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學生不苦
病理科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對「小活檢標本」進行病理診斷。
那麼什麼是「活檢」呢?我們又為什麼要做「活檢」呢?
用於取肺活檢標本的「超聲支氣管鏡」
buku曾經打過一個比喻,假如每個人都是一個大包子,那麼皮膚就是包子皮,內臟就是包子餡。
包子裡的餡好不好,你能從外面用肉眼看出來嗎?
如果大家能從外面看出來哪個包子裡面肉多,也就沒那麼多奸商了。但是這個包子買不買呢?醫生來告訴你:
CT和超聲的主要作用,就是透過包子皮,看見那一團包子餡。
它們能告訴你,包子皮有多厚,包子裡面有沒有餡,餡在哪,離包子皮有多遠,裡面摻了多少蔥和韭菜,餡里有沒有軟骨……很多問題。
但是包子餡如果壞掉了,尤其是,假如它惡變了,給它照個CT,做個超聲,雖然可以看出一定的徵象,但是大多並不能做出確切診斷。
就像「轉基因」的大米,就算你透過包子皮,看見包子裡面有一團大米,你還是不知道它是不是「轉基因」的。
或者我換個說法,假如這個包子餡,它鹽放多了,你就算用CT和超聲看見裡面有餡,也無法判斷它是不是鹽放多了。
惡性腫瘤,就是那團「轉基因的大米」,那團「鹽放多了的包子餡」。
怎麼才能確切知道包子餡壞沒壞呢?現代醫學的辦法就是取出一點包子餡用顯微鏡觀察,也就是「做病理」。
病理切片與顯微鏡觀察
關於這張用於顯微鏡觀察的小玻璃片是怎麼製作出來的,請點擊:探秘病理科:病理報告為什麼這麼慢?我從手術室切下來的肉,你們拿去做了什麼?
我們書歸正傳,討論一下:怎麼才能既取出包子餡,又把傷害降到最低呢?
主要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從包子褶心伸進一根帶鉗子的細管,用鉗子夾一點出來。這在醫學上,其實就是各種各樣的「內窺鏡」。
還有一個就是:在包子皮找個離餡最近的地方,直接拿根針刺進去取出來。這就是「穿刺」。
是不是很像吃灌湯包插吸管的感覺……
還能不能好好吃個灌湯包了?/ 圖源網絡
下面就是各個科室八仙過海的時間了,到底有多少種辦法取出病變部位的肉呢?
內窺鏡
內窺鏡,大多數是通過人體的天然孔道伸進一個細管進入人體,管子上可能會有燈光和攝像機,讓醫生看見體內的情況,還可能會有超聲探測器、夾取病變組織的器械、止血用的器械等。
胃鏡
當這跟管子從嘴巴伸到胃裡,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胃鏡了。
當醫生通過胃鏡看到胃裡面有異常的時候,會有一個大概的判斷,當他覺得有必要進行進一步檢查時,就會用胃鏡上帶的小鉗子,夾一點樣本出來,送到病理科進行顯微鏡下的觀察。
就像下圖,胃鏡顯示胃壁上有一塊發白的區域,醫生夾取一點出來做病理檢查。
只有用病理檢查明確了病變的性質,醫生才能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是吃點藥就可以了,還是隔一段時間就來複查,還是需要做手術切下一部分胃,甚至是不是需要放化療呢?
胃鏡概念圖
腸鏡
同樣是消化道,從肛門伸進去,就到了結直腸,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腸鏡。
下圖就是醫生用腸鏡看到了結腸上長了一個「腸息肉」,至於這個「息肉」到底是一個完全不用擔心的良性息肉,還是正走在惡變的路上,就需要病理醫師的觀察了。
因此,醫生會用內窺鏡把這塊息肉取下來,送到病理科檢查。都已經取下來了,為什麼還要做檢查呢?
相信很多人已經想明白了:因為不知道息肉的性質,所以無法確定後續治療。
可能取下來就結束治療了,也有可能需要定期複查,甚至有可能需要切一段腸子以絕後患。
腸鏡概念圖
支氣管鏡
還有什麼器官是與外界相通,可以伸進一根鏡子的呢?
呼吸道,是我們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系統,呼吸道跟消化道還有一部分共用的通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咽喉要道」。
所以理論上,這跟管子可以從呼吸道的開口——鼻子伸進去,也可以從消化道的開口——嘴巴伸進去。
這次我們拿出進階版的內窺鏡:超聲支氣管鏡。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個高級就高級在有超聲功能了。
噴出的粉色氣體就是麻藥 / 超聲支氣管鏡概念圖
呦,還能噴麻藥,是不是特別多功能?
高端之處不止噴麻藥!
我們的肺,就像一棵層層分支的大樹,樹枝越分越細,最後長出一串肺泡,就像末梢的樹葉一樣。
為了伸進我們層層分支的支氣管,這跟管子可以有多細呢?
支氣管鏡概念圖
當然了,一如既往地,這管子進都進來了,如果也能取點病變做檢查,就再好不過了,只不過這次我們不是夾子,而是針管,算是參考了穿刺的思路:
當然,如果有必要,夾子也是可以有的,體會一下這種黑科技:
喉鏡
既然是共同的通道,從理論上來說,喉鏡自然也可以從兩個開口進入。
比如下圖,這位從鼻腔伸進喉鏡的小姐姐,和醫生觀察到的實時畫面:
膀胱鏡
別忘了,我們的泌尿道也是跟外界相通的!
(只出不進也是通嘛!別拿單行道不當好道)
你猜對了,泌尿道也是可以伸鏡子進去的,就像下圖從尿道口探入並夾取病變的膀胱鏡:
膀胱鏡概念圖
陰道鏡
說起泌尿道,生殖道自然也不能被落下。對於女性生殖道,醫生也有辦法通過內窺鏡觀察器官有沒有病變,並且可以取出一點病變做病理檢查。
比如陰道鏡:
觀察宮頸病變的陰道鏡,同樣可以鉗取病變
當然,不是所有的內窺鏡都必須取一些組織做病理檢查,對於一些女性來說,只需要刷取一些脫落下來的細胞:
宮腔鏡
雖然陰道鏡已經可以看到宮頸外口的情況,但是想看子宮腔內有沒有異常,需要用到宮腔鏡。
比如下圖,就是通過宮腔鏡摘除了子宮腔內的息肉。當然,老話說回來,摘除以後,仍然需要送檢病理科:
好了,內窺鏡我們先說到這裡,下面我們來說說穿刺。
穿刺
不是所有的器官都有對外開口的,沒有開口的怎麼辦?
沒錯,就是剛才說過的另一種辦法——穿刺了。
為了精準定位,很多時候做這樣的穿刺,同時避開重要的血管、神經及其它內臟器官,做穿刺可能需要超聲或者CT的配合,也就是超聲/CT引導下的XX穿刺:
比如說乳腺穿刺:
乳腺穿刺概念圖
或者肝臟穿刺:
肝穿刺活檢概念圖
前列腺穿刺:
前列腺穿刺概念圖
當然了,對於肺部一些支氣管鏡夠不到的部位,做肺穿刺也是一個好辦法:
當然,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腹腔穿刺、腎臟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
而且,內窺鏡和穿刺的功能,也不止「取包子餡」這麼簡單。本文只就「取活檢」這一功能展開了描述。
本文所講的內容只能作為大概了解,具體信息請諮詢相應科室醫生。
如有不準確之處,歡迎指出!
動圖來源:Youtube-
結腸鏡:@Johns Hopkins Medicine:The Importance of Good Bowel Preparation During Colonoscopy,2014
支氣管鏡EBUS:@astrazeneca:EBUS guide for patients: bronchoscopy technique for chest abnormalities,2020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Europe and MEA:ViziShot 2,2017;QuickClip Pro - For Effective and Precise Hemostasis,2014;Peripheral Bronchoscopy with Radial EBUS,2018
前列腺穿刺:@Professor Mohamed H Khadra - Urological Surgeon:Prostate Biopsy - Professor Mohamed H Khadra,2017
胃鏡:@CIMS Hospital-Upper GI Endoscopy (Hindi) - CIMS Hospital,2018
乳腺穿刺:@Covenant Health-Breast Biopsy,2015
肝穿刺:@Covenant Health-Liver Biopsy,2015
肺穿刺:@Covenant Health-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2015
宮腔鏡:@Nucleus Medical Media-Hysteroscopy,2011
膀胱鏡:@Covenant Health-Cystoscopy,2015
陰道鏡:@krishna mishra-How to connect portable screening colposcope with tv,2011@V' Mariee-Colposcopy training video,2017
喉鏡:@Mayo Clinic-FEES Swallowing Study: Fiber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a Swallowing,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