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過是一場旅行,你偶遇我,我相逢你,走過的路,或深或淺,都是經歷。路過的風景,或濃或淡,都是人生。心懷一抹暖陽,記住每一次邂逅的欣喜,每一程相伴的感動,記住生命中那些愛與被愛的溫暖,如此,亦是無悔的流年!
一, 海口 騎樓老街
我認為, 海口 人文景觀排在第一位的就是 海口 騎樓老街。
騎樓老街,是 海口 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始建於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獲得 中國 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稱號。老街總長4.4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層高的騎樓建築六百多棟。現有的騎樓,大多是上個世紀初,一批南洋歸來的華僑,借鑑當時南洋建築風格所建,不少地方都布滿了優雅細緻的雕塑和洋派的裝飾,很有些巴 洛克 建築風格的韻味,有些還保留著早年的商號,以及憑欄、門窗等處的精美雕花等紋飾。
在東南沿海地區,這種在商業街建築中,樓下統一建有走道的不少,但 海口 騎樓老街的特點有二點,一是建築的西洋風格最為明顯、突出;二是老街的整體規模最大(比 北海 大),似乎縱橫延伸,連綿不斷。
當天,陰雲密布,時而就有雨水落下,拍攝效果不太好。
第一圖,是老街的入口處,即「水巷口」,這棟拐角處的大樓,就將騎樓下面的走道的作用清晰地展示出來——遮風擋雨,人們可在走道內無憂地穿行。
第二圖,是老街的一個延展的長景照片,街道不平直,前面向左轉彎,但騎樓走道始終貫通無阻。
看著看著,我們就仿佛回到了那個歷史年代………………。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這棟樓現在是「 海口 南洋騎樓老街風貌展示館」。
第一圖,是 海口 中央銀行大樓,,「地位」顯赫,建築並不複雜,有修復痕跡,玻璃顏色不一。
第二圖,是交通銀行大樓,「交通銀行」四字為陰刻,字體剛勁流暢,這在整個老街的「字號」中,是獨一無二的,應是未經修繕的老東西,使人心生敬意!
地三圖,是一五層的「高樓」,在老街中很顯眼,特別要注意的是,其中間處,下為長方,頂部三角形的外部裝飾的結構、花卉,與二、三層兩邊窗戶上的半圓形裝飾的搭配組合,既有差異,又很和諧,雖描金有些脫落,但視覺效果很好。
這幾圖,說明了當時金融業在 海口 騎樓老街的地位,也說明了當時 海口 騎樓老街在整個 海口 、乃至整個 海南 工商業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圖,是幾棟聯排建築的組合照片,其中的三棟建築是我要做重點說明的。
第二圖,是這組建築中最為漂亮的一棟,字號是隸書的「永誠行」,好像是一家商貿公司。
中間的兩個「異形」的 羅馬 柱層次多,式樣繁複,帶多個雕花、雕飾,圓柱帶棱打窪,凹進處為黃色,中央那個窗上面的帶角的「拱形」,比旁邊窗的「拱形」要凸出來,並與樓上的陽台有一個承接點,最搶眼的就是三樓那個陽台了。
這個陽台好像是一個「八方形」的一邊,紋飾華麗規整,與上下左右的搭配恰到好處,整個設計巧妙,西洋和 東南亞 風格明顯,讓人眼前一亮!
第三圖,是第二圖旁邊的那棟樓,其造型、風格與第二圖極為相似,它的突出之處還有兩個,一是二、三樓之間的雕花紋飾,二是樓頂處牆頭,幾個好似漏窗的裝飾,是一整套組合,方圓相間,漏窗帶花,很「洋氣」!也含有一些中式元素。
第四圖,看點依然在內凹式陽台上的牆頭,兩邊是帶有弧度的、向中間上方傾斜的的護欄,中間有一個類似葫蘆(福祿)形狀的高點,葫蘆下面那個大圓內竟然是一個簡約的「團壽」紋飾,中式元素太明顯了!
在整個老街中,這一排最有意思!審視得越細,越覺得有品味……………………!
第一圖,也是老街建築的一個亮點。咱們細看一下:
遠遠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個帶有伊斯蘭、 東南亞 風格的尖形黃色拱窗,吸引很多人駐足觀賞,再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兩邊的雅致的梅花圖案的磚雕紋飾。
正中字號為「善利隆」,至於這個「善」字表達的是善於,還是和善,還是兼而有之,那就是個人理解了。右邊是「銀屏」,左邊是「香案」。
然而,最讓人稱奇的是,頂部制高點上,竟然是一個大的圓雕蝙蝠,寓意「福到眼前」,「福星高照」,這可是真正的 中國 傳統文化的內容啊!
這棟樓也是很有看頭的!
後三圖的看點都在牆頭上,除了看各類不同的雕花紋飾外,就要看不同的漏窗了,這幾里,我們可以看到圓形、八方形、四圓拼接形的漏窗,以及與它們搭配的不同的邊飾,整體造型的藝術性很強!
總之,我多次去過 海口 騎樓老街,總是覺得每次都會有一些新的發現,有一些新的感悟!
這一切,都在於觀察,都在於思考!
二,鐘樓
海口 鐘樓,是 海口 八景之一,歷史悠久,北鄰南渡江(南渡江是 海口 市的母親河,南北向)的北入海口 支流的海甸河,當時,是為了適應對外通商而建的,成為 海口 市標誌性的歷史建築物。
這就是 海口 鐘樓的全景圖。鐘樓與騎樓老街相鄰,照片後面就是海甸河。
這三幅圖就是海甸河的景致。第一圖,照片中取了一艘船,是想說明,海甸河水一邊深,一邊淺,深的地方可以行船。深淺兩邊河水的顏色就不相同,航道河水的顏色更藍一些。
後兩圖的水面上都有白色的水鳥在棲息,在飛翔。
這三圖拍攝的時間與騎樓老街不同,光線還不錯。
我們出發去丁村萬人海鮮廣場吃海鮮。海口丁村萬人海鮮廣場位於海口市龍昆南路延長線,項目按4A級景區標準規劃建設,總占地面積160畝,總投資1.3億元。廣場設有海鮮平價超市、遊客自助用餐區、集散廣場、生態停車場、海洋文化展示館以及兒童遊樂場等配套設施,其中共有海鮮加工檔位88家、小吃檔位40家、海鮮零售檔位150家。
小鬍子也是大型丁村萬人海鮮廣場裡的一家海鮮加工店,美團點評上也有團購,這樣比較放心,不怕被宰啦!去這種自助式的海鮮廣場,到處都是拉客的~~這邊的加工店都是排檔模式的,跟我老家也很像呀~~海鮮一條街!可以自己買海鮮然後去店裡加工,店家會收取加工費,整個廣場統一呀!
店裡的環境很乾凈,廚房開放式的,邊上有兩個洗手池,洗潔精就在邊上也方便取用。
醬料比較有特色,微微的辣帶著鮮甜,不過吃海鮮,我是蘸些醋加醬油就OK啦啦啦~~
老闆特別熱情,親自帶我們去買海鮮,看下有多新鮮,活蹦亂跳的。沖這個態度就要給5星呀!!!晚上去的,很多單品都沒有了,說換成其他的,也沒有很介意。
再看做好的海鮮更誘人!
好美味,真是吃到扶牆了,丁村萬人海鮮廣場的環境真不錯。贊一個!
三,萬綠園
萬綠園總面積1070畝,是獨具熱帶海濱特色和生態風景園林特色的景觀。
萬綠園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其鬱鬱蔥蔥的闊大的草坪,站在草坪前,心情會豁然開朗。草坪上或緊湊或鬆散、布局巧妙地鑲嵌著各種熱帶和亞熱帶觀賞植物,滿園「蕩漾」著綠色,所以,「萬綠」——就是其最突出的特點,再加上藍天白雲的映襯,就構成一幅靚麗的園林風景畫面。
萬綠園,是我的 海口 朋友們讚不絕口的「最好」的園子。
萬綠園裡,還有一個民間的「大榕樹樂團」經常在這裡表演節目,西樂、 民樂 、歌舞,水平還不低,我以前經常坐在這裡看節目。
我們這次去萬綠園時,天氣不太好,照片效果一般。
這就是美麗的萬綠園,照片突出的,就是那好似闊大無邊的「嫩」綠色的草坪,試想一下,站在它的面前,能不心情舒暢嗎!
第一圖,就是在平整的綠地上「孤獨」地矗立著的一棵大榕樹。二、三圖是綠地上的各種植物的組合,但主題還是綠草坪,還是感覺到了它的「無邊無際」!
第一圖,是對面不知名的植物組群,下面有一圈紅色花朵的鑲邊,左邊有一組修剪渾圓的灌木「球」點綴,但在這幅照片中,最不可或缺的還是下面的綠地。
第二、三圖,是綠地上不同品種的樹群與綠地的組合。尤其是第三圖還有一個看點,就是綠地上有五隻鳥,顏色也不一樣。
這兩圖,我們再一次看到了萬綠園的設計者、養護者的精心、用心和責任心。
比如 ,第一圖左側中間半圓的冠狀樹,第二圖走道的彎道右側,一排齊齊整整的半圓冠狀樹,都是修剪而成的,它們展示的則是設計者和維護者所傾注的「情感」啊!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這個走道的彎道是個直角,在視覺上有些「愣」,如果是一個柔和的圓角,就更理想了。
第一圖,是草坪中的一簇細枝且茂盛的綠竹,使得萬綠園中「園有竹」,否則就是個遺憾了。我從第一次來時,就喜歡這裡的竹。
在圖中,我特別喜歡的是,右邊那個白色圓圈中的圓形觀賞石,石上還有刻字。正是在嫩綠草坪上的這個白圈和圓石,使這個畫面更加豐富多彩,更加靈活生動!好極了!!!
我怕踩壞了那可愛的草坪,沒有走進去拍特寫。
第二圖,草坪上有椰樹,有棕櫚,那黃白色的植物最吸引人,但不知道是什麼植物。
第三圖,是萬綠之中的一枝紅花,極為醒目,構圖也很不錯,拍照留念。
最後兩圖,是萬綠園出口處,紅花比較集中的地方,相對來說,這在園內還是比較稀罕的。
萬綠園,南臨濱海大道,北接瓊州海峽,我取了在園中海邊拍攝的兩幅照片,以說明萬綠園的位置和其闊大的面積。
第二圖中的彎道有些韻味,它本身就是一景,我也非常喜歡拍攝曲徑,尤其是像這個彎道的海邊護欄,木欄整齊美觀,彎曲弧度優雅,與大海組合在一起,是一很好的構圖,但遺憾的是,缺少了藍天的映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