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寶寶腎被「石頭」包圍,去醫院一檢查,媽媽很崩潰

2021-12-20     貝貝豆育兒課堂

原標題:3歲的寶寶腎被「石頭」包圍,去醫院一檢查,媽媽很崩潰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從孩子出生那刻起,孩子的健康問題就成了父母最關心的事情。為了讓孩子吃得好,有營養,父母每天變著花樣做飯,生怕孩子不吃飯。

夏天到了,3歲的樂樂身體出現了一些狀況,總是愛往廁所跑。一開始父母也沒太在意,就覺著天氣太熱了,孩子水喝多了造成的。

但直到孩子有一次喊肚子疼,甚至還尿血了,父母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馬上帶到醫院檢查,聽到結果後,媽媽就崩潰了。醫生說是腎結石,需要馬上做手術。

腎結石不是只有大人會的嗎?小孩子怎麼也這麼容易得這種病?

樂樂媽從醫生口裡了解到,前不久還有一個6個月的孩子也是緊急送到醫院,來的時候伴有低燒,家長說孩子平常有尿急尿頻的表現,醫生當時診斷為尿路感染,但後面也不見孩子好轉,又進一步做了系統檢查,在腎臟發現了結石,從右側腎臟里取出很多褐色結石。

所以從醫生這可以了解到,孩子腎結石的發病率還是很高的,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一般都在夏季發病,父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飲食不合理是主要病因

嬰兒時期主要是以母乳喂養為主,但只喝母乳奶粉之類的總會覺著少營養,很多時候父母會在孩子3個月左右就開始添加輔食,想讓孩子長得更強壯一些,但添加不合適的輔食也給孩子弱小的腎臟添加了很多負擔,日積月累變成結石。

很多大人得腎結石多是因為飲食結構不合理造成的,孩子也是一樣。都講「病從口入」這句話,父母可以回想一下,孩子日常都比較喜歡吃什麼東西呢?

比如:有沒有高糖,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食物,像是巧克力,薯片炸雞這類的膨化食品,小孩是否願意喝水,這些都是腎結石的元兇,它會讓尿液濃縮,尿酸濃度升高,導致結石。

寶寶輔食要添加什麼比較合適?

目前國際衛生組織和我國衛生部根據寶寶的喂養情況,提倡在嬰兒6個月前進行純母乳喂養,6個月之後可以在母乳喂養的基礎上開始添加輔食。過早添加輔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但也要看寶寶的個人情況。

  • 米糊。10毫升的米飯+90毫升的水,煮成粥後,打成糊狀。
  • 蔬菜。胡蘿蔔,南瓜,土豆,紅薯,西蘭花,菠菜,白菜,西紅柿,捲心菜,洋蔥,白蘿蔔,茄子,生菜,豌豆打成蔬菜泥,比較有營養。
  • 水果。香蕉,蘋果,梨,桃子,橘子,草莓,也是打成泥狀。

儘量不要去喂肉製品,一個是會導致孩子過敏,還有就是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引起其他疾病。

父母應知道下面幾點

從寶寶的日常生活中預防腎結石

父母不能不重視結石對寶寶造成的危害,輕的會導致尿頻,尿路感染,嚴重時還會引起腎功能衰竭,影響孩子的一生。

多喝水,多運動:大量的水對結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尤其是白開水,水可以稀釋尿液,防止尿液當中一些高濃度的物質形成結石,運動會促進腸道的蠕動,能夠順利排出體內廢物。

少喝飲料,不憋尿:經常喝含有草酸的飲料,容易形成草酸結石,告訴孩子不要憋尿,每3個小時上一次廁所。

適量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它是維持尿道內膜健康所必須要的物質,比如說胡蘿蔔,花菜,香瓜、南瓜、牛肝等食物,這些可以預防結石產生。

少吃鹽:不要讓孩子吃過多的鹽,像是薯片餅乾等。

總結: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基本孩子想吃的都能吃到,父母也都儘量滿足,但食用要適量,不可過量,不然會誘發各種疾病。

腎結石不止是在成人當中出現,年齡越低越容易得病,家長更要引起重視,一旦發現問題,一定及時就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10319116_120017388-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