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露夜讀 伴你安眠
點擊上方綠標收聽音頻 | 第262期
· 主播 上官文露
愛這個字,就鑲嵌在張愛玲的名字里,這是得天獨厚的優勢。
明白愛,就是明白她自身。
我個人很偏愛張愛玲的一點,在於她善於抓男女之間的感覺。
有時候愛情就是這樣,你也不知道那個時間、那個地點有什麼微妙,但那個人出現在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讓人內心怦然,難以自持。
而張愛玲的功力,就是能把這個細節還原,告訴你為什麼,心動是怎麼一回事。
這篇《愛》,篇幅很短,開頭張愛玲就用筆墨強調:
「這是真的」
而故事也的確有原型,據胡蘭成在《今生今世》里所言,他的原配妻子的庶母,和張愛玲短篇中的女孩幾近是一個人。
張寫作,向來是拿來主義,她的家族故事就是她取之不盡的原材料,什麼狗血拿什麼,什麼離奇寫什麼,還惹得對號入座的舅舅將其痛罵。
寫這麼一個小故事,也的確不用摻虛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
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
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
對門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
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
「哦,你也在這裡嗎?」
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後來這女子被親眷拐子賣到他鄉外縣去做妾,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經過無數的驚險的風波,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輕人。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
「哦,你也在這裡嗎?」
甭管待不待見、看不看張愛玲,只要自詡文青,最後一句一定是能朗讀並背誦的金句。
其實從前面我說這個故事的背景原型,大家也能猜到,寫「愛」的張愛玲,是真的正陷入愛河,和胡蘭成糾纏不休。
所以難得的,沒了刻薄,多了幾分柔軟,描寫起女孩眼中一瞥情動的那個人,穿著月白的長衫,在春天的夜晚出現,站在桃花樹下,離得不遠,輕輕說了一句含著思念的話,像石頭墜入水面,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這是張愛玲對愛情的理解,即輕又重,輕的只是那麼一瞬的相逢,重的是半生的想念,是在最動盪時期帶來撫慰的白月光,是心口的硃砂痣。
愛情不正是這樣,我們的生活或許平凡,或許無趣,但當愛情降臨時,每個人都被賦予勇氣,成為自己生活的主角,而那輕輕的一句「你也在這裡嗎」,是回憶里永恆的弧光。
這一生,磨難是長,但愛更長。
這就是今天的文露夜讀
祝你晚安,好夢。
再見了。
本期插圖
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授權請後台輸入「轉載」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朋友圈」+點亮「在看」
設置星標
能第一時間接收美文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lUyg2wBvvf6VcSZwsD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