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指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或在炎熱環境中進行體力活動引起機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組臨床症候群,以高熱、皮膚乾燥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為特徵。核心體溫達41℃是預後嚴重不良的指征,體溫超過40℃的嚴重中暑病死率為41.7%,若超過42℃,病死率為81.3%。
為什麼會中暑
01
環境因素
在高溫作業的車間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差,則極易發生中暑;農業及露天作業時,受陽光直接暴曬,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暴曬,使大氣溫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腦膜充血,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氣中濕度的增強易誘發中暑。
02
個人體質因素
在公共場所,家族中,人群擁擠集中,產熱集中,散熱困難,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圍循環不足,引起虛脫或短暫暈厥。
根據我國《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GB 11508-89),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輕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頭痛、頭昏、多汗、疲乏、虛弱,噁心及嘔吐,心悸、臉色干紅或蒼白,注意力渙散、動作不協調,體溫正常或升高等。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中暑的症狀
01
先兆中暑症狀
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37.5℃),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噁心、嘔吐、胸悶、心悸、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等。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02
輕症中暑症狀
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如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03
重症中暑症狀
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熱
衰竭症狀特點:
這種中暑常常發生於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主要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噁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狀特點:
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因為直接在烈日的曝曬下,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由於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所以,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熱射病症狀特點:
還有一部分人在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身體產熱過多,而散熱不足,導致體溫急劇升高。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如發現有人中暑,應立即將其抬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使其平臥並解開衣扣,鬆開脫去衣服。
中暑的急救方法
01
搬移
迅速將中暑患者抬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使其平臥並解開衣扣,鬆開脫去衣服。
02
降溫
中暑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後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03
補水
中暑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但千萬不可急於補充大量水分或冰啤酒等飲料,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噁心等症狀。
04
促醒
中暑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甦醒,可同時對其進行刮痧急救。
05
轉送
對於重症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院診治。在運送途中要注意,儘可能的用冰袋敷於病人額頭、枕後、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臟器。
兒童如何預防中暑
01
居室內溫度和濕度不可過高
居室要經常通風透氣,室溫和濕度不可過高室溫保持在24攝氏度—28攝氏度,濕度60%—65%較為理想。
02
讓寶寶按時起居
天氣炎熱時,媽媽往往讓寶寶睡得很晚,認為白天再不好好睡覺,就會擾亂寶寶的生物鐘,由此而使寶寶的體力下降,耐熱能力減弱,稍稍受熱就會發生中暑。恰恰相反,越是氣溫升高時,越應讓寶寶嚴格按照以往形成的作息規律起居。
03
戶外活動要適度
去戶外時,要給寶寶穿得清爽,薄厚要適度,不可在暴烈的陽光下長久地玩耍或做劇烈的運動,最好在陰涼處活動。別忘了給寶寶戴上一頂輕便的遮陽帽以保護頭部,要不然很容易中暑。
04
讓寶寶比平時更多地攝取流質
由於氣溫高寶寶出很多的汗,因此要經常進行水分補充。除了多喝溫開水外,還可在飲食上給寶寶喝些清熱祛暑的粥類,尤其是在戶外活動後,更要馬上給寶寶喝水,出汗太多時,可喝一點加鹽的飲料或吃西瓜,以補充身體所需水分。
05
別把寶寶放在停駛的汽車內
帶寶寶外出時,切不可把寶寶留在停駛的汽車內,即使是停在陰涼地。因為,陽光會不停地移動,可能過了一會兒汽車就完全暴露在強光下了。用不了多久,車內的溫度就會急劇上升。雖然車窗開著,但卻像是個烤箱,可使寶寶很快中暑。
來源:臨沂蒙山旅遊度假區衛生健康局
責任編輯:孟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