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有這4個「小動作」,是脾胃在作亂,家長別不在意

2019-06-07     湯圓媽媽小課堂

尊敬的讀者朋友,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育兒知識!

如果問帶娃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我想很多媽媽的答案可能就是哄睡。

這不,朋友圈一位寶媽好不容易哄睡寶寶後,立刻湊齊「九宮格」分享:撅著屁股「鴕鳥睡」的,睡的四仰八叉的,還有「半睜眼」似睡非睡的......

寶寶可愛的睡姿,瞬間迎來了很多羨慕和誇讚的評論。但是一位年長的寶媽,卻在寶寶的睡姿中看出了問題!

其實,很多寶媽都遇到過寶寶的「奇葩」睡姿,但是不以為意,殊不知,關於睡眠,這些看在家長眼裡可愛、逗趣的表現,可能是孩子脾胃頂不住了的「求救信號」:

1、蹬被子、抱著肚子「趴睡」

很多寶媽說孩子「難哄睡」,已經很有耐心的安撫,寶寶還是在床上翻來滾去「畫地圖」,就是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還頻繁翻身、蹬被子。

家長注意了,如果孩子入睡困難,還喜歡抱著抱著肚子,臉抵在床上「趴睡」,就很可能是積食了,食物消化不徹底積滯在腸道,讓孩子肚子不舒服。

2、睡覺出汗多,後腦勺像「水庫」

很多家長會發現,摸寶寶的後頸、小手明明不熱,但是孩子睡下不一會就出很多汗,後腦勺硒像「水庫」,甚至能濕透紙巾。

家裡的老人經常說,出汗代表著孩子火力旺,是身體好的表現。其實不然,這種非正常出汗也叫作「盜汗」,是脾虛的表現。

3、磨牙、夢囈、半睜眼睡

有的寶寶睡覺的時候不安穩,總是皺著眉毛,嘴裡發出哼哼唧唧的聲音,有時還會磨牙、說夢話,眼睛半睜著似睡沒睡的樣子,而且容易驚醒、突然大哭。


出現這類情況,多是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的表現。還會伴隨著胃腸功能紊亂,經常打嗝、放屁,甚至拉肚子、便秘、嘔吐的情況,時間一長,破壞孩子體質,耽誤身體發育。

4、口水特別多、有口臭

寶寶剛睡醒的時候,媽媽湊近嘴巴聞一聞,有明顯的酸腐味,則是積食:未分解的食物殘渣在腸道中滯留時間過長,被微生物發酵產生的「臭味」。

此外,有些寶寶的嘴巴旁邊常常會有「白茬」,那是睡覺時流口水的印,也是脾胃虛寒的信號。

俗話說「孩子的病都是吃出來的」,寶寶還小的時候,脾胃十分稚嫩,消化系統尚不完善,喂養不當很容易脾虛積食,不僅影響寶寶睡眠和食慾,還會破壞體質,耽誤身體發育。

家長可以時不時給孩子吃點雞內金,增強孩子的消化功能,清理積食、促進營養吸收,慢慢把孩子的脾胃調養好。

此外,寶媽還可以學習一下捏脊、摩腹等小兒推拿手法,通過刺激穴位來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臟腑功能,不僅可以健脾和胃,還能提高孩子抗病能力,睡前做一做,有助於孩子的睡眠。

如:按揉板門穴

位置: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於防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次數:約100~500次



溫馨提示:小兒推拿一般推孩子的左手,剛開始手法以輕柔為主,不要追求效果,用太重的手法,讓孩子疼痛或害怕,一開始要讓孩子能適應推拿。

如果你喜歡「湯圓媽媽小課堂」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分享!或者你有什麼其他生活技巧或妙招,歡迎在評論區踴躍留言,期待您的分享,我們下期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Fapg2wBvvf6VcSZFDp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