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緩堵,優化設計比限行更迫切

2019-05-20     貞觀



我是西安人,一直在國外從事電影電視拍攝製作等工作。

我雖然在美國日本等國家生活工作近20年,但作為養育自己20年的城市——西安,還是非常關注她的發展。

由於工作的關係,經常去世界各地出差,所以自然會關注家鄉與國外城市的差距,尤其在市政道路管理水平方面。目前西安的汽車保有量雖然越來越高,但從人均數量來看,與洛杉磯、東京等城市相比並不算多。那為什麼走在西安的路上經常會出現擁堵和事故,我想與道路的設計和管理水平有著一定關係。

雖然我並不是專業人士,但是作為城市道路的使用者,也分享一下自己的觀察與感受。

1

西安十字路左拐線設計不科學

在西安的十字路口,很多是直行線突然變成了左拐線,劃線非常隨意缺乏科學性,前十米還是直行線,到路口突然就變成了左拐線。這樣造成直行的車輛只能突然打方向變線,造成兩條車線同時擁堵。

另外,十字路口中間的綠化帶設計沒有必要,一是擋視線,二是完全可以利用這個綠化帶變成左拐線,從而增加一條左拐線。

突然變的左拐線,以及占道的植物隔離帶:



占道的植物隔離帶:



另外,如下圖黃線禁停部分完全可以變成左拐線,還能節省一條線給直行。左拐時間段車輛不多時,這種兩條左拐線顯得特別浪費。



由於直行線突然變成左拐線,司機來不及提前變線到路口就加塞兒。



我們來看看美國的十字路口左拐設計:車輛需要提前匯成一個車道後再分左拐線。提前通過黃線把車輛分流,就這一個簡單的黃色弧形,就能解決左拐來不及變道的問題。




另外,美國十字路口一般不會種植遮擋視線的植物,因為在十字路口,司機的視線被阻擋會非常危險,同時種植植物也會占用車道。西安很多路段的十字路口,不但種滿植物而且體積非常大,如錦業路路口的綠化植物,就形成了很大的危險因素。

植物隔離帶,十字路口擋視線:



植物隔離帶,十字路口擋視線:



在美國,即便路中設置有植物隔離帶,到了路口處,寬度就會減小並留出左拐位置。在標線上,也不會直行突然變左拐線。



美國的左拐隔離帶,比一般隔離帶幅度小,而且不擋視線:



2

西安很多路口紅綠燈左拐與直行同時放行,擠成一鍋粥

西安有大量的十字路口。我發現在很多路口直行車輛都被左拐車輛擋住而無法通過,而且左拐的車輛的拐彎角度越來越小,造成前方明明是綠燈,但是直行車輛卻怎麼也無法通行的擁堵狀況。



而同樣情況在國外,交規絕對是要保證直行優先。相向行駛的車輛,就算是同時綠燈,也需要讓直行的車先通過。

西安現階段如果還做不到直行優先,那左拐燈的設置就顯得更為必要。

3

道路光污染,考慮過樹的感受了嗎?

為了營造氛圍,適當的照亮工程是能理解的。

但燈光的設置多到「綁架」樹木就不可取了。圖片是科技路拍到的,樹幹上纏繞著各種鐵絲燈帶、 變壓器,掛滿了射燈。過度的照明不但影響美感,更會在夜間帶來光污染,影響行車安全。

這種纏繞考慮過樹的感受了嗎?在白天,一點也感受不到美感。

科技路上被各種燈具五花大綁的樹木。

吉祥路上被燈具和鋼絲五花大綁的法國梧桐樹。

4

西安的洒水車白天為什麼要不停的洒水?

面對這個問題,有些人會說是降霾除塵。但稍微觀察一下就能能發現,現在汽車行駛在路上,揚塵已經很少了,除非你行駛在土路上(西安市內土路也並不多)。我看到西安的洒水車經常白天在幹道上占用一條道路慢慢悠悠的洒水,由於車速慢體積大,只要洒水車白天洒水,此路一定會擁堵。

而且,現在西安的洒水車噴水壓力越來越大,經常把摻雜著路面或綠化帶泥沙的泥水,噴到正常行駛的車輛上,有時洒水車胖的司機連路都看不清。灑在地上的水,被來往車輛「攪和」,也會形成泥水粘黏在路過的每一輛車上。這些被噴髒的汽車再去洗車,又會浪費更多的水資源。更不可思議的是西安的洒水車經常在下雨時也會洒水,我們到底是需要洒水?還是為了洒水而洒水呢?

國外的路上幾乎看不到白天洒水的車輛,一是影響交通,二是浪費水資源,三是容易把其他車輛弄髒。路面實在是需要清洗的話,也只是在深夜清洗,到早上路面已經乾了。

尖峰時間段,慢悠悠的洒水車 。



現在西安的洒水車噴水壓力越來越大,經常把參雜著泥沙的泥水噴到正常行駛的車輛上。



清掃車及洒水車,經常在尖峰時間作業,造成大擁堵。



尖峰時間段,二環掃地車影響交通:



更有甚者,下雨天還在洒水,完全是低水平的管理。



5

標示劃線不清晰,定期維護不到位

西安的很多路,包括主幹道有很多路面劃線標示褪色不清晰,定期維護不到位。行人和司機幾乎看不清人行橫道在哪兒。線路標示不醒目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西安的人行橫道,拍攝於大寨路和唐延路交匯處 。



國外日本劃線非常清晰醒目,及時維護更新劃線標示醒目,行人與司機自然各行其道。



6

紅綠燈設置不科學不醒目

圖片是西高新管委會門口的十字路口,紅綠燈設置在幾十米外的橋底下,在路這邊根本看不到紅綠燈。這種設置完全失去了紅綠燈的作用,容易誘發交通事故。

高新管委會旁,丈八路與唐延路十字路口紅綠燈,根本看不到。



大寨路上新安裝的紅綠燈,被樹木遮擋沒人管理。




唐延北路和懷德巷丁字口新設的紅綠燈隱藏在樹叢中。來自網友供圖,非本文作者拍攝。

這是晚上,高新管委會門前紅綠燈,被人行天橋擋著的紅綠燈,誰能看清?



國外紅綠燈設計是很醒目,如果對面路口很遠,通常會在馬路這邊也設計一組紅綠燈。挪威的十字路口紅綠燈,就近就有一個。



美國的紅綠燈,如對面太遠的話,就近也有一個提醒。


7

類似於科技路那樣的隔離帶設計是一個敗筆

首先松樹根本不適合在隔離帶種植,因為松樹生長周期慢、樹葉小、枝幹形狀各異,需要有類似山水景觀才漂亮。種在隔離帶四周光禿禿的樹枝也缺乏美感,且起不到視線隔離的效果。

另外白色形狀各異的造型大花盆就更難理解,因為高的高低的低,起不到隔離作用,花盆之間變成了人行通道。花盆裡種植的草本植物養護成本不低,有些白色大花盆形狀尖銳,人車碰到十分危險,會造成二次傷害。建成不到一年,白色的大花盆已經變成黑色。




剛開始安裝是白色的,現在已經是黑色的,因為沒有人清洗。




8

西安新建的隔離帶植物養護太原始,應該設置自動噴淋系統

在西安的路上經常能看到綠化洒水車占道給隔離帶綠植洒水,這種形式即占道又增加擁堵,而且表面洒水蒸發快,需要僱人僱車,長期更不合算。

美國新修的植物隔離帶都是自動定期噴淋,這種技術其實非常簡單,長期成本核算比僱人僱車洒水節約的多,還不占用交通資源。




洒水車占用交通道路不說,表面噴洒蒸發浪費多,僱人僱車成本高。




城市道路的通行是否暢通,取決於各種細微又複雜的因素,而城市管理的水平與智慧,也正體現在這些細節之中。我們現在的交通管理方式,一定有它形成的歷史、地域等原因,但是國外現成的成功經驗,也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因為道路暢通,是我們每個人都願意看到的。


作者:王青山

影視從業者

版式設計:霹靂

請關注貞觀新浪微博:@貞觀club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TeU2DGwBmyVoG_1ZXcI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