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人的三亞旅行,海與夢的舞蹈

2019-07-26     旅遊集合號

走過的路長了,遇見的人多了,經歷的事雜了。不經意間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頭腦的睿智與清醒。人生最奢侈的擁有是一顆不老的童心,一個生生不息的信念,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永遠牽手的愛人。一個自由的心態,一份喜歡的工作,一份安穩的睡眠,一份享受生活的美好心情。

落日晚霞海天闊

這地方好像是叫做三亞灣,僅次於亞龍灣吧,不過可能是水文環境不適合游泳又或者是景色相對單調只有海灘沒有山啊石啊之類的花樣,所以不是旅遊團的重點景區(這個三亞灣海灘上一直走到東頭好像還有什麼椰夢長廊、海月廣場比較有名,但我根本沒有時間去,只能期待下次了)

好了,第二天我們就到蜈支洲島,為什麼叫這個怪名字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從什麼黎族苗族的語言翻譯過來的吧(蜈支據說是一種海洋生物),這個島當然是重點景區,但我也是去了之後才知道的,跟團游嘛事先要去到哪裡都是不知道的也懶得管。

就是從這個碼頭坐船,這船坐著可是會有點暈的哦,最好帶點暈車藥

就是這個小島,這些用浮標分隔出來的游泳區看上去就像是海鮮養殖區,實在是太好笑了。話說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國內的海濱開始這樣搞的,雖說是為了安全吧但看上去也太可笑了,二十年前我在北戴河時都沒有看見是這樣的

陽光,沙灘,海浪,美女

好了然後我們繼續說天涯海角,有趣的是,導遊陪我們進了門走到下面海邊,就再也不肯陪我們往右走到那個天涯石海角石那邊去了,據說是因為不吉利,說是在當地的說法是要走到天涯海角去就是人生走到盡頭的意思,哈哈。

就是這種有很多石頭的海灘

著名的天涯石

南天一柱(照片傳不上來,反正就是一塊大石頭)

這裡人很多的,但是我一直不停地走啊走,一直走到沒有人的地方,我感覺這裡才是真正的天涯吧

憑欄觀海處

海南的各色美食很多,最讓我欲罷不能的,還是在海口吃的那頓海鮮。

海鮮是海南當地的特產了,來了海口不吃一頓海鮮,真的有點說不過去了。向當地人打聽到了海口最大的海鮮廣場——丁村萬人海鮮廣場。

丁村萬人廣場正式營業後成為海口餐飲業的「城市名片」,將為廣大遊客、市民提供環境優美、規模宏大、配套齊全的海鮮餐飲場所,提供物美價廉、品種齊備、服務優良、沒有欺客宰客現象的海鮮餐飲服務。

幾種海鮮的選購辦法。1、若要選購冰鮮魚時,可通過以下方式區分。首要,可看魚體的外表是不是亮光、完好,假如過於亮光也許會有問題。2、用手觸摸魚體,感受一下魚體是不是有彈性。3、再看魚鰓是不是鮮紅,魚肚是不是有決裂,魚鱗是不是很簡單就剝落4、最終,聞魚的氣味,是不是有一種新鮮的感受,通常魚腥味較重或有異味的海產品,新鮮度通常不高。

在海口的丁村萬人海鮮廣場可以吃海鮮的地方很多,對環境要求高的遊客可以選擇在高檔的酒店,靜靜的品嘗美食,但要是想感受當地熱鬧的氛圍,還是丁村萬人海鮮廣場,在夜幕降臨的時候,桌子整齊的擺開,大家在熱鬧的氛圍下吃的是海鮮,品的是海口獨有的人文氣息。我帶大家到位於香水灣3號的四川小鬍子海鮮加工店,小鬍子家是一家十幾年的老店,客人非常多,做出來的海鮮也是色香味俱全。

第三天就到檳榔谷和呀諾達,這兩個地方沒給我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說實話那就是一些小山,山上有些樹林而已,這麼說可能有點得罪這兩個景區的管理方畢竟影響人家生意,但我們到三亞來就是來玩海的,那些山丘啊樹林啊什麼的我們在內陸不是已經司空見慣了嗎?何況還只是一些海拔幾百米的小山而已。

題外話,我發現海南這裡的這些小山幾乎都叫「什麼什麼嶺」(只有五指山那個比較大的山才叫山),而且似乎整個粵語區都多是稱「嶺」,可能是粵語區特色吧。

這個檳榔谷和呀諾達,其實就是兩個民俗公園外加點原始森林,可惜大多數照片我都刪了,不過寥寥幾張剩下的也足以概括,檳榔谷就是個黎族苗族風情區,有一些苗族山寨(似乎是仿古建築)和黎族原始民居(這個倒像是真的)還有檳榔樹之類的,這個黎族原始民居雖然有特色,但對我來說也不算太新鮮,因為在南方特別是西南一帶那些深山裡這些類似的木頭房子也不少,倒是那個黎族文身圖案有點意思(不過應該還算不上是文字符號)

苗家山寨

這個不是檳榔樹,不過後面那些是

很多的檳榔樹,《采檳榔》這歌唱的就是這類情景吧,可惜沒有給我們匹配一個黎族姑娘配合我們遊客角色扮演一下。

說到黎族姑娘,這景區里那些講解員服務員售貨員,都穿著黎族服裝,但說話似乎都帶著一點東北口音,我在紀念品商店的時候就問她們「你們真的是黎族人嗎?」她們答道「當然是啊!」然後我又問「怎麼你們說話都帶著東北口音呢?」她們就笑而不語了。

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的,海南,特別是三亞,幾乎都是被東北人給承包了的,跟在別的景區一樣不僅總是東北遊客最多,而且三亞這裡更是東北經商者的天下,這個檳榔谷和呀諾達,很可能也是東北人經營的吧。越是寒冷地帶的人越喜歡來南方暖熱之地哈。

這裡也免不了會誘導你購物的。

然後就是這個呀諾達,可惜大多數照片我都刪了,看看吧,這個就是原始雨林

這山上還有一些纜車啊索道啊之類的,有些遊客可能覺得驚險刺激,但這跟我在那些兩三千米山上坐過的比不是小菜一碟嗎?

還是可以看看的,有些遊客可能就喜歡這種小山小水,不過我到三亞來是來玩海的,下次再來就肯定不會再去這裡了。

可能是他們的一種企業文化吧,在這個呀諾達景區里和大門口,總有一些穿著黎族苗族服裝的服務員,一見到有遊客經過,就搖著手中的小玩具齊聲喊「呀諾達!」然後我們這些遊客也傻笑著回喊道「呀諾達!」哈哈

然後晚上又去看了文藝表演,首先是露天裡的黎苗風情歌舞表演,這個倒是不錯值得看看,然後就是那個三亞千古情文藝表演,跟電視里的各種晚會也差不多,都是那些退休大媽大叔喜歡看這個

天女散花

第四天就開始購物之旅,去了一個叫做玫瑰谷的地方,那其實就是一個花卉種植園,也美其名曰算是一個旅遊景點,但實際上就是旅遊公司安排去購物的地方(而且居然還要收門票和觀光車費太坑了)賣的是什麼玫瑰花精油之類的。

看簡介那地方似乎也是東北人開辦的,甚至國家領導人都來視察過,看來是很有來頭的。

趣事:在這裡參觀時,有一個做講解的似乎帶點東北口音的小女生,說的一段話聽得我目瞪口呆,她是這樣說的,首先是簡介了一下她們公司的產品,好像是說到要想打開銷路就要把自己企業的產品包裝成洋品牌之類的(大意吧),然後她就說:「中國人都是崇洋媚外的」(聽到這裡我以為她要開始批判),然後她接著說:「你們看我的手機,是蘋果手機;你們看我身上這件衣服,是專門到日本去買的」!

這段話真的聽得我目瞪口呆,我都不知道她到底是太過於幽默了還是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所以根本不知道「崇洋媚外」是貶義詞?

我倒不是對東北人有意見,實際上我也認識好幾個東北的哥們,但是實話實說東北這地方的人有很多都是油嘴滑舌的,總喜歡瘋言瘋語,有的時候我都猜不透他們到底是太過於幽默了還是在裝傻?呵呵

玫瑰谷的照片嘛當然早就沒有了,反正就是一片花田,我以後也不可能再去了。

然後購物之旅接近中午了導遊才帶著我們到那著名的亞龍灣站在那海灘上看了二十分鐘就完事離開了,這就算是來亞龍灣「旅遊」過了,哈哈。只好以後到這海水裡來泡上幾天才能彌補了

陽光,沙灘,海浪,美女

有點奇怪,旅遊宣傳片和網上各種遊記里,三亞海灘總是各種比基尼美女,但是我在三亞幾乎沒看到。是來的時間不對?還是去的地點不對?

海邊很多不知名小島

一直走到遠處盡頭髮現被鐵絲網阻斷了,難道再過去就是傳說中的私家海灘?

然後下午就去鹿回頭公園,這就是個兩百多米的小山,不過位置很好可以俯瞰東西兩面三亞市全景。就是一個城市小公園居然還要收門票,應該本地人是免費的。

山外有汪洋

三亞灣

山寨帆船酒店

鹿回頭

美麗的黎族姑娘(有點像我一個表妹,正巧,她好像是壯族)

古代宅男的幻想

第五天又是購物之旅,這次去的地方叫什麼名字我已經記不起來了,照片上有時間信息但地址只能靠猜。不過三亞即使是購物參觀的地方,也修建得很富麗堂皇宏偉壯觀,從這點來說三亞的旅遊業界還是很敬業的,當然了我是肯定不會再到你們那裡來購物的了。

後面那個叫做金錢樹大廈

順便說一下在三亞吃海鮮吃小吃的問題,有次我看到電視上說在三亞真正吃海鮮的地方,是那些本地人去的老城區的小街里,說了一串名字:群眾街、解放路、建設街、勝利路、新民街、團結街...你們聽聽這些名字,總之就是這種地名土得掉渣的地方就對了,名字很洋氣的那種地方就最好別去。

下午終於去了大小洞天,這地方在南山,但真正的所謂南山文化旅遊區是那個108米的海上觀音像,那邊根本沒有去,我也是幾年後的今天才意識到。不過大小洞天也是一個5A,風景也還不錯,這裡海邊很多嶙峋怪石,是拍婚紗照的聖地。

遊覽了大小洞天最後終於開恩把我們拉到大東海撲騰了兩個小時(反正大東海不收費)。話說這個路線安排真是有點混亂,這麼突然又從最東頭開車到西頭,不怕費油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M7ILWwB8g2yegNDcn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