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 美好 獨立
普通人之間,尚懂得「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而愛人之間,更應該懂得接納,小心呵護對方的軟肋和痛點。其實,恩愛不止是好好說話,恩愛是收起所謂無心的控訴和宣洩,像對待自己的痛一樣,去體恤對方的苦。
因為愛,所以有了不忍和不舍。
——莫愁大觀園
前幾天跟女友們小聚,飯還沒吃完,葉子收到一條簡訊就要匆匆離開。我們不依,逼她交待簡訊內容。
她無奈呈上手機,是一條電力集團的通知:因設備搶修,導致XX路以東至XX路以西區域不能正常供電,預計三小時內修復,造成不便深表歉意,感謝您的諒解。
葉子不好意思地說:「我家小區那片停電了,我老公自己在家,我得回去陪他。」
我們詫異,一個大男人會因停電而嚇得不敢獨守空房?葉子丟下一句「明天跟你們細說」後匆匆離開。第二天在微信群里,我們聽到了一個怕黑男人的故事。
葉子的老公叫大軍,大軍父母年輕時是工人,文化程度不高,生活艱苦,工作又忙又累,沒有多餘的耐心陪伴孩子。
大軍調皮,自小被父母打疲沓了,父母既沒時間陪伴,也沒精力教育,最省心的方法就是把他關進黑屋,任他怎麼哭叫都沒人過問。
自此,大軍對黑暗有了特殊的畏懼,即使到了血氣方剛的二三十歲,依然保持著天一黑就把家裡的燈全打開的習慣。
葉子說,剛開始挺煩他這點,但了解了大軍的童年經歷後,很是理解和心疼——堂堂七尺男兒,心裡還住著一個被關小黑屋的男孩,那是一個孩子害怕不被愛、擔心被拋棄的本能恐懼,也是他的一道舊傷口。
葉子說:「有時候小區停電,我倆就心照不宣地一起出門,去附近超市轉轉,或去馬路上溜達。」
我聽得心裡很暖。在不知情的人看來,男人怕黑是幼稚,是懦弱,但在愛人那裡,它可以被理解、被接納、被體恤。
婚姻里的瑣碎,讓我們看到彼此最惡毒的一面。而一對真正有愛的人,會小心保護彼此的創口,把愛變成一劑溫熱的膏藥,敷在不為人知的暗處,慢慢浸潤、滲透,為對方撫平舊傷,療愈痛楚。
我想起之前參加過的一個飯局。
幾位久不聯繫的老同學難得湊一起,各自帶了家屬一起聚餐。酒過三旬,男家屬們混熟了,信口開河起來。
老同學阿芳脾氣好,話不多,笑眯眯地聽我們幾個女同學麻雀般嘰嘰喳喳閒聊。
過了一會兒,阿芳老公讓服務員再搬一箱啤酒,阿芳勸阻:「今天別喝了,明天大家都上班呢。」阿芳老公當即不悅,但礙於同學在場,沒有發作。
我在心裡默默地贊他,這樣的男人也算有涵養了吧。沒想到散場出門後,阿芳老公扳著膀子對另一同學的老公說:「我懶得惹她,你知道吧,她家有神經病基因,她爹就是個神經病……」
我吃了一驚。因為阿芳的身世我們都清楚,她的父親精神上有些問題,當年是因為強暴了她的媽媽才生下了她。
阿芳媽媽不堪忍受恥辱,在她3歲時離家出走下落不明。阿芳自小被奶奶撫養長大,受盡白眼嘗遍冷暖,長大後對身世緘口不言。
阿芳滿臉漲紅,緊咬嘴唇,催老公快走。
其實那天大家都沒喝多,都是清醒狀態。阿芳老公卻又轉頭對我們補了一句:「你們的阿芳同學啊,別看脾氣好,只要一提她那神經病爹就得發瘋,哈哈哈……」
阿芳紅著眼圈與我們告別,匆匆上了一輛計程車,燈影搖曳最終消失在寒夜。
我不知道她的舊傷,有多少次被這樣有心或者無意地撕裂,但我能猜想到,對阿芳來說舊痕新痛疊加,恐怕難以癒合。
即使普通人之間,尚懂得「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而愛人之間,更應該懂得接納,小心呵護對方的軟肋和痛點。
如果葉子總把「男人怕黑沒出息」掛嘴邊,恐怕這世間只會多一對怨偶;如果阿芳老公肯理解妻子的原生家庭給她帶來的自卑和苦難,那他就不忍心在阿芳舊的疤痕上一次次疊加新的傷疤。
其實,恩愛不止是好好說話,恩愛是收起所謂無心的控訴和宣洩,像對待自己的痛一樣,去體恤對方的苦。
我明明知道,有些話可以將對方一擊潰散,但我不說。我明明知道,有些事可以讓對方瞬間頹敗,但我不做。
因為愛,所以有了不忍和不舍。
文章選自於《莫愁·智慧女性》。如果您還想看到更多精彩文章,可以通過公眾號「莫愁大觀園」下方「雜誌訂閱」欄目,選擇購買。
編輯:趙玲玲
校對:閆清
審核:楊易霖
莫愁大觀園
微信號:mochouzazhi
有溫度 有態度 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