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可以發現孩子在成長的某一個階段中都會依戀某一些物品,有的孩子依戀的時間是比較短暫的,但有一些卻是比較漫長。歐陽妮妮和自己的姐妹錄了一個互動視頻,在視頻中粉絲提問道三姐妹各自有什麼樣的怪癖?
而歐陽妮妮說出了自己有一個「小怪癖」,她有一條自己從小到大都非常喜歡的花被子。歐陽妮妮也表示自己從小到大如果沒有這條被子就會睡不著,睡覺如果見不到被子的話她整個人都會變得非常的焦慮。
而本來有厚度的被子在"盤"了24年後,現在也已經變得非常薄了。但即便被子壞了髒了但她依然不嫌棄,一定要聞著它入睡。當歐陽妮妮將自己的被子展示給粉絲看時,她也是非常享受的聞著被子的味道。
01
"戀物情結"是孩子成長中一種正常的現象
歐陽妮妮對於被子的喜愛其實是一種"戀物情結"。孩子的"戀物情結"主要是表現在他們對於自己從小擁有的某樣物品過度的依賴,一旦離開了這樣物品,情緒上就會變得非常焦躁不安,甚至哭鬧不止。
實際上寶寶有"戀物情結"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心理就是不健康,這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一般在寶寶3歲之後就會慢慢的緩解。但有的寶寶在5歲之後還有明顯的"戀物情結",就需要父母從小及時的去引導,他們才不會將這種情況帶到長大之後。
02
父母要正視孩子的"戀物情結"
父母想要幫孩子戒掉"戀物情結",一定要注意採取正確的措施,否則很容易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起到不良的影響作用。
"戀物行為"出現的原因:
1、安全感不足
孩子在2-3歲這個時間段內心是非常敏感的,他們對於父母的依賴心也會隨之加深。但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將這種心理寄托在熟悉的物件上面,以此來緩解內心焦躁不安的情緒。
2、感官發展的需要
有"戀物情結"的孩子很喜歡抱著東西或者是通過鼻子去嗅物品的味道。而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促進了孩子感官發展的需要,孩子的嗅覺、觸覺等的基本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滿足,內心也會更加的安定。
03
緩解寶寶"戀物情結"的做法
1、給足孩子安全感
孩子進入敏感階段,對父母的依賴心變重時。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注意不要做出會令孩子不安的舉動,比如送孩子到幼兒園後轉身就離開,或是和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之類的話。
父母更多的應該是在離開孩子身邊之前先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平常多抽出時間陪孩子玩耍。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得到滿足,就不用去依戀其他的物品。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一直將某樣物品放在身邊,那父母可以選擇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帶孩子到戶外玩耍、和孩子溝通或進行親子活動等,以此來減少孩子與所依賴物品的接觸時間,讓孩子的注意力慢慢的從物品上轉移到別處去。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如果發現孩子有"戀物情結",父母也不必過於擔心。及時了解孩子"戀物行為"出現的主要原因並針對性的進行合理干預,就能夠有效的避免不良後果的發生。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