特別是對孩子學習習慣和思維的培養。因此,家長要主動利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機會,注重培養孩子在學習上的習慣和思維,幫助他找到一套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4、主動學習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會有不同的心理變化,比如7-9歲愛逞強、開始有較強的獨立意識,有點任性;12-17歲,正值青春叛逆,追求自由和個性,通常吃軟不怕硬。而孩子不同年齡的心理特點,需要家長講究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態度。否則,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生活,還會讓彼此的親子關係陷入緊張。

總之,孩子的學習和行為問題,並非只是老師的事情。相反,家庭教育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家長在新學期伊始,要和老師搞好關係,就要做到接下里的日子裡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不推卸自身的責任。

圖7:構建有利於孩子成長的關係鏈

結束語:

綜上,想要搞好與老師的關係,家長們無需多做花里胡哨的討好,只要認真踐行這兩點:向外——對老師保持尊重,配合老師工作;向內——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不推卸自身的責任。

以上兩點,看似容易,其實很難。它講究一個分寸感,需要家長們把一些矛盾和糾紛處理得讓彼此都得體和舒服,處理到根源上的本質問題。

以上提到的所有方面和建議,希望家長們能認真理解和踐行,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平和又溫暖的氛圍,提供一個讓孩子好好學習的良好關係鏈和條件。

————————

作者簡介:我是星主,專研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堅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傳遞。關於家庭教育,親子關係以及中小學教育等,如果你有困惑,可以關注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Qk56WwBJleJMoPMgAD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