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嗎?真正拉開孩子差距,不是智商不是勤奮而是這種底層能力

2020-02-27     藍莓果教育


推遲開學,意味著孩子在家時間變得更多,擁有更多自由的時間。


有的學生每天步行30分鐘到山頂找網上課,一坐就是4小時。


有的學生在被窩裡給某釘差評,學習持續不了10分鐘。


停課不停學這段時間,


有人說,不一樣的父母陪伴,決定孩子未來的走向;


有人說,自律的小孩贏了。


我想說,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自律、堅持、認真、閱讀……歸根結底還是要有這種底層能力——專注力!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他的作品《專注》中,引用了一個研究結論:專注力比起智商對學生成績的影響更大。


其實我們這些帶班多年的老師都有個體會,在12歲前的年齡段,孩子們的智力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差距,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就是專注力!


6歲以前是專注力培養的一個關鍵期,如果孩子能夠在小時候培養了很好的注意力,那麼對他以後的學習,以及跟環境進行有效的信息互動,都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專注的缺失,將直接導致孩子沒有辦法很好地學習和獲取信息。


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對於我們學齡前的小朋友來說,當然是玩遊戲啦。

01

傳悄悄話


遊戲玩法:


媽媽用悄悄話的形式對寶寶陳述一個事實,然後讓他用同樣的形式告訴爸爸。


比方說:「冰箱裡有西瓜和蘋果,沒有飲料」等,事後可以檢查正確率。一旦孩子們順利完成了任務,要及時給與肯定和鼓勵。


02

口令遊戲


遊戲玩法:


爸爸媽媽說一個口令,孩子按照口令做動作。


可以增加難度,做相反動作。例如說:向前一步走,那孩子就做向後一步退。


還可以爸爸媽媽說一個詞語或一串數字,孩子倒著說出來。例如爸爸說:開門大吉,孩子說:吉大門開。爸爸說:1894,孩子說:4981。


03

串珠子


遊戲玩法:


用線將珠子串在一起,一般開始玩的時候不要放太多的珠子,不然孩子穿得時間過長,會產生挫折感。


對孩子來說,將線穿過珠子的孔是不太容易的事哦!



04

夾豆子


遊戲玩法:


用一個小碗或者杯子,裝上一些黃豆或者黑豆、花生等等,讓孩子拿著筷子或者夾子把豆子夾到另外一個碗里。


同樣的,這個遊戲對大人來講很容易,但是對孩子來說,非常有難度。不僅需要很高的注意力和手部肌肉的協調能力。


05

「我看到了」


遊戲玩法:


一些小卡片或者是小玩具、生活用品等實物放在桌上,前幾次遊戲,數量不要多,可控制在4、5樣左右,讓孩子看一會兒,然後用布遮起來,讓孩子說說看到的是什麼。


這個遊戲可以培養孩子的有意注意的能力,開始時可以讓孩子只是說東西的名稱,後來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東西的顏色,再後來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東西的方位等等。


06

接數字


遊戲玩法:


玩這個遊戲的孩子一定要達到能流利數數的階段,家長說出幾個數字,孩子要接著往下數出一樣多的數。


例如說,家長說1、2,孩子就要說3、4,家長說5、6,孩子就要說7、8...一邊玩這個遊戲一邊還可以引導孩子學會更多的數字。


07

舒特爾圖


遊戲玩法:


舒特爾圖是全球最經典的的專注力培訓方法。


畫一張有25宮格的表格,將1-25的數字順序打亂,填在表格裡面。孩子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計時,邊讀邊指出,時間越短,專注力越強。



剛開始可以降低一些難度,比如9宮格(數字1-9),16宮格(數字1-16)。


曾有研究表明:7-8歲兒童完成時間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


08

找漏洞


遊戲玩法:


把一列數字或者一段話讀兩遍,第一遍完整讀出,第二遍讀時漏掉一個數字或者一句話,讓孩子在聽完之後說出漏掉的數字或者話。


通過此項訓練,可以鍛鍊孩子聽覺集中的能力,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09

神槍手


遊戲玩法:


家長念以下詞語,孩子聽到水果拍一下手,聽到其他的就轉一圈,根據孩子的表現調整語速,每隔兩秒念一個詞。通過此項訓練,可以鍛鍊孩子的聽動協調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聽課效率。


遊戲過程中家長的指令應清晰明確,要求孩子迅速作出反應。


蘋果、杯子、帽子、電燈、西瓜、眼睛、桃子、牙刷、手錶。


葡萄、小雞、書包、桔子、草莓、爸爸、芒果、鞋子、電視。


大海、白雲、貝殼、鯉魚、兔子、香蕉、火車、電話、襪子。


可樂、鏡子、荔枝、樹葉、椰子、弟弟、姑姑、勺子、餅乾。


010

安靜遊戲


遊戲玩法:


畫畫


準備彩紙和水畫,用手指蘸水在彩紙上畫畫等,不僅能提高孩子專注力,讓孩子發現更多暈染效果,還更加衛生,不會讓顏料弄髒衣服。


011

毛線吸管


遊戲玩法:


毛線是個很好的輔助工具,可以用來纏繞,連結,吸管也可以連接起來,拼成不同的形狀,毛線還可以穿過吸管,或者把吸管綁成各種形狀,一直一曲,一硬一軟,可以隨意變換。


012

數字聽寫


遊戲玩法:


家長即興的報出一串數字,比如「905637」,讓孩子聽完後,憑記憶力把聽到的數字寫在紙上。


013

連數字


遊戲玩法:


按照數字的順序,一次畫線,最終畫面上會呈現一幅可愛的簡筆畫。



家長可以讓孩子猜猜,這幅畫最後連完線會是什麼?孩子在連線的過程中,既可以體會樂趣,同時也鍛鍊了耐心。


目前,像這種連數字的遊戲書,市面上都有賣,買一本就可以給孩子玩很久。


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更加感興趣,還可以增加環節,最後連完成的圖讓孩子用彩色筆給它們穿上美麗的顏色。


014

拼圖、積木


拼圖、積木,估計是家長們最常用到的以視覺為主的專注力訓練遊戲了。


拼圖過程中,提高孩子的細節觀察力;搭積木可以提高孩子的空間力,這都有助於鍛鍊專注力。



當然,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其具體實施方法也不盡相同。


但要爸爸媽媽一定要切記一大原則:不打擾不強制!


一旦發現寶寶投入在一個活動中,一定不要打斷,他正在認真吃飯,就不要讓他邊看書邊吃飯;他正在看書,就不要放著兒歌吸引。有的時候,你覺得只是看看他、倒點水或是拿點吃的東西,其實都是在干擾他。


也不要強制專注,專注力的時間隨年齡而定,年齡越小,時間越短。


比如3歲孩子,聽故事可能只聽個8分鐘就開始分心了,就不要非得讀半小時,孩子一定不會感興趣。


多給孩子一些獨處的時間,可以激發他的創造性,讓他更加專注。


很多媽媽都說孩子不專心、坐不住,很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你去打擾他。


還有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出了錯,會立即糾正他,其實這樣也是不對的,你完全可以在事後指出孩子的問題,幫他調整,而不是在孩子還專心的時候直接打斷。


聰明的父母都是耐心細心的觀察員,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個性特點,採取適當有效的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地訓練和延長孩子的專注力。


我看好每一對爸爸媽媽,相信疫情消散,假期結束,我一定會看到更加優秀的孩子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U7pNj3ABjYh_GJGV6P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