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彥廷
1
最近在熱搜上看到一個話題:#整容成孩子開學禮物#
據媒體報道,隨著微整形接受程度提高,很多高中、大學生在暑期整容,不少父母也把整容作為開學禮物送給孩子。
記者通過街訪,對很多父母以及00後的孩子進行了意見採集。
(圖片來自網絡)
有人認為,整容是一種逃避,一種自卑的體現。也有人認為,人只要長得漂亮就行。
在很早之前,看到過一段獨白,一位長相年輕的媽媽對著鏡頭說,在孩子小學畢業後,就要帶著孩子去做微整形。理由是:「這是個看臉的世界,皮囊的好壞影響孩子的人生,必須讓孩子早點享受美的福利。」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誰會不喜歡美的東西呢?但對於「顏值即勝利」的觀點,真的不敢苟同。
客觀而言,認識一個人,一般都是要先通過外貌來了解,對一個人最初的印象,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見面時對方的那張臉。但要知道,長得好看並不意味著一定是學業順利、事業成功、婚姻幸福。
一個人是否具有價值和吸引力,除了那張皮囊外,還在於他的衣著打扮、談吐舉止、為人處世等諸多方面。
在「美的教育」上,為人父母應該用更多樣化的目光去看待。
2
孩子不能缺少「美」
聯合國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一名六歲的小女孩,以穿得漂亮和穿得邋遢的兩種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由此來觀察大眾的不同反應。
當小女孩穿上質感很好的裙子和小大衣,一個人靜靜的站在街邊,做出走丟的樣子時。很快,人們對這個落單的小姑娘釋放了自己的善意。
問她叫什麼名字,幾歲了,家住在哪裡。還有人還蹲下來問她:是不是和父母走失了。甚至有人拿出手機,打電話詢問或報警。
但是,當她打扮成了一個衣衫襤褸的流浪小姑娘時,廣場上熙熙攘攘, 卻沒有一個人去主動關心她,任由她站在角落,暗淡無助。
當小女孩漂漂亮亮的出現在餐廳,去坐有人的餐桌位置時,人們對小女孩表出了出人意料的包容和憐愛,還去撫摸她的臉頰,親吻她的額頭。
但是當小女孩再一次衣衫襤褸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時,附近的人們會下意識抓緊自己的包,做出厭惡的表情,表現的非常排斥。
(圖片來自網絡)
這就讓我想到了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叫——暈輪效應。說的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並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
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正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所以,從小教會孩子正確認識美,是非常有必要的。
孩子雖小,但他們的內心裡對美是有感覺的,在幼兒時期進行美學的教育,不僅關係到他這輩子的氣質和審美,也對他們未來的人生髮展起著關鍵性影響。
不要認為以貌取人就是膚淺,試問,誰會抗拒看到美好的東西呢?
很多時候我們對別人的判斷,也僅僅只是出自衣著外貌,即便對方還是個孩子。
3
全面地去看待「美」
記得有一次,下班後和朋友一起去商場看電影。由於時間還很早,我們就坐在電影院外等候著,而身旁一對母女的舉止卻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女孩開心地擺弄著自己的頭髮,對著身後的鏡子轉了一圈,然後連忙轉頭,眨著明亮的大眼睛問她的媽媽:
「媽媽,你看我漂亮嗎?」
可她的媽媽並沒有搭理她,而是依然低著頭在看手機,孩子顯然有些失落,撇著嘴不開心地離開了座位。
看著小女孩沮喪的神情,我忍不住地摸了摸她的頭,並誇讚她「真美」。沒想到,女孩臉上的不悅立刻煙消雲散,期待地笑著說:
「我真的很美嗎?」
我點了點頭,以示肯定。很快,小女孩又一臉得意的露出彩虹般的笑容。
孩子是很想得到我們的認可,來滿足他們內心的小小需求。可你要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順著孩子的心意去走,每個人的審美各有不同,總有人不會認同他的美。一旦孩子不被認可的次數多了,他們就會看不到自己的好、漸漸失去自信,變得自卑。
當孩子把「外貌」認作是評判自己最好的一把標尺時,也就意味著他的價值觀太過單一,將來一定會吃虧。
有句話說的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請你務必明白並告訴孩子,漂亮是會消逝的,青春是會枯萎的,能真正伴隨自己一生,難得可貴的是內在的品質。
《創造101》選手王菊,曾火爆各大熱搜,她的參賽經歷可謂九死一生,戲劇性十足。在一群膚白貌美大長腿的選手裡,王菊是起點最低的那一個。她既矮又胖而且黑,很多人對她並無好感。但就是這個最普通的女生,卻有著驚人的自信和毅力。
她的外表是所有參賽選手中最特別的那一個,很多人都覺得女團必須白瘦美,王菊偏不,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黑胖也是一種美。她不墨守成規,敢於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她認為女性的美應該具備「獨立、能幹、關愛、優雅」。
沒有哪條規定說雙眼皮、尖下巴、高鼻樑就是美的標準,但很多人從一出生就被動的活在了別人的眼裡,害怕他人的目光,被世俗綁架,看不見自己的美。
(圖片來自網絡)
李亞鵬寫給女兒的信——《致女兒李嫣》,所寫文字讓人動容:
你帶著上帝給予你的傷痕,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父母和家人為了你的健康成長,殫精竭慮、百般呵護。但是萬萬沒想到,你用幾段小小的視頻,自信的笑容,以你自己特有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了你的存在,甚至讓我心裡最後的一絲不安也完全消失了。
你有得,你有失,嫣兒,我希望你長大了以後可以成為獨一無二的你自己。
每個孩子的誕生都是獨特存在,都有著特別的價值和意義,我們要陪孩子一起全面的認識「美」,幫助他找到自己的定位,做更好的自己。
4
教孩子去「製造美」
容貌是父母賜予,天生如此;讓孩子變美,不一定要整容,也不一定要買不菲的衣裳來裝點。
佩特羅尼烏斯說:光有外表的美是不夠的,言談、智慧、表演、甜蜜的笑語都勝過自然創造的單純的美。
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其他途徑,教孩子去「製造美」,最大程度地打造孩子的氣質。
1.穿著得體
一身得體的打扮,會讓人覺得舒服,是一種教養,也是孩子身體自信的基礎。
孩子再小也是能感受到美的存在,得體的外表裝扮不僅是孩子與人相處的加分項,同時也是孩子自信最初的來源。
穿著得體意味著乾淨、合身,沒有人會願意透過邋遢的外表發現你有趣的內在,向孩子多強調儀表儀態的重要性,好好地打扮孩子,適度的打扮孩子,會讓孩子獲得優雅、自信、從容。
2.堅持閱讀
曾國藩在給兒子的書信中提到: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一個博覽群書的人,無論是他的外在行為,還是內在修為,總會顯得別有一番氣質和韻味。
腹有詩書氣自華,歲月從不敗美人,時光會抹去光鮮的外表,書卷卻可以讓氣質永不退色。讀書可以令人養成自信,從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風度。豐富我們的底蘊,能讓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經書香薰陶的獨特氣質和修養,是孩子一生中不會過期的美麗妝容。
3.藝術薰陶
我國有據古話:「字,是一個人的臉面」。憑你的字寫得怎樣,人家就能斷定你是何等人。
字寫得好,會覺得筆者如其字,玉樹臨風、行雲流水、翩若驚鴻......
字寫得好看的人,氣質一定不會太差。書法和繪畫都是一個修身養性的過程,會讓人變得溫柔且堅韌。
自然而然的收穫了耐心、專注、沉著等寶貴品質,字裡行間透露的是孩子的才氣與涵養,由內而外,散發出高貴的美。
4.種植善念
《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
生活自有因果循環,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你永遠不會知道你一個小小的善舉會給你帶來怎樣的好運。但是你發自內心的善良一定會幫助你收穫更多的善緣。
請告訴孩子,若想被愛,就要先去愛人;期望被人關心,就要先去關心別人。
(圖片來自網絡)
一個心地善良、內心世界美好的孩子,一定會彰顯出良好的品格修養,當他人因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時候,相由心生,外表自然美麗動人。
自信是孩子一生中最強大的軟實力,每個孩子都渴望被認可,被需要。
請用你的那雙慧眼,去發現孩子身上的美吧,讓獨一無二的TA,內心更充盈,外表更自信。
每個孩子都是上帝送給你的小天使,我們要做的,就是教會他們精心「打扮」,成為更好的自己。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