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喂養無小事,嬰兒米粉這個月齡就該戒了,晚了傷害顯而易見

2020-03-26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歡迎轉載)」

提起米粉,有過養育經驗的媽媽都知道是啥,Ta作為寶寶第一口輔食來說,在寶寶成長體系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僅次於奶粉之後的一個分類。

既然屬於不可或缺的「過渡性」輔食,那就有必要知道米粉喂養的常見誤區是啥,比如:有些寶媽稀里糊塗地認為,只要寶寶米粉吃得多吃得久是好事,能夠促進營養吸收和發育。

但經過科普解析,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長期讓寶寶食用米粉不但沒有好處,還會無形之中給孩子帶來傷害。


案例

之前聽兒保所的朋友說過這樣一則案例,一位媽媽帶著自家14個月的寶寶就醫求診,原因是孩子發育緩慢,14個月體重才僅僅16斤,遠遠低於正常同齡寶寶體重發育值。

除了發育緩慢之外,孩子還存在大動作發育不足的缺陷,14個月依舊無法直立行走,結合整體的發育評估,兒保所給出了「營養匱乏」的診斷意見

媽媽拿到檢查結果後很揪心,並表示自家孩子從小就體質弱,動不動就感冒生病,養育起來很糟心,因為自己母乳不足的原因,孩子先是吃配方奶,後是吃米粉,要說起進食量並不低,可就是不見長肉。

經過詳細的評估,兒保所給出的答覆是媽媽錯誤理解了米粉的意義,給寶寶後期輔食添加過度單一,14個月的寶寶依舊以米粉為主食,蔬菜和肉類雖然會吃,但因為寶寶沒養成完整的進食體系,對於一些營養輔食有抗拒表現,長期以米粉代替,導致營養不足。

這就延伸出來一個養育過程很常見的問題:寶寶米粉吃太久,妨礙了寶寶的輔食體系搭建,影響了後期的輔食喂養和營養吸收,造成偏食、挑食、營養不足等喂養問題。

米粉好嗎?對6-8月齡的關鍵發育期寶寶來講,米粉的重要性的確不言而喻,但很多媽媽把這種「優勢」太過看重,後期喂養方式出現了偏頗,側重米粉喂養,忽視營養搭配,導致寶寶發育緩慢營養不足。

米粉有營養,所以可以長時間吃,可以多吃些,這本就是一個喂養誤區

米粉存在的最主要意義是什麼?

米粉的主要作用是,輔食過渡,補充短期營養。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母乳或者配方奶的能量不能夠滿足寶寶的身體需求,他們需要添加其它食物來給身體提供更多的能量。對於沒有牙齒、消化系統還沒有成熟的寶寶,添加輔食米粉過渡就成了最佳選項。

嬰兒米粉要給寶寶吃多久?超過這個時間別喂了,傷害「顯而易見」

為了不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作為媽媽在飲食上面可不能馬虎了,該添加蔬菜的時候添加蔬菜,該添加肉的時候也要加肉,8-9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用米粥替代掉米粉。通常情況下寶寶10月齡左右,米粉就要逐步的退出寶寶的飲食菜單

如果寶寶一歲了,還是單純的吃著米粉,那帶來的傷害就「顯而易見」了:

影響寶寶的咀嚼能力

10月齡的寶寶大部分已經出牙,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如果還是吃著軟軟的米粉,不僅影響牙齒的發育,也會影響寶寶咀嚼能力的發育,甚至會影響未來的語言發育。

影響寶寶的消化系統

寶寶的消化系統也跟發育逐步成熟,慢慢的他們可以消化一些顆粒大一些、或者稍微硬一點的食物。如果只是一昧地吃易消化的米粉,那消化系統可能會滯後退化,這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喂養難題。

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

大多數的米粉其中的營養成分,並沒有寶媽想像的那樣營養豐富,更多的是一些鈣、鐵、鋅的營養成分,而寶寶後期的營養需求比之更甚,這時便需要寶寶通過肉類、蔬菜、水果等來補充營養,長期單一吃米粉,讓孩子營養不良,傷害顯而易見。

寶媽們,你家寶寶幾歲戒掉的米粉?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Vp3OF3EBiuFnsJQV8t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