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考生,你選物理了嗎?

2020-01-29   教育分享第一線

一、選考物理的優秀學生較多。

浙江參與物理競賽的考生不少,我們不能武斷地說參與物理競賽的考生在高考中一定能取得好成績,但競賽生在物理科目中的投入時間、精力確實在大部分一般的考生之上,因此一般來說也具有更高的物理素養。

很大一部分一流學校對於物理人才需求遠高於其他科目的人才,從而對報考的考生選考科目做出很大限制,迫使優秀的考生無論物理如何難賦分都不能放棄物理,進一步形成物理科目「優生拼刺刀」的格局。不妨看看2020屆國科大和中科大的選考科目要求。


還有個可能不太客觀的,大家可以謹慎地看一下。物理這門課本身對相對優秀的學生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吸引的。物理物理,萬物之理,生活處處有物理,學物理滿足了部分學生對於這個世界的好奇。浙江新高考改革以來,每一次狀元都是理化生選科也可以說明一定的問題。


二、選考物理的較差學生減少。

從某種意義上講,選考物理的較差學生本不應該太少,畢竟物理作為一門幾乎沒有任何背誦內容的科目,天然會吸引一些不愛學習的孩子。但與全國其他地區不同的是,浙江比其他省份多了一門科目——技術(含通用技術與信息技術),同樣為一門幾乎不需要背誦的科目,且因為歷史原因(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浙江只有考專科的人有必要認真學習技術),考生平均水平相對不高,所以技術科目容納了較多的原來會選擇物理科目的較差學生。

部分較差的學校不開物理選考班,或採取一些手段阻止學生選考物理科目。典型的,可以使用以往選物理最終很慘、選文科最後成功的例子勸退考生;高一幾乎不上物理課,使得進度明顯落後與其他普高,最終使選考物理的學生幾乎都沒時間複習一輪複習等(浙江選考科目第一次高考時間在高三上半學期末)。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每個因素雖然我們雖然可以拿出來逐條分析,但最終物理人數大幅度降低,是每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組成一條正反饋鏈。可簡單概括為:差生變少賦分困難人數下降一流大學對物理要求變嚴優生變多賦分更難差生變更少賦分更難......


不過不用擔心~!

浙江對物理科目確實有保護政策。

一、制定最低人數保障。

浙江考試院「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相關政策解讀」中寫道:「物理保障數量按高校授理學、工學學位專業近五年在我省高考錄取考生的平均人數確定。按高校統計2013-2017年授理學、工學學位專業在我省高考錄取考生人數,物理科目保障數量為6.5萬。這是滿足省內外高校在我省選拔培養理工科類專業人才最基本的生源所需。」

但細心的人不難發現,這6.5萬人:第一,只是「最基本的生源所需」;第二,我們並不能要求所有選考物理的人都去大學學習理工科,要讓學生在高二甚至是高一就決定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似乎太過於勉強;第三,從2019屆和2020屆的情況看,實際上浙江選考物理的考生均遠未達到6.5萬,這也好理解,在物理如此難賦分的格局下,達到6.5萬豈不是又要讓選考物理的考生吃大虧,這裡似乎又達成了一種普遍的「默契」。


二、制定較為嚴格的選考科目限制。

嚴格的說這不是浙江獨有的政策。選考科目限制的主旨是,如果A考生沒有選擇甲科目,那麼高校在錄取A時,A考生就不得進入相關專業學習。而選考科目限制中,對於科目要求最多的就是物理。

首先,我們可以分析下為什麼科目限制會保護選考物理的考生。根據前文可知,選考物理的考生高考總分會普遍偏低,但某些專業根本不招收不選考物理的考生,那麼實際上所有報考該專業的考生依然會在同一個框架下進行競爭,這就是我說的選考科目限制對物理考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但我為什麼又會說這個措施同樣是效果有限呢?在物理選考生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部分高校可能會出現難以招收到與以往同等質量的理工科人才的情況,甚至出現錄取分數線大幅度下滑的情況,高校會眼睜睜看著這種情況的發生不做出調整嗎?這個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以上,我們其實已經可以回答浙江人為什麼不選考物理了,其實答案就三個字:賦分難!高考可是每一分都很重要;在賦分難這個大背景不會改變的情況下,選考物理在很多情況下都相當於捅自己一刀。

文章最後,我再對兩個比較熱門的問題稍作主觀評價。


那麼到底選不選?

現行政策下,依舊是儘量不要選物理,物理賦分真的很難。除非滿足以下情況之一:

一、考生的實力絕對強,根本無懼什麼賦分難。

二、考生已經決定一定要學計算機相關專業。

三、考生除了物理之外也沒什麼好的科目了,物理相對已經是最好的科目。

情況一和情況三應該是顯而易見的,這邊為什麼說計算機專業一定要選考物理呢?因為教育部已經有明文規定,本科有19個專業是必考物理的,但其中數學、物理、機械、電氣這些大部分人並不會非常的嚮往,而計算機專業也在這份名單中;考生要學習計算機專業,沒有選考物理是萬萬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