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綜藝」勢頭迅猛,破圈之路仍漫漫

2021-02-08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她綜藝」勢頭迅猛,破圈之路仍漫漫

第3084期文化產業評論

她綜藝發展勢頭迅猛,和逐漸覺醒的女性意識分不開關係。「展現女性自身的魅力」這一點,在全員「搞事業」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展現的淋漓盡致,這或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能收視和口碑雙贏的原因之一。而觀眾也希望能看到真實的女性生活,看到女性的價值,而不是看到只能做綠葉,或是充當工具人的女性角色。正是因為如此,探索女性綜藝的新垂類或者在原有垂類中進行創新,已經成為她綜藝的當務之急。

作者 | 魚已來(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

編輯 | 可可文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3543字 | 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近日,一檔國內全新的戀愛綜藝《怦然再心動》在芒果上線。節目邀請了王琳、白冰、黃奕和蔡卓宜等五位女嘉賓,安排她們與各行各業優秀的男素人嘉賓進行為期21天的「征愛之旅」,經歷相親、約會、合住三個階段。

圖片來源:@湖南衛視怦然再心動 微博

與《女兒們的戀愛》《我家那閨女》《妻子的浪漫旅行》等女性題材節目不同的是, 《怦然再心動》將目光聚焦於「婚姻之後」,所邀請的女嘉賓都擁有一段不太圓滿的婚姻或感情,試圖去探尋女性在經歷過婚姻或情感一地雞毛後的生活和對愛情婚姻的再追尋。這檔綜藝也與前不久開播的離婚夫婦再同居的韓綜《我們離婚了》有異曲同工之妙。

《怦然再心動》在首播CSM城域收視份額達8.58%,三網省級衛視收視奪冠,節目的立意及創新模式也獲得人民日報、婦女報等主流媒體的合力點贊, 稱其「實現了女性情感綜藝垂類的新聚焦」「傳遞出溫暖有力的情感能量」。

怦然再心動》百度指數3266,全網熱度50.58,數據來源:骨朵數據

國內她綜藝井噴

《怦然再心動》是「大勢所趨」

綜藝《怦然再心動》的出現並非偶然。根據藝恩2019年發布的《綜藝因「她」更精彩-女性綜藝數據研究報告》顯示,新播女性綜藝(簡稱「她綜藝」)由2016年的24個快速增長到2018年的32個。

數據來源:藝恩《綜藝因「她」更精彩-女性綜藝數據研究報告》

而2019年由芒果TV推出的《我家那閨女》《女兒們的戀愛》等她綜藝節目將目光聚集於女性生活的細分賽道,將節目主體由「女性」細化到作為孩子身份、作為妻子身份等的女性,不斷開發女性綜藝的垂類。

2020年,一方面多檔常規以女性為主體的她綜藝《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輪番上陣,另一方面現象級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引領人們將目光聚焦在30+年齡段姐姐們的身上,感慨30+年齡段的女性魅力。聚焦於熟齡女性的情感綜藝《怦然再心動》的出現也是大勢所趨。

她綜藝競爭激烈,內容形式需要不斷突破

在女性綜藝井噴的情況下, 如何做出新意、做出亮點已經成為一大難題。許多她綜藝雖然打著以各類女性生活為主體的名號,最終卻都回到了婚姻情感上。譬如以代際關係為主打的《我家那閨女》系列節目,本是以觀察代際問題為亮點的節目,卻總是繞不開 「催婚」「談戀愛」等戀愛情感話題。更不用說本就是探索女性情感相關的綜藝節目,如探尋婆媳關係的《婆婆和媽媽》和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等。

圖片來源:@妻子的浪漫旅行 微博

婚姻情感並非不值得探尋和深究,而是隨著市場口味的逐步提高和女性獨立意識的不斷強化,觀眾早已不滿足於看「好媽媽」「好閨女」或是「好兒媳婦」的形象,而是希冀女性綜藝節目能夠展現女性 「好自己」的形象。所謂的「好自己」, 是觀眾希望能看到一個獨立有魅力的人,而不只是被賦予各種身份的臉譜化的女性形象。而「好自己」這一點,在全員「搞事業」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展現的淋漓盡致,這或許也是《乘風破浪的姐姐》能收視和口碑雙贏的原因之一。

正是因為如此, 探索女性綜藝的新垂類或者在原有垂類中進行創新,已經成為她綜藝的當務之急。

她綜藝本質仍是觀察

她綜藝井噴是對女性刻板形象的打破

她綜藝發展勢頭迅猛,和逐漸覺醒的 女性意識分不開關係。

女性形象已經被刻板化太久,也被社會輿論的條條框框壓制太久。在各類影視作品中,女性角色雖然豐富,或是美艷,或是單純,或是才華橫溢, 但絕對繞不開一個詞,那就是愛情。即使是大女主作品,女主也少有依靠自己的才華和智慧完成事業,危難當頭一定少不了各類男一男二男三的鼎力相助或者金手指大開。再飽滿的女性角色似乎都離不開「愛情」這個烙印,更不用說早已深深植於我們腦海中,像「小三」「惡婆婆」等標籤化角色,她們從沒有什麼邏輯上的動機,情感能成為一切的動力。

回到現實生活中, 女性似乎總是比男性要接受更多的評判和偏見。正如陳粒《易燃易爆炸》中所唱,「想我冷艷還想我輕佻又下賤,要我陽光還要我風情不搖晃」,女性的任何一舉一動都被人拿著一把不知從哪兒來的嚴格標尺要求著,任何一點「出格」都會被人迫不及待的貼上標籤,任何一點為自己的發聲都會被人玩笑消解為「女權」。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女性的聲音卻像是星星之火,逐漸彙集燎原。 觀眾希望能看到真實的女性生活,看到女性的價值,而不是看到只能做綠葉,或是充當工具人的女性角色,這是她綜藝井噴的一大原因。

她綜藝仍然離不開「權力的凝視」

雖然目前她綜藝節目形式多樣,但仍然離不開 「觀察」二字。無論是節目中設立各種「觀察室」,還是節目對於女性生活的片段的直接展現,某種程度上都還是在「凝視」女性。

無論是真人秀,脫口秀,抑或是競技類的她綜藝節目,觀眾的注意力總會集中在女性主體的一舉一動,觀眾們會去探尋她們各自獨有的性格,或多或少將自己帶入她們的身份, 與她們的處境產生共鳴,或對於她們的生活態度報以崇拜、喜愛或者疑惑的態度進行思考和討論。同時觀眾們也觀察著節目中所謂的「觀察者」,將他們帶入到現實生活中那些旁觀自己生活並做出評論的人,並借著自己超脫於節目之外的「上帝」身份,將平日裡不敢反駁或是宣揚的話語一一提出。

圖片來源:綜藝節目《脫口秀反跨年》

觀眾觀察節目中的女性,同時也觀察節目中觀察女性的人們,對那些不同的言論和思想報以最自由的討論。福柯在其全景敞視理論中提到, 「一種虛構的關係自動地生產出一種真實的征服,因此無須使用暴力來強制犯人改邪歸正」,可見性即是一種權力。觀眾雖然渴望對於女性生活的真實呈現,但是也難免運用自己觀看的權力對於節目中呈現的女性生活進行評頭論足。

福柯描繪的全景敞視的場景,圖片來源:百度圖

另外一方面,雖然展現真實的女性生活是她綜藝節目宣傳的初心,我們也難免看到許多節目仍以「女性間的互相爭吵」「互薅頭髮」「情緒化」等負面標籤對節目進行剪輯拼湊,這種經過「權力」處理後的女性生活畫面雖與觀眾的呼聲相悖,但是事實上往往能夠博得大量觀眾的關注。 觀眾一方面「呼喚真實」,另一方面又接受「修改後的真實」的矛盾心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觀眾對於她綜藝權力凝視的展現。

《妻子的浪漫旅行》綜藝節目中的「搞事情」預告

一方面,觀眾將自己的期望投射在她綜藝節目中的女性形象中,希望綜藝節目中的女性能夠按照自己給定的設想進行發展;另一方面,觀眾有時對於常規的故事情節發展又很快會喪失興趣,這就難以避免節目組主動設置刻意的矛盾衝突點和橋段來挽留觀眾。

未來她綜藝趨勢

在市場對女性她綜藝一片叫好的情況下,2021年將有20多檔她綜藝亮相(僅已公開宣布的綜藝),其中既有繼續探討女性情感的《女兒們的戀愛》《妻子的浪漫旅行》和《婆婆和媽媽》等;也有乘著「姐姐風」,將話題聚焦在成熟女性身上,關注她們的生活狀況的各類綜藝,如愛奇藝即將推出的首檔職場媽媽觀察類真人秀《上班啦!媽媽》和芒果TV《姐姐的愛樂之程》《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等。

愛奇藝2021年新綜藝《上班啦!媽媽》,圖片來源:@上班啦媽媽 微博

在她綜藝市場已被幾個頭部綜藝瓜分的情況下,新踏入市場的女性綜藝必將更加專注於長尾市場的搶占和綜藝內容思想的不斷深挖和升華。 目前女性綜藝仍集中於年輕或熟齡女性的生活展現,隨著她綜藝垂類逐漸豐富,關注更廣泛年齡段的她綜藝必將出現。

另外一方面,雖然她綜藝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但是目前破圈的女性綜藝仍是少之又少。未來她綜藝如果想在獲得大眾共鳴這一塊尋得出路, 需要思考節目自身的調性和布局。從女性生活出發,又不囿於女性生活,需要更多的挖掘和創新。

話題互動

您對她綜藝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感想

主題搜索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

歡迎給魚已來打賞,您的支持就是她的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XWLvgncB9EJ7ZLmJYmH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