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看到,孩子旁邊那個抑鬱的媽媽?

2019-07-11     i境界

點擊上方「ijingjie」可快速關注我們

《境界》獨立出品【心理境界】

文丨大楊 思源

播音丨以琳


從《坡道上的家》談「喪偶式育兒」:丈夫不信任妻子,懷疑她精神有病,去找前女友傾訴。現實中有時是妻子取消了老公的育兒資格。《擺脫抑鬱,我重新成為孩子的媽媽》:我想過帶孩子一起跳樓。罪把我捆綁得每天在家裡躺屍,想做個正常人也不行,不知能活多久。


第一篇

從《坡道上的家》談「喪偶式育兒」

文/大楊

為什麼媽媽親手殺死才8個月大的女兒?為何丈夫覺得自己的妻子不可理喻?是什麼把她一步步推到要殺死孩子的絕望境地?近期播出的高分懸疑日劇《坡道上的家》,抽絲剝繭一般為我們呈現了一個謀殺案背後的難言之隱。

一邊是丈夫、婆婆,甚至丈夫前女友的指控:殺人犯媽媽愛慕虛榮、貪圖富貴,精神有問題,懷疑孩子發育不良,各種不滿交織下對親生女兒痛下殺手。另一邊則是殺掉女兒的媽媽死一般的沉默,不見一人,不發一言,不作辯解,任由他人評說和審判。

隨著劇情逐漸深入,導演帶我們看到,建在「坡道上的家」,絕不只是一戶兩戶。一起殺人案件揭示出來的是牽涉甚廣的社會問題。

「爸爸去哪了?」

劇情一開始,觀眾跟女主角、被選為候補國民參審員的家庭主婦里沙子一樣,也覺得殺人犯安藤水穗不配做母親,沉浸在欲除之而後快的期待中。隨後,導演一次次使用情景重疊的方式,讓我們看到原來法庭聆訊席上的里沙子,經歷竟然和殺人犯如此相似。

劇中,里沙子的媽媽一再抱怨女兒嫁的不怎麼樣,生活也不怎麼樣,穿著廉價的衣服,住著寒磣的公寓房。「我都不好意思跟鄰居說你過的什麼日子!」這樣的話從自己母親口中說出來,更加重了女主的不自信。然而一切都是她自己選擇的,人生路也是自己的,她想抗爭卻總被最親近的人打擊。久而久之,她習慣了看著別人的眼光來生活,壓抑自己的感情,自我意識逐漸被蠶食。

婚前,她和丈夫談起未來生活。里沙子說希望自己婚後還能工作,因為在這份工作里她獲得了極大認可。丈夫問到:「有了孩子以後呢,就不要工作了吧?我的薪水一樣可以支撐家庭開銷,媽媽不帶孩子不像回事吧?」話說到這,里沙子很快妥協,答應有孩子以後就做全職主婦。

看似體貼的丈夫對里沙子帶孩子極度不信任,不贊同她的管教方式,甚至懷疑她患上精神疾病,並在言語中一再貶低她的價值。更可笑的是,丈夫竟然找到大學前女友排解情緒。幫忙帶孩子的婆婆也一再提醒女主,千萬不能因為只顧著孩子而忽略了丈夫的需求,免得他出軌。

在一個默認父親可以隨意缺席、母親卻必須無所不能的社會環境中,母親的自我不斷被擠壓到絕望的境地。里沙子看著那個最終崩潰殺死女兒的媽媽,就像看到鏡子中的自己。

「穀雨實驗室」最近刊出了一組抑鬱妻子的調查文章。一位經歷產後抑鬱之苦的女士抱怨,自己的丈夫在照顧孩子方面根本幫不上忙。「他乾得不像樣,我也看不上。我就說你滾,我來。那時候覺得讓小孩少受折騰是最重要的。因為他工作更忙,家裡事好像天然就是我做。生孩子前不覺得是問題,但後來覺得怎麼所有養孩子的事都是我一個人的?我跟老公說。他說跟很多爸爸比,他已經很好了。我聽了更生氣,就跟他說:我跟你就事論事,剛才給孩子洗澡你怎麼洗的?或者我已經那樣了,你為什麼都沒注意到來幫我一下?」

這種現象在新手媽媽中很普遍。因為要隨時待命照顧孩子,人在精疲力盡時,難免會抱怨發牢騷。坦率講,許多爸爸開始時也是有參與意願的,但因為沒有經驗、做得不夠標準,被罵幾次之後也就瀟洒地放手了。

這種「喪偶式育兒」給妻子造成很大困擾。困難的局面不管是哪種原因引起的,做妻子的都要積極主動,經常跟丈夫分享孩子的需要,引導他參與家庭生活。很多男人天生對家務不敏感,因此需要耐心引導。妻子疲憊時,可以請丈夫來分擔,辛苦不應該只被默默吞下,免得時間一長讓人心生怨懟。在丈夫配合承擔之後,妻子理應表達感謝與鼓勵。呵護家庭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情,本就應當如此經營,而不是一個人一味付出,另一個卻漠不關心。或一方累死累活,一方卻總是挑剔。

筆者的先生就是對家務不太敏感的人,結婚初期,當要求他做些家務的時候他會有點厭煩。我就和他交流,明確告訴他,當我手頭正忙的時候,需要他來搭把手。尤其是有了孩子後,單是孩子的清潔工作分量就不輕。一開始,他仍然不太上心,意識不到要去做什麼。後來慢慢說的多了,他真地聽到心裡去了,自然承擔得也多起來。

孩子每天都在磨練我們

記得孩子快一歲時生了一場大病,上吐下瀉、高燒不退。看著孩子蠟黃的小臉,渾身難受的樣子,做媽媽的只能掉眼淚。爸爸雖然每天如常上班,可回家後得知孩子沒有好轉,也很難過地上網查資料、翻育兒書,看看用什麼法子可以讓孩子快點好起來。看他焦頭爛額的樣子,雖然沒幫上多大忙,媽媽還是倍受安慰。有了爸爸的支持和付出,媽媽也不再憂心,而是從心裡安定下來。過了幾天,孩子的病全好了,大人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我生二娃時也曾患過輕微的產後抑鬱。坐月子時正值初冬,天氣漸冷,空氣品質很差,整天灰濛濛的不見太陽。看著窗外飄零的落葉,聽著呼嘯而過的冷風,深覺淒涼。加上久久不能出門的苦悶,心底著實壓抑。每天都很期盼先生下班後可以陪我聊聊天,或者一起陪孩子玩一會兒。或許因為是二胎的緣故,加上有婆婆幫忙,先生沒有像生老大時那麼盡心,夜裡也沒有幫忙給孩子換尿褲。

一想到這些,我直覺得委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只想哭。同樣都是孩子啊,為什麼不多親近親近呢?我不知如何排解,只好用大哭來表達心情。後來先生見我狀態不對,特意前來溝通,明白了我的想法他的態度才有所轉變。後來,等出了月子我也出了一趟門,慢慢地心情也好了起來。

夫妻之間有愛,要做到共情並不難。在我看來,信任和溝通尤為重要。尤其是剛有孩子的時候,手忙腳亂,生活處處充滿了未知,更需要夫妻二人同心合意去面對。經營家庭,需要許多寬容、忍耐與等候。

如今,我們成了兩個孩子的父親母親,不同性格的孩子每天都磨練著我們的脾氣。誰都不是天生會做父母,我們都是邊流淚邊成長。共同的信仰不但給我們一些妻子要如何、丈夫要如何的「規矩」,更是成為我們之間連接和互信的保證,幫助我們一起面對內在和外在的困難。

第二篇

擺脫抑鬱,我重新成為孩子的媽媽

文/思源

2014年我生完孩子就患上了抑鬱症。剛開始不知道,隨著病情的加重,到了四十多天的時候已經開始失眠,整夜腦子裡被無窮無盡的恐懼畫面充滿。我說話已經沒有邏輯,各種荒唐的想法接踵而至,精疲力盡。直到有人提醒可能是產後抑鬱症,我才去醫院看。

第一次醫生問我,是不是有各種不受控制的想法往腦子裡飛。我沒敢肯定,因為我那個時候連這個也分不清,後來意識到確實如此,那些想法真的不是我願意想的,而是一直冒出來。

醫生給開了點幫助睡眠的藥,好像睡眠好點,但還是非常擔心、焦慮、恐懼。我白天只能躺在那裡,勉強吃點飯。白天是我媽媽照顧孩子,晚上是我老公。孩子餓了,他們就把孩子抱給我吃點奶。

我整天沒有笑容,因為我無時無刻不在和各種意念做鬥爭。從小到大所有的記憶都翻出來,本來早忘了的情景也會記起來,重重地加上灰黑色濾鏡,讓人只感到痛苦。即使我想到和老公一起踢毽子的情景,原本很開心的事,那時卻倍感淒涼,我覺得我再也無法回到過去了,再也品嘗不到快樂……我禱告、呼求,切望拯救。

有一天下午我突然想到了死

我第二次去了醫院,面對醫生我全程哭訴,講內心特別恐懼焦慮的事。醫生都聽哭了,最後問我有沒有想到過自殺。我說沒有。

醫生囑咐我老公監督我喝藥,並說先試試這些藥,不合適了再來調。這病也不是來一兩次就行的。

回來後服藥,不太見效也還是照樣喝。每天我看著孩子,把他放在床上。孩子很乖不哭鬧,我坐在他旁邊,黑暗的想法像漩渦把我卷進去,我掙扎著想要掙脫。我常常保持一個姿勢發獃,因為腦子在瘋狂轉動,完全忽略了環境。直到感到孩子的小腳一直在蹬我,我才慢慢注意到他。

那時候我常想:兒子啊,是你救了媽媽,你是不是知道媽媽病了,你老蹬我想讓我動一動啊!我看著兒子,想到他活著也會這麼痛苦怎麼辦?孩子餓得哭了,我才想起拿著奶瓶去廚房弄好奶喂他。他喝完了,我連洗奶瓶都做不到,就一直放在那兒,等老公下班回來後收拾。

十天之後再去醫院,醫生得知症狀沒有減輕,又加了抗抑鬱的藥。醫生說這種藥是能讓人高興的。的確吃了之後情緒平穩多了。

但有一天下午我突然想到了死,腦子裡產生的畫面自己站在小區高層樓頂要往下跳。控制不住地想,如果繼續想那就是帶著孩子一起,我被自己的想法嚇到了。我趕緊給醫生打電話,醫生之前囑咐過我有事給她打電話,晚上也行。

藥物終於有一天起效了,我居然又能笑出來了,沒有被黑暗吞噬。我以為自己徹底擺脫了抑鬱症的折磨。

福音驅散了抑鬱的黑暗

孩子三歲半上幼兒園後,我嘗試出去工作。因為種種原因接連換工作,第三份工作還遇到了欠薪的老闆。我最後決定放手,因為我承受不了精神上的壓力,我想如果我沒病,一定會跟他死磕到底。

這期間因為和我老公關係有些冷,內心備受折磨。有天晚上我爆發出來,哭著警告他如果他回到家只顧玩手機,對我沒有一點關心的話,我只怕承受不了要離家出走或者離婚了。那時我充滿無助、自責、仇恨,不想見任何人,只想去一個沒人認識我的地方,什麼也不用想,也不用照顧孩子。

我好像被罪扼住了喉嚨,感覺做什麼都是錯,做什麼都會得罪神。家人沒信主都是我絆倒的,我把所有錯都歸在自己頭上,也不敢去工作,因為工作中可能會說謊,跟同事相處會態度不好等等。我感覺所有的行業都有不能避免的罪。世界上哪一份工作是乾淨的、不會讓人犯罪的?沒有!我幾乎被這樣的想法逼到死角。

我感到我只要一動就會犯罪,所有這些掙扎壓得我越發犯罪,就在手機上看不好的視頻。心裡的罪惡感和對老公的內疚感不斷糾纏我,我竭盡全力想與犯罪的念頭對抗,但總是很容易就被勝過。

我又病了。孩子今年二月底開學後,我每天早上送他入園後回家就在床上躺著,沒有當年產後抑鬱那麼嚴重。只想宅在家裡睡覺,因為只有睡覺才能讓腦子停下來。

老公看我每天睡不醒,他就送孩子上學,我只負責接就行。每天中午我只吃剩飯,水也不怎么喝,下午睡到孩子放學時間了,不得已穿好衣服去接他。晚上勉強做點晚飯,就這麼一天一天過著。我心裡知道這樣不對,不能這樣下去了。我跟主說:主啊,我是廢人了。我常常感到無助、自憐,沒人理解,我也不願意和任何人說,因為與人交流對於我來說是很大的負擔,會引發我很多焦慮,我只能憋在心裡。

躺了兩個多月,得了重感冒、高燒、咳嗽,孩子也高燒。就是在這次黑暗中,我靜下來聽音頻講道,將近四十天裡一集一集,反覆地聽。感謝主,是祂的福音,使人得救的福音救了我。之前雖然說自己是信耶穌的,但真的還沒有重生得救,因為只有當人信了福音才能得救。我真正認識到,罪使我們與神隔絕,只有除掉罪,我們才能與神和好,並且全然被神釋放,坦然無懼地做祂的兒女。

得救前每天躺屍,想做個正常人也做不到,不知道這樣誠惶誠恐地能活多久,不知道這無止境的痛苦何時才能結束。得救後我最大的變化就是擁有了神所賜的平安,擁有了真實的喜樂。抑鬱症的黑暗被驅散了!

得救後,我雖然還有點咳嗽,但我決定把孩子接回家吃飯,因為孩子一直在幼兒園吃不好、體質差。現在我每天照顧孩子吃飯,一日三餐,上午送,下午接,心裡的平安和因著平安而來的喜樂難以言喻,都因我明白了救恩,有了得救的確信。基督已經救我脫離罪了,我與罪無關了。耶穌早已在十字架上為我的罪死過了,並且已經為我復活了。我可以靠主過一個沒有抑鬱、充滿喜樂的人生。

版權聲明:《境界》所有文章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來自《境界》,微信號newjingjie」,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如有進一步合作需求,請給我們留言,謝謝。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ijingji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UgoeXmwBUcHTFCnf6g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