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挑戰「最強孕婦」出意外,醫生怒斥:低位胎盤還嘚瑟,太無知

2020-02-21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隨著孕期運動的普及,准媽媽們也摒棄了「懷孕要靜養」的舊觀念。這一點,不少藝人起到了模範作用,比如張歆藝懷孕五個多月,還在水裡仰泳;姚晨挺著大肚,一邊平板支撐,一邊手提啞鈴。

大家也參透了女藝人產後恢復快的秘密,那就是堅持不懈的鍛鍊。然而僅僅看到皮毛,就盲目模仿,這可就很危險了。

孕媽模仿陳意涵長跑,忽視了低位胎盤,不是誰都能成「最強孕婦」

去年台灣藝人陳意涵在生子之前頻上熱搜,因為她作為孕婦的「操作」實在是太猛了。明明是36歲的高齡產婦,她不但沒有在家靜養,還堅持著高強度運動。

先是在懷孕5個月時,半小時內跑完了超過5公里的馬拉松,又是在懷孕8個月時,爬山4小時,最後還在預產期前3天去爬了101層樓梯。

在這樣的鍛鍊下,陳意涵不僅沒有一絲孕婦的臃腫,還在孕期只胖了四公斤,基本上生完孩子就恢復之前的體重,稱其為「最強孕婦」真是一點也不過分。

然而這樣的產後狀態,也讓不少人誤以為只要模仿陳意涵的鍛鍊日程,也能和她一樣。

好友小蘇就是其中一個,愛美的她憧憬著女藝人們的產後狀態。她模仿陳意涵,在懷孕5個多月時獨自在小區里跑步。

可是還沒跑完500米,小蘇就感到大腿上有濕潤的感覺,到公共衛生間一看,發現是血,嚇得她趕緊叫上家人打車去醫院檢查。

小蘇猜測到這是運動激烈導致的出血,於是告訴了醫生自己今天的舉動。醫生聽罷卻很生氣,怒斥道:知不知道自己「低位胎盤」,劇烈運動可能導致胎兒保不住,這種情況還當最強孕婦?太無知了。

被醫生罵過之後,小蘇也開始著急,祈禱著孩子平安。幸運的是,小蘇身體素質比較好,到醫院也及時,所以胎兒保住了。但她之後再也不能劇烈運動,必須在家好好休息。

落到如今這種緊張的地步,小蘇也很後悔,醫生科普之後,她才明白自己的胎盤邊緣已經覆蓋到宮頸口,如果不休養,就會一直流血,這對她與寶寶來說都很危險。

小蘇的被迫靜養也是因為孕期盲目運動引起的,其實懷孕時鍛鍊身體有很多講究,否則造成了更大風險就得不償失了,畢竟最強孕婦不是想當就當的。

孕期運動有風險,盲目模仿不可以,科學、合理、適合自己才最重要

一、知道為什麼孕期不能劇烈運動嗎?這與胎盤狀態息息相關

1、孕早期最不穩定,胎盤與子宮壁間不緊密,有時孕婦只做了個較大的動作,就能導致胚胎脫落,最後流產。動作越輕的運動越適合這個時期的媽媽。

2、孕中期胎盤狀態比較穩固,肚子也沒大起來,所以不激烈的運動很適合媽媽。此時,只要自己能接受和習慣,運動量稍微大一些也可以。

3、進入孕晚期,胎盤狀態雖穩定,但臨盆在即。媽媽也不太方便鍛鍊了,磕著碰著也很麻煩。建議採取慢動作運動,像彎腰、下蹲之類的動作也要避免。

二、明星可以做到,普通人卻不可以,這是什麼造成的?

1、習慣

像陳意涵在未懷孕時也有每天運動的習慣,所以她們的身體狀態和普通人不太一樣。所謂的高強度,在她們看來是「小菜一碟」,但對於普通孕婦就很危險。

2、專業人員

藝人鍛鍊時,身邊都有專業的教練,教練會根據她們的體質和孕期來做出指導,減少安全隱患。但大多數普通人都是自行鍛鍊,這很容易走進誤區。

3、心理狀態

保持美好的外形是藝人的工作之一,所以她們可以花時間和精力來做這件事。但普通人沒必要每時每刻保持靚麗,缺乏了動力,自然不如明星們這麼能堅持。

三、這些適合孕媽的運動也要合理安排,做好防護

1、散步、快走

這項運動可以滿足孕期全程的要求,不僅舒緩了筋骨,還提升了心肺功能。不過要注意穿上運動鞋和休閒服,只要感到微微出汗即可停止鍛鍊了。

2、瑜伽

瑜伽在提升身體柔韌度上能發揮大作用,讓分娩更加輕鬆。但瑜伽也是比較專業的運動,需要指導老師,孕媽若喜歡瑜伽,那一定要去正規的瑜伽學校。

3、游泳

游泳消耗很大,水具有緩衝作用,能避免孕婦受傷,孕中期的媽媽可以嘗試。然而別忘了做運動前準備,小心在水下運動時抽筋。

寶媽們,你在孕期又採取了哪些運動呢?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人!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UojR5nABiuFnsJQVQQV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