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年前,連天的烽火中,兩支紅色鐵流在江西井岡山會師,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這裡成為燎原之勢,紅遍全中國,其波瀾壯闊的歷史歲月,秀麗的自然風光,鑄就成為蜚聲中外的「中國革命的搖籃」」。如今,這片浸染著烈士鮮血的土地,猶如風景如畫的天然氧吧,不僅是全國著名的緬懷先烈的革命聖地也是國家級5A級旅遊景區。不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底蘊,都可以和國內眾多同級景點媲美。
井岡山,當年兩年多的革命鬥爭歷史中,總共犧牲的烈士超過4萬多人。每次來到這裡瞻仰、參觀相關的建築與博物館,都讓我深刻知道為什麼井岡山的杜鵑花是那樣的紅。想到無數為革命犧牲的先烈,依然會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正是有了先輩們的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願革命先烈們永垂不朽。
巍巍五百里井岡山,擁有11大景區,備受遊人敬仰和關注的景點很多,包括有黃洋界、茨坪革命舊址群,博物館、舊居、八角樓、紅軍造幣廠、紀念塔和碑林等等具有光輝歷史和歷程的完好景點。其自然風光又分為峰巒、山石、瀑布和溶洞等,這些景區風光旖旎,空氣清新,百鳥鳴啾。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曾登上過人民幣百元背景圖的主峰景區,它被稱為「中國最值錢的地方」。
這幅第4版(80版)百元人民幣的背面主景,相信大多數人還有印象,它位於井岡山主峰景區,境內的五指峰氣勢磅礴、巍峨險峻,最高峰海拔1586米,最大的特色是山上次原始森林植被豐富,山雄、狹險、谷幽、潭深和洞異,可謂古木參天、瀑布飛濺而又山花爛漫,給人一種很舒適的「養眼」視覺。但它綿亘數十公里,非常原生態且尚未開發,想要遊覽這「神秘世界」最簡單的方法是站在隔岸的「觀景台」上遠望。
如果說井岡山的景色是蔚為壯觀,那麼杜鵑山則是這豪邁壯闊中的美景一絕。杜鵑山距景區中心茨坪20公里,因峰巒依次排列,遠望猶如古代的筆架,故名筆架山,她最高海拔1357米,主要由揚眉峰、望指峰和觀島峰三大峰組成,每年的4-5月杜鵑盛開時,這裡舉辦的井岡山國際杜鵑花節,吸引了成群的遊客慕名而來,非常熱鬧。
算起來,去年上井岡山時已經是第三次了,因為前二次去的時間不對,都沒有游杜鵑山。記得沒去過井岡山之前,對那裡的印象總是停留在厚重的紅色遺蹟標籤上。直到真正踏上了這片土地,才發現這裡除了經典的歷史性意義,還有巍巍的山水的雄奇和十里杜鵑花海的浪漫。無論春夏秋冬,她不僅僅是革命聖地,也是一個擁有美麗風光的休閒度假勝地。
去年是清明假期自駕前往杜鵑山的,從中心景區茨坪出發的路上,再次感受了沿途群山綿延的陡峭,幾十里的盤山路蜿蜒用時近一個小時,整個區域峰巒疊嶂,溝谷連綿,多瀑布,多急灣,時而薄霧輕漫,時而雲破日出,開車得格外謹慎,山腳邊的質樸村莊與田園風光雖不精緻,但空氣卻是格外的清新純凈,令人心情十分暢快。
杜鵑山是地球上同緯度保存最完好、最大的一片次原始森林,被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譽為全世界僅有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但她實在是太大了,似乎沒有開發遊客使用的登山步道,大家都是直接乘坐纜車上下杜鵑山。
杜鵑山的索道全長5.2km,單程將近30分鐘,分上、中、下三個站,索道向上翻過一座大山,自動換到另一索道,滑向山谷,又上行翻越另一座大山,才到達終點。第一次坐這麼長的索道,感覺還是有點害怕發抖,儘管窗外的秀美一覽無餘,縹緲的雲海如同仙境,纜車猶如在騰雲駕霧。據稱,這是世界上單段驅動最長的索道。
但上山後發現還是時間來早了,花還沒有大面積盛開,起起伏伏的山上,只夾著點點粉色。杜鵑山真是個神奇的地方,這裡的喬木杜鵑與很多地方低矮的灌木杜鵑不一樣,大多都有幾十上百年的歷史,成片成片的生長,品種達20多種,其中大多數為開得最晚的猴頭杜鵑,每棵高達15米以上,干圍為1米左右,難得的是有些還可開出多種顏色花朵,花期強持續一個半月左右,不愧是有「天下第一杜鵑山」的美譽。
除了十里花海,這裡還有台灣松林、日出雲海、珍稀植物、大峽谷等眾多美景。那次雖沒有看到滿山遍野的杜鵑花,但沿著棧道漫步其中,一邊是風光幽美,一邊是懸崖陡峭,既可俯瞰雲海繚繞的井岡山,嗅到杜鵑花草的芬芳,還可聆聽百囀千聲的鳥鳴,那種在大自然中返璞歸真的樂趣,還是挺心曠神怡的。
據悉,井岡山每年接待遊客量近2000萬人次,可謂是全國革命聖地中最受歡迎的紅色景點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井岡山景區現在已全面恢復開放了,自4月1日始,還推出周末2.5天門票半價,茨坪中心景區紅色景點全部免費開放等許多優惠政策。另外杜鵑山即將進入最佳花期,如果來此踏青賞花,建議最好還是自駕游,可享受一路花海的愜意。
我是心語視畫,用心看世界,分享身邊美好。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贊,多收藏哦。
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