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11月6日,王思聰被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約1.5億。
這意味著王思聰必須在規定的繳納期間還清欠款,不然就會被定為失信人員,俗稱「老賴」。
誰曾想到,這位曾經懟天懟地不可一世的「國民老公」,這一年的商業版圖遭受重創:前不久公司被上海法院凍結,具體金額不詳,如今欠債1.5億,同時悄悄將微博設置為「半年可見」——以往看慣了各家熱鬧、說話行事高調的他,斷然不會想到,自己會有資產凍結,選擇低調的今天。
難怪有人說,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永恆的努力,即便如王思聰這樣的人,也難逃冰冷而殘酷的商業競爭的規律。
溫馨提示:凡是文中出現的故事案例,一律事前徵得了當事人同意,並且對於隱私信息做了文學加工與處理;一是出於保護當事人隱私的職業操守,二是因為每個人的條件不盡相同,不具有普適性,因此,文章只能對問題進行大概的敘述和分析,對於當事人後來的情況不便透露,謝謝各位的理解和配合。
一、
來訪者Jessie(化名)在上學那會兒也算是小小的「人生贏家」了,各科考試成績優秀,備受老師關注和同學們的羨慕,但踏入職場之後,才發現自己上學時候的那一套似乎不太管用了,如今在職場中連續受挫,讓她不禁開始自我懷疑了。
在諮詢過程中,Jessie不斷地問我一個問題:「曉璃老師,你說到底什麼樣的人才具有競爭力呢?」
我知道,和Jessie一樣抱持同樣困惑的人一定不在少數。
是啊,上學的時候,競爭擺在明面上,一張試卷定輸贏,成績高的排前面,成績差的排後面,前面的自然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成為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學習贏家」。
那個時候,競爭也是最單純最讓人振奮的了,但走上社會之後,你會發現競爭升級了,更加傾向於全方位、多角度的比拼。
讓很多人無法適應的在於,踏入職場和社會之後,沒有人給你設跑道,也沒人告訴你應該往哪裡走,甚至有人給你指的路往往並不適合你,然後還有人不斷侵占你的跑道,或者想盡辦法阻斷你的路。
正如有文章指出的那樣,社會的競爭是一場混戰,絕大多數人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發揮自己極致的本領或智慧,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面對高階的競爭,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先從難度小的問題開始磨礪,等能力上來之後,再逐步升級挑戰更難的關卡,也就意味著,正常的職場成長路徑是,先用單一維度的競爭練手,再參與難度更高和更殘酷的競爭。
然而在現實中,很多人常常犯的一個錯誤在於,他們對於這種單一維度、低階的初級競爭是不耐煩甚至是排斥的,他們總希望能夠一步到位,恨不能直接開啟難度最高的競爭模式一舉拿下「人生贏家」的頭銜,這就好比一個還沒學會走路的孩子,異想天開地想要參與到馬拉松比賽中,常識告訴我們,這並不靠譜。
二、
有人分析說,王思聰商業版圖受挫的苗頭出現在今年3月份,那時候,由王思聰一手締造的熊貓直播宣布破產。
作為僅次於鬥魚、虎牙的直播平台,熊貓曾經輝煌無數,但最終還是遺憾離場。
曾有文章指出,就在各大直播平台全力廝殺時,唯有熊貓直播出人意料地「佛系」著。
別的平台主播很多都是全天播,靠著實打實的流量賺錢;唯有熊貓的主播每天直播四五個小時,即便人氣下滑也不太會放在心上,到月底瘋狂刷量補時長,就能領取全額薪水。
這種完全無視市場運作規律的「佛系操作」,終於一步步把熊貓直播逼向深淵。
切換到職場情境中,我們不難知道,通常來說,職場頭幾年是一名職場新人全力以赴打基礎階段,很多人都鉚足了勁比拼,如果這個時期的你選擇歲月靜好,那麼若干年後,你將承擔生活的一地雞毛。
社會競爭就是這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Jessie的經歷就印證了這一點。
根據她的描述,本科畢業自己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保研名校的資格,那個時候的她算是達到了一個「人生巔峰」,研究生3年基本上順風順水,畢業後靠著名校光環的加持,如願來到了一家世界500強的公司,她天真地認為,主角光環會一直眷顧著她,直到伴一步步攀上職場巔峰。
事實證明,她把問題想得過於簡單了。
剛進公司不久,快節奏、高壓力的工作分分鐘讓她感覺喘不上氣來,同時領導也是一個高標準、嚴要求的「虎派領導」,對下屬非常嚴厲,看到問題直指要害絕不囉嗦,這讓前期優越感爆棚的Jessie內心產生了不少的落差。
與此同時,Jessie不太能夠看得慣和她一起進公司的同事Judy(化名),不論從學校名氣還是在校成績來看,Judy的起點明顯不如Jessie,但奇怪的是,在一年多之後,被領導提拔的恰恰是這位不起眼的Judy,這讓Jessie感受到巨大的不公平,並認為這裡面一定有「暗箱操作」,咬定Judy就是個「心機婊」,在配合對方的工作方面,帶著明顯的牴觸情緒,做事效率和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領導更是找Jessie談了幾次話,告訴她如果再不能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並在工作表現上有所改善,就考慮把她開除,並揚言企業不是養老院,能者上不能者淘汰,天經地義。
我告訴Jessie,在社會競爭中,跑道是縱橫交錯的,甚至也沒有固定的跑道,你很難看出一個人處於什麼位置,一旦缺少參照系,我們總會自認為自己跑得還不錯。
而一個職場新人能否把任務做好,能否快速出活出好活,是領導一眼就能看到的,但問題在於,每個人對自我的認知多少存在盲區,你總覺得自己什麼道理都懂,這裡面其實是存在很大的幻覺成分的。
很多學習成績一般甚至不好的學生,可能只是因為他們擅長的不太符合應試教育劃定的跑道,反而在其他跑道較為擅長,一旦放到社會中,這些人能迅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打法,往往能迅速適應社會競爭並獲得成長;反而是學校那些尖子生、優等生們,切換到社會競爭跑道往往會產生適應不良的症狀。
三、
我很贊同一個觀點,那就是,在殘酷的社會競爭面前,誰能儘快認清環境和競爭局勢,並採取相應措施,誰的先發優勢就大。
如果從多維競爭的維度去看待這個問題,你不難發現,在社會上發展好的人,實則是在多維度競爭中遊刃有餘的人,他們的綜合素質較高,這種綜合素質不單單是單一維度的專業知識,更有為人處世的高情商、領導力及相應的溝通表達能力等等。
對於那些高智商的學霸而言,想要儘快適應社會競爭,反而要擺脫原有的「路徑依賴」,打破「成績好意味著一切」的慣性思維,在踏入職場之後,意味著社會競爭的重新洗牌。
就像王思聰今天遭遇的困境一樣。
你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發現,之前的王思聰依賴著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高起點和父親積累的資本及資源,化解了一個又一個困局,那個時候的他難免會產生一種錯覺,即,錯把自己的高起點、父親的積累以及行業紅利等等當成是自己的能力,於是一度表現的非常高調且自負,看誰不爽就懟誰,花高價吃個日料也毫不留情地給對方一星差評,一副妥妥的「唯我獨尊」的行事風格。
但如今潮水退卻,這才發現自己是在裸泳。
王思聰今天的境遇無疑給我們每個人敲響了一記警鐘,那就是——
如果給我們提供崗位的企業在未來沒有了競爭力,我們將以什麼立足於這個社會?
四、
正如有句話說的那樣,人類本事再高明,依然無法逆轉時間的流逝,一旦你錯過了一些機會,則意味著永遠錯過,因為你根本無法回到過去重頭來過。
所以,如果你真的打算構建強大的競爭力,就必須想辦法跑贏時間,除此,並沒有任何其他的捷徑可走。
1、如果未來需要某種能力,你從今天就開始儲備,在未來潮水來臨之際,你將顯示出巨大的優勢;
這就好比自媒體平台剛剛興起之際,如果那個時候你就已經具備了強大的寫作能力,無疑能趕上那波潮水一觸即發,獲得不錯的收益。
但問題在於,前期的能力打磨與積累是相當漫長的,你必須做到在長期沒有及時反饋的前提下持續性地投入。
這種策略最大的風險莫過於,這個未來到底什麼時候來,沒有人能說得清。
而一旦很多人蜂擁而上的時候,就意味著這個領域的陣營早已完成了分化,後來的人再想異軍突起,只會難上加難。
所以,如果你能領先於時代做好相應的準備,那就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如果無法預判未來,也可以選擇參與未來的塑造過程,獲得獨特的競爭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哪一類老師對高考命題的走向瞭若指掌?
答案是: 被抽調參與高考命題的重點學校的老師無疑在這方面比其他老師更具競爭力。
同樣的道理,在企業環境中,哪類人最清楚公司未來的發展走向?
毫無疑問,長期出現在企業核心會議中的那些人,他們往往是企業發展政策的參與者和制定者。
所以,如果你想在企業獲得強有力的競爭力,你接下來要怎麼做,想必心中已經有了個大方向吧!
3、如果以上兩點你都做不到,你可以選擇跟隨一個靠譜的商業領袖,成為核心團隊中的一員;
真正的商業領袖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關注於這份事業,所以一開始在打天下的階段,你的薪水可能沒那麼高,但隨著事業格局的壯大,薪水自然水漲船高。
這就像多年前馬雲創業一般,照樣有人沒能抓住機會,眼睜睜看著自己與財富失之交臂。
而如果我們只盯著一份職業眼前的回報,就沒有辦法跑贏時間,獲得未來的收益。
最後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你是否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你的意志是否足夠堅定,你的韌性是否足夠強大,你的行動力是否足夠持久,你能否經受得住水滴石穿的漫漫長夜,守得雲開見月明。
所以,請務必隨時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
什麼事情是你目前能做到、但他人無法短時間做到的?什麼能力是你花了大量的時間磨礪出來、而別人很難超越的?
永遠不要羨慕那些比你厲害的人,因為他們都捨得對自己下狠手,最終跑贏了時間。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被評為2018年度經管類十大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