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壘》用錯鹿晗?導演你醒醒吧

2019-08-22   深娛資訊

想演好戲,就把其他工作拋開,踏踏實實琢磨,這有什麼不可能的呢?你要非說不可能,就是你自己也把流量當成了原罪。因為你把應接不暇的工作當成了累贅,指責它們耗費了你的時間。

原以為《上海堡壘》已經悄然沉底,沒想到導演一句話又掀起了罵戰。

「滕華濤稱用錯了鹿晗」,昨天在熱搜掛了一天。

《上海堡壘》立項之初,鹿晗就被拎在輿論的最前方,供人們討論著「流量電影的原罪」。

所以這鍋到底該誰背?

從上到下慢慢捋,還真輪不到鹿晗呢。

流量電影,早就難賺錢了

據說《上海堡壘》的成本高達3.6億,目前上映一周,票房勉強過億。

賠得挺慘。

在百度上搜索關於【《上海堡壘》 流量電影】的文章,全是抵制的聲音。

這個慘狀,讓我想起了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在百度上搜索【《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流量電影】,時間設定為電影上映一周後。

看看這溢滿螢幕的反感,是不是挺眼熟?

《上海堡壘》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兩部電影,都是改編自知名作家的熱門IP。

前者背靠江南,後者背靠唐七公子。

兩部電影的主演,也都是當紅小鮮肉+女神的搭配,前者是鹿晗+舒淇,後者是楊洋+劉亦菲。

當然了,這兩部電影的票房也差不多慘。

《上海堡壘》是賠了個底兒掉。

網傳投資1.5億,保底8億票房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最終僅收回5.34億票房,只能算勉強回本。

同一個市場,同一個慘樣。

時間再往回撥,讓我們來到2016年。

郭敬明的最新力作《爵跡》上映前,先是以全明星的豪華陣容造足了勢頭。

這些演員在未來幾年內霸占了熱搜的半壁江山

再加上自家原著小說《爵跡》的熱度,郭敬明和他背後的樂視影業,似乎都想複製《小時代》系列穩賺不賠的好成績。

投資1.5億,選國慶檔上映,信心滿滿衝擊10億票房。

結果呢......

《爵跡》崩壞的CG特效,和講不清楚的故事設定,勸退了大部分觀眾,以3.82億票房潦草收場。

這奇葩的身材比例

當年被人吹可以做成電影宇宙的片子,停在了第一部,第二部被無限期擱置。

以上這些都是動靜比較大的流量電影,還有一些直接撲得無聲無息。

陳偉霆、林允主演的《戰神紀》(2018年),網傳投資過億,票房僅3807萬;

黃子韜主演的 《夏天19歲的肖像》(2017年),票房僅936萬;

吳磊、奧蘭多·布羅姆主演的《極致追擊》(2017年),網傳投資過2億,票房僅1761.5萬;

張藝興主演的《從天「兒」降》(2015年),票房僅5649.4萬。

......

時間線再往前推,到了2015年前後,那時候【流量電影】還是個香餑餑。

井柏然和鹿晗主演的《盜墓筆記》,網傳成本1.75億,在暑期檔大賺10億。

這一幕槽點實在是太多

還有套拍的《小時代1&2》,網傳成本僅4700萬,卻拿下了7.8億的高票房。

更早一些,2011年的時候,楊冪主演恐怖片《孤島驚魂》,上映頭三天拿下2400萬票房,直接破了國產恐怖片的紀錄。

那時候的觀眾,還沒納過悶來呢,以為幕後團隊能請來這麼豪華的主演陣容,就能拍出多好的電影。

結果這些【流量電影】,用無一列外的壞口碑,透支了觀眾的信任和好奇心。

以上提到的所有電影,豆瓣評分均未過5。

除了《夏天19歲的肖像》4.9分,其他都在3.5分左右徘徊。

真是流水的IP,鐵打的低分。

時間久了,觀眾自然不買帳了,誰還能甘心一直被騙錢呢?

只要有人投機,流量就倒不了

【流量電影】的常規操作是:改編熱門IP+啟用流量演員

既然這個拍法,都已經賠本賺不到吆喝了,怎麼還有人沒完沒了地拍呢?

因為投機。

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因為鹿晗主演《上海堡壘》這件事,江南一度很得瑟。

鹿晗那時候公開個戀情都能擠炸微博伺服器,【流量】確實夠大,確實該得瑟。

在發布會這種公開場合,江南也說過:「(用鹿晗)既有演技的考慮也有商業的考慮,毫無疑問鹿晗是一位在商業上很成功的明星。」

總製片人王琛甚至說:「我們這個項目需要他,比他需要我們更甚。」

這話里話外的,鹿晗就像這電影的「招財貓」,所有人都期待著他能帶來財運。

相比之下,滕華濤導演一直堅持說選鹿晗只是因為適合角色,就顯得有些站不住腳了。

從《上海堡壘》立項到開拍,鹿晗一直被拎在輿論的最前方,供人們討論著「流量原罪」。

最近,有人開始替鹿晗覺得冤了,因為《上海堡壘》劇本、特效、節奏都有很大問題。

「這片子任誰演都得撲,別讓鹿晗背鍋啊!」

你要這麼說,我就得替製片方說句話了。

讓鹿晗一人背鍋是肯定沒想過的,但指望鹿晗一人掙錢是真的。

巧的是,同樣的畫面,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撲街後也出現過。

楊洋在路演中哭了,有人開始替他喊冤:

「這片子任誰演都得撲,別讓楊洋背鍋啊!」

給《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背鍋,確實輪不到楊洋。

著兩位導演,一個是好萊塢知名特效師—安東尼·拉默里納拉,一個是張藝謀御用攝影師趙小丁。

如此偏重視效的團隊設置(視效還是很土),直接導致劇情的全面崩壞,這可是原著IP最值得拿出來吹的一點啊(抄襲該打)!

基本功如此不過關的劇組,再看看他們在回答選角問題時候是怎麼說的呢?

製片方早期透露的標準是:還原度、人氣以及檔期。

後來電影上映後,面對一邊倒的差評,製片方開了一場「有問必答」見面會。

製片人薩支磊解釋:「選擇楊洋的時候,我們當時看到了他在《左耳》里的表現,又考慮到白淺跟夜華是姐弟戀,覺得楊洋非常適合這個角色。那時候是兩年多前,當時楊洋無論從名氣、號召力各方面,(在所有候選人中)都是排名最後的。」

但選角那時候可是2015年。

楊洋憑藉《左耳》打開知名度,後面緊跟著《花兒與少年》、《盜墓筆記》、《旋風少女》......

他那時候是紅到燙手的小鮮肉,說他【流量】排名靠後,誰信呢?

反而因為主演夠紅、IP夠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預估票房一度被吹上20億。

這數怎麼算出來的呢?

大概是靠妄想楊洋和劉亦菲的每個微博粉絲,都能買票去看電影算出來的吧。

流量可以錦上添花,絕不能雪中送炭

看過【流量電影】這些年的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沉沉,觀眾更願意等踏踏實實拍好電影的人了。

當然,對【流量電影】的抵制也是愈發迫切。

這種情緒會不會誤傷好苗子呢?

偶爾是有那麼一點。

去年《動物世界》上映,不少觀眾因為主演是李易峰被勸退。

實際上,李易峰的表演,好了很多。尤其在醫院走廊中埋怨母親那場戲,稱得上他近年來最驚艷的銀幕表現。

《動物世界》本身的成色也不錯,特效精緻,故事也做了非常細膩的本土化改編。

無奈韓延第一次執導大製作電影,很多設置欠考慮,豆瓣評分最終維持在了7.2分。

但你翻翻《動物世界》的評價,幾乎都在就電影而論電影,沒人提什麼【流量電影】。

更沒人拿李易峰說事,反而還得順帶誇他一句。

最終《動物世界》的票房止步於5億,據說虧本了,

但沒人罵李易峰。

去年,黃渤公布首部導演作品《一齣好戲》選角的時候,也鬧出過爭議。

有人覺得,張藝興怎麼可能演得好呢?

等上映之後,張藝興的表現贏得了很多人的肯定,黑化之後的表現尤為搶眼。

因為一些設定和情節上的爭議,《一齣好戲》的評分維持在7.1。

但同樣的,也沒人罵張藝興。

《一齣好戲》用張藝興,《動物世界》用李易峰,兩位年輕演員在片中的表現都不錯,這就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因為製片方和導演都沒指望靠他們來扛票房,沒把他們當流量,而是把他們當演員。

不去依賴【流量】,就不會在各種過譽的聲音、過載的期待里,迷失最根本的審美和判斷。

這種心態真的很重要。

將心比心不是嘛,這樣拍出來的電影,觀眾肯定也不會把【票房或者口碑的失利】歸結為【流量原罪】啊。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流量】本人。

為了《動物世界》,韓延希望李易峰在開機前不要再接戲、跑活動,給了他一個片單,讓他好好看看,找找角色的感覺。

李易峰真就專門為這戲,花了一年的時間。

鹿晗去年在採訪中說過這麼一番話:

南方周末:演戲這項工作,你最大的樂趣來自哪個部分?

鹿晗:現階段其實我覺得沒有那麼深,沒有那麼的「藝術家」。每部戲都有一個「重要時刻」嘛,甭管是感情戲,還是哭戲、爆發戲,對我來說那場戲如果能夠演到我自己滿意,或者導演滿意,其實就是我挑戰的一個特別喜歡的點。

要說讓我去塑造一個角色,從頭到尾,包括特點、性格、小動作。可能抱歉,就是這個大實話:現階段小鮮肉不可能的,現階段很忙的一些流量明星,我敢發誓那是不可能的,哪有時間啊!

除非我們真的,把其他工作拋開,給我半年時間什麼都不幹,我從頭到尾,比如說從開始聊劇本、改劇本開始,才有可能。

你這不是想得挺明白嘛。

想演好戲,就把其他工作拋開,踏踏實實琢磨,這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你要非說不可能,就是你自己也把流量當成了原罪。

因為你把應接不暇的工作當成了累贅,指責它們耗費了你的時間。

總之,流量電影死,只能死在把它創造出來的人們手裡,觀眾再抵制,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最後,奉上鹿晗下面這段特別在理,特別應景的話,作為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