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玩遊戲,這的太拼了

2020-02-20     弘益

為了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各地中小學生都採取了線上授課的方式,以便讓孩子儘快跟上學習的進度。然而,線上授課固然方便,但卻給了孩子們「可乘之機」,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螢幕背後的孩子究竟在幹什麼……

這位老師在班級群里當眾批評了部分同學,線上授課還沒多久,自己的學生實在是太不自律了。睡到日上三竿也就罷了,而且還試圖用假裝打卡的方式來瞞天過海。

針對此類上課划水的學生,網上將其定義為「網課學困生」,一上課就網速不好,一邊躺被窩吃零食,一邊切換介面玩遊戲。

看到自家孩子如此不自覺,家長的心情比老師還要焦慮。為了能夠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避免孩子沉迷於遊戲,家長紛紛使出了「狠招」,將遊戲手柄、遊戲機頂盒統統沒收,與此同時,還不忘在遊戲機頂盒的插座線上栓了個鎖頭,如此一來,即使孩子能夠找到,也沒有辦法啟動遊戲。

除了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之外,還有的家長選擇從源頭上解決問題,那就是開信號屏蔽器。當孩子剛剛打開手機,準備上網衝浪的時候,站在門口的家長便默默地打開了信號屏蔽器。看見孩子那因不能玩遊戲而吃癟的模樣,家長們不厚道地笑出了聲。

然而,在不讓孩子玩遊戲這一方面,日本網友顯然更有心得。有日本網友提倡,家長應該把玩遊戲變成一種必須完成的「任務」,就像督促孩子學習一樣,給他設置遊戲目標,對遊戲目標進行管理,進度慢了就罵,而且還要在孩子的耳邊不斷嘮叨遊戲的玩法。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漸漸地對遊戲失去興致。不得不說,這招實在是太狠了。

當然,這些方法大多都是「治標不治本」,因為說到底,孩子之所以會沉迷玩遊戲,是家長給予的關心不夠。而想要讓孩子改正這一壞習慣,家長可以給孩子建立一個新的習慣,例如,用親子遊戲來代替電子遊戲,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搭房子

先用紙箱給房子做一個大致的主體,然後再用剪刀給紙房子剪出一個門和窗,並用畫筆塗抹上孩子們喜歡的圖案,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給孩子的紙房子配上「家具」,例如被子、燈飾、儲物箱等等。

2、室內保齡球

可以用紙杯或塑料杯壘成一個「塔」,接著讓孩子用皮球或者塑料球進行投擲,並按照撞倒紙杯的數量來統計最終的分數,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挑選器材的時候應該以「質輕、量少」為主,避免危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

3、球類迷宮

在網上搜尋一些路徑較為簡單的小迷宮,然後用不留痕跡的膠帶在地板上規劃好間隔和路線,最後讓孩子從起點開始,一邊踢球,一邊找尋終點。

除了上述這些親子遊戲之外,家長和孩子還可以充分發揮個人創造力,利用身邊的資源,來解鎖更多新的玩法。希望孩子們都可以度過一個充實又愉快的假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KFoZHABjYh_GJGV9h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