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我見過最好的戶型

2019-06-03   大鬍子說房

一直以來,萬科的戶型都是行業的標杆,我們很難看到恆大,碧桂園這樣的企業在戶型方面讓人眼前一亮,除了因為全國統一集采,高周轉等等商業因素,開發商的側重點也大多不太一樣。


比如恆大更多側重配套會所,碧桂園更多側重平衡,而龍湖更側重景觀等等等等。

早在去年,我們有寫過一篇,萬科戶型創新的文章叫《萬科,憑什麼?》


看過的朋友應該都還有印象,萬科的十字單體樓,通過十字架結構把每戶都做成了三面朝外,東西或南北對流。

橫廳兼過道的設計,讓整個房子的利用率極高,在當下房價高企的時代,不僅僅幫購房者省了不少真金白銀,也讓小面積的客戶也能享受通透對流。

戶型如圖:



年後,我們又去看了一家深圳萬科的79平小三房,在沒有搭板偷面積的情況下,做到了79平小三房,還把衛生間搞成了「真·乾濕分離」,而且也沒讓人覺得局促不安,設計也非常讓人意外。

如下圖:



但無論是之前的十字單體,後來的79平小三房,亮點都只在於得房率和布置合理。但改造的幅度或說改造可能性很小,甚至是幾乎沒有什麼改造的可能性。

而當下最火的戶型概念是什麼?

估計經常看房子的朋友應該能想到,那就是——全生命周期戶型概念

何謂全生命周期戶型?

全生命周期戶型概念源於日本,其本質在於通過空間的變化、功能的轉化,使戶型可以隨著家庭在不同階段的需求變更而「進化」。

在大約2017年,國內也大量出現全生命周期戶型這個概念,最初的全生命周期戶型大多屬於豪宅戶型,比如150平以上,甚至200、300平的平層戶型。



比如圖中這個200多平的大戶型,正中間的第二客廳被稱之為家庭廳,可根據家庭成員的變化隨時調整區域的功能。

可以做成房間,也可以做成兒童的遊樂區,也可以在隨著時間變化變成學習區、書房,或者是瑜伽、健身之類的功能區。

但200多平的戶型,房價高企的當下,99%的家庭是無力購買的,無論是一線二線還是三線城市。

同時,在我看來,這樣的設計仍然不能算是真正的全生命周期戶型,充其量可以說,這個戶型的有一個區域,可以做到全生命周期的改造。

那何為真正的全生命周期戶型?

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來看,一套房子,我可以自由的把房間改大改小,自由的想要幾個房間就設置幾個房間。想做套房做套房,想做獨立空間做獨立空間。

這樣的設計才是真正的全生命周期戶型。

自己親自裝修過房子的人,甚至是買過房的朋友都知道,房子是要有承重牆的,承重牆是嚴禁改動的,所以正常的房子根本不具備全屋房價改造的可能性。



比如這樣的「假冒全生命周期戶型」,承重牆赫然印在圖中。

通過把房間的名稱從「王子房」和「公主房」改名成為「書房」和「多功能廳」,格局沒有任何變化,就自稱是「全生命周期戶型」,實數業界笑話。

我想很多人也跟我一樣,習慣性思維認為承重牆是難以避免的,想任意改造的全生命周期是戶型是不存在的,即便是商業性質沒有承重牆的商鋪或者公寓,也逃不掉粗大承重柱的割裂,更不用說是普通住宅。

直到我看到了這個戶型才發現,我們一直心心念念的戶型其實是存在的。

最關鍵是,他竟然不是來自於萬科,而是來自於中海的一個接近清盤的項目。

我們來看這兩個戶型:



一個面積是85平,一個是105平,都是三房。區別僅僅在於一個衛生間和兩個衛生間,其他格局大體是一樣,只是每個房間的面積105平的稍微大一點點。

從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所有的承重牆除了衛生間外,其餘全部在外圍,因為衛生間牽扯上下水的問題,基本不會改動,所以承重牆放在衛生間是最好的選擇。

這樣的設計意味著,廚房可以改小擴大餐廳的面積,也可以改大做出中西雙廚房+吧檯。如果對美食對餐廳有高要求,在做雙廚房+吧檯的同時還可以把次臥客廳之間的牆打掉改成橫廳,做一個超大的餐客廳一體設計。

這個想法和開發商在戶型圖中的其中一個改造方案不謀而合,見下圖:



除了廚房有多種改造方案,次臥的改造方案更多更有可操作性,比如說上圖中第二個方案的次臥改套書房,也可以把次臥改成兒童遊樂的多功能區,或者專業的茶台或者書法寫作之類的區域,可改造方案非常多。



如果不想讓書房浪費南面的採光,還可以把北向的次臥改為書房主臥以及主衛聯通,組成一個大的套房,把原本的次臥保留給父母或者孩子居住。

另外,因為主臥次臥之間沒有承重牆,而且次臥跟客廳之間也沒有承重牆,所以如果未來十年後,房價已經高不可攀,換房難度很大,又需要多一間房給二孩,也可以把南向的三間平均成四間房給兩個孩子用。改造成本遠遠低於換房的成本。而這樣的改造,在傳統的戶型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隨著時間,隨著年齡和愛好的變化,隨著孩子呱呱墜地,長大成人,婚喪嫁娶的人間百態,讓自己的房子可以適應人的需求,這才是全生命周期該有的樣子。

而不是像前邊那些假的全生命周期,換個名字或把其中一個房間換個功能,就自稱全生命周期。

讀到這裡,按照正常的套路應該就是樓盤的推廣了。

但你猜錯了,我們並沒有收開發商的廣告費,做為一個房地產人,我們由衷的讚美和欽佩這樣的產品創新,它是一個行業頭部開發商應該有的態度,而不是只會複製粘貼搞全國統一的戶型和社區。

另外,我們也希望各位看到的讀者,能把這樣的戶型分享給自己身邊的人,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好的產品,當所有人都認知了好的東西,學會了挑剔,都去選擇了好的產品。差的產品差的設計,慢慢才會被這個社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