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媽很會拍照?我爸超會修圖

2019-12-31     玩轉手機攝影

本文轉載自:蜂鳥網(ID : fengniaoweixin)


照片是記錄生活最便捷的方式,很多家庭通過拍照來為孩子童年留念,以此收藏時間贈予每個家庭成員的禮物。
不同於影樓的流水線形式,攝影師Iwona_Podlasinska和攝影師John Wilhelm親自上手為孩子拍攝。家人之間長期相處提供了大量拍攝時間,天然的親密關糸,也能避免小朋友對職業攝影師的戒備
與其說是兒童照,不如說是一場場孩子與父母共同完成的影像實驗。


攝影師Iwona_Podlasinska


來自波蘭,是一位兩個孩子的媽媽。作為斜槓青年,她是建築師,還是孩子們的攝影師,日常用相機記錄下孩子們生活中的點滴。照片多採用自然光拍攝,氣氛自然又唯美。

自然的衣著


無論是室內還是戶外,Iwona_Podlasinska都讓孩子穿著符合季節的便裝。對於這些普通的棒針毛衣、棉布T恤,媽媽Iwona_Podlasinska大量選擇了灰色咖色。孩子舒適的同時,又不會在畫面中突兀。




與每一位家庭成員互動
拍攝少不了道具,相對讓小朋友在影棚對著玩具熊尬笑來說,朝夕相處的小動物更能勾起小朋友自然情感的流露。逆光下,孩子的頭髮和貓咪的短毛都帶著溫柔的邊緣光。







場景選擇
建築師出身的Iwona對環境和空間的感知更加敏感,她總能迅速的找到適合拍照的場景。孩子鑽進被子裡看雜誌的時候,她不急於呵斥「這樣傷眼睛」,而是俯下身來,拍下他們建立的藍色秘密基地。


出去玩的時候,這種帶繩索的遊樂設施適合構圖。長焦更安全方便的留下了孩子的笑臉。


保持拍照的習慣

照片大多拍于波蘭郊外,安靜的田園生活給了小朋友放心馳騁的環境。作為攝影師的媽媽也從未放下相機。


跟在孩子身後,看他在雨中騎自行車,等雨後初霽時去河邊撈魚,影樓拍攝中不建議的「壞天氣」,往往成為若干年後的閃光時刻。

拍攝形式上,為了保持純粹,Iwona_Podlasinska常常選擇偷拍。在小朋友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拍攝,往往可以拍下足夠自然的照片,同時這也有非常高的失敗率。她粗略估計過,大概300-400張照片會有一張足夠好的照片。


不過如果覺得自家小朋友太鬧,自己對於拍照也沒有那麼高的容錯率的話,可以試試下面這種足夠抓馬的作品。


攝影師John Wilhelm


是三個孩子的爸爸,他運用ps將頭腦中異想天開的畫面製作出來,孩子們在他的畫面中上天入地,常常露出狡黠的那一面。


腦海中有畫面


雖說前期不夠,後期湊。但是前期拍攝前一定要有一個最終呈現畫面。這樣就能判斷哪部分需要後期,哪部分前期做些小手腳就能事半功倍。


如下圖,John想把洗手間拍出海底世界的感覺,就事先用鐵絲將淋浴頭、梳子綁好,模擬出失重的效果。


後期原圖對比


增加參與感
下面這張照片,單從前期拍攝來看,小朋友的表情就非常到位。所以拍攝前,不妨和小朋友講述一下自己的想法,讓他們更有參與感。


後期原圖對比


自然元素

前期構思是這類拍攝的難點之一,我發現John Wilhelm真的很喜歡用自然元素的照片來交作業。


洗澡不如洗海象


用羚羊角撐起晾衣繩


廢棄石頭屋裡P一個暖調小木屋

蒲公英種子當旋轉木馬



所以不知道怎麼拍的時候,不如試著擁抱大自然。


更多作品:


















-END-

對手機攝影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玩轉手機攝影,回復---合集,即可獲得300篇手機攝影乾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0cTam8BMH2_cNUg7e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