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兒子6歲時,學攀岩。
瘦小的身體,不錯的平衡能力,讓他很快脫穎而出。
沒幾下,就能爬到7米高的頂端。
讓我這個老爸很是自豪。
最近他放暑假,又帶他到攀岩館。
結果他卻再也爬不到頂端。
他懊惱,我也懊惱。
和教練聊天,說,沒道理啊,兒子體重並沒增加多少,但是力量較以前一定增強不少。
因為他一直在堅持游泳鍛鍊。
怎麼可能爬不上去呢?
那個教練笑了笑說:
「很多小孩子都是這樣。
其實不是因為體重,也不是因為力量,而是因為害怕。
小時候他們不懂得害怕,目標也很堅定。
所以只要身體素質達標,都可以爬上去。
但是,長大了,對「高」就有了概念。
於是無端生出很多想法,干擾自己,所以在中途時便會掉下來。」
「無知」分為兩種:
一種是知識的無知。
我們今天要談的不是這種。
另一種是對某種場景沒有感知。
比如小孩子不怕高,就是這種「無知」。
最近良叔在研究一些草根創業的經歷。
發現他們有個共同點,都比較「無知」。
也就是說,他們根本沒有害怕一說。
他們不相信自己會失敗。
然後,糊裡糊塗地就成功了。
前段時間我在寫陳小英的文章時,了解到快遞行業的野蠻成長史。
看到很多草根創業者的騰飛過程。
那時的快遞行業,和黑社會差不多。
同行間血拚是常事。
而且,國家也不認可。
被郵政系統抓住,判你幾年,也很正常。
當年,在浙江諸暨,有一個快遞網點的女負責人,跟郵政的人吵著吵著,直接被人從3樓的窗戶扔了出去。
那時的情況就是這樣。
很多人都干不下去,因為害怕啊。
就像一個徒手走鋼絲的人。
如果太過在意腳下的萬丈深淵,那麼一定會跌落下去。
反而那些「無知」的人,只專注於目標,從沒想過最壞的情況 ,卻能走到終點。
「無知」的人為什麼更容易成事?
原因很簡單,他們的「自負」使然。
《自然》雜誌曾刊登過一篇叫《過分自負的演化》的文章。
這篇文章說,人分三種:
1. 不自信的人
2. 過分自信的人
3. 能正確評價自己的人
研究發現,那些混的最好的人,往往是過分自信的人。
過分自信的人有個最大的特點:
他們對「失敗」二字特別的鈍感。
他們不相信自己會死掉。
他們相信自己才是真正的主角。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女人通常喜歡特別自信的男人。
正如那些叫聲響亮的雄鳥,更能吸引雌鳥。
這意味著那些「虛張聲勢」,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標榜。
讓異性相信他們,能給後代更好的條件。
在人類的社會競爭中,也是如此。
遇到一個機會,過分自負的人想都不想,直接干。
當別人還在猶豫糾結的時候,他們已經捷足先登了。
如果競爭對手水平很差,他們便能很快就贏。
而絕大多數普通人, 則會把時間浪費在猶豫糾結上。
就像在溝壑前,你越猶豫糾結,你越不敢縱身一躍。
這篇小隨想說明兩點:
第一、凡事不要過度考慮;
這樣只會增加你的恐懼感。
往往仗著一股蠻勁,卻能收穫意外驚喜;
第二、一定要無條件的自信。
哪怕自負,也比自卑好上100倍。
好了,關於今天的小隨,你有什麼想表達的嗎?
歡迎留言。
良叔每天在這裡等你,還有120天。
-END-
每日一圖
深山老林中的農家樂 ——攝於2019年8月11日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了解更多,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