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喬布斯造的第一台「果嶺風」風扇!10年來常被模仿,卻無人超越...

2021-05-19   最黑科技

原標題:東方喬布斯造的第一台「果嶺風」風扇!10年來常被模仿,卻無人超越...

「對於風扇產品來說,(它)十年內已經沒有改進的必要了」

如果說有一款 10年沒有過升級換代過的風扇, 價格還定為普通風扇的10倍,還年年賣到脫銷,你一定會感到非常奇怪。

但在日本就有這麼一台電風扇,他從誕生之日起在 日本高端風扇中的市場占有率便迅速攀升至第一

這個風扇不僅將設計師瀕臨破產的公司起死回生,還先後斬獲 德國紅點設計獎、德國 iF 設計獎、日本GOOD DESIGN獎...

而創造出這颱風扇的人,就是日本科技創新家電品牌巴慕達的創始人,一個 搖滾歌手出身的「野路子」設計師,被譽為東方喬布斯的男人——寺尾玄。

2007年,第一代iPhone面世驚艷了眾人。

自此之後 蘋果幾乎每一年都要疊代更新出更多功能來保證自己在用戶心目中的地位。

而經寺尾玄之手產出的商品神奇之處在於: 第一代,即最終版。

在顛覆整個行業後,巴慕達 無需改動升級,卻依舊能保持10年以上的「領頭羊」位置。

比如那台特殊的風扇,被寺尾玄命名為 GreenFan,意為能吹出大自然的風感的風扇,並放話說:

這是「一台10年內都不可能被超越、不需要升級的風扇」。

事實也正如他所預言, 十幾年過去了,市面上依舊能看到非常多相似的風扇,它們的產品關鍵詞上都寫著 「果嶺風」

——這正是GreenFan風扇的中文大名。

為什麼都在模仿果嶺風?

ta顛覆停滯多年的風扇行業

果嶺風這個概念,在十年前可以說根本不存在。

巴慕達自從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就為每款產品都取了中文名稱,「果嶺風」的名稱則是巴慕達大中華區CEO於艾靈先生在一次和朋友打高爾夫時,突然靈光一現聯想到的。

「果嶺風」就這樣而得名,還註冊了 商標使用權。

卻不曾想,果嶺風三個字,在短短几年後迅速地變成了 「友商們」的財富密碼,一直用到了現在

你叫果嶺風扇,我就叫 果嶺循環扇。你叫GreenFan,我就叫BlueFan。更有甚者,就連風扇外觀也做到了像素級的相似。

為啥巴慕達果嶺風扇這麼受「友商」喜愛?

因為這風扇,從 技術、體驗,到外觀,都太牛了

專利雙層扇葉

消除風的「撞擊感」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驗:

室內打開風扇吹不到半小時,眼睛、頭就會開始酸疼,然而在 陽台吹一下午風卻會......舒服得沉沉睡去。

電器製造出來的「工業風」仿佛天生就具有某種攻擊性。

這個原理其實很好解釋。

傳統風扇的扇葉只管向前直直地打出空氣。人體接收到的是一股 強勁的、旋渦式的硬風,就像被好幾個人在輪流抽耳光。

而巴慕達果嶺風扇則採用了寺尾玄的靈感,用 雙層扇葉產生兩種不同流速的氣體相互糾纏。

就像凸透鏡一樣,把風先集合,再完全放大。

其產生的風就是一股 「巨大面積的平行移動氣體」,風量既散又多,柔和、沒有撞擊感了。

巴慕達果嶺風扇增加了風的擴散面積,讓輸出的空氣既像吹落櫻花的晨風,又像擦過樹葉間隙的清風。

放台在角落,即使是 封閉的屋內也馬上能湧起一股 涼爽的、自然的微風。

以工業之力模擬自然之風,牛。

改良扇葉+改良電機

消除噪音,近乎靜音的風扇

夏天嗡嗡作響的風扇不僅影響睡眠,還讓人聽著煩躁。

寺尾玄為GreenFan果嶺風扇量身定製的第2項改革,就是解決電機和扇葉發出的噪音。

電機方面巴慕達採用 無刷直流電機,它體積小、重量輕,效率高 (巴慕達也是全球較早就開始使用直流無刷電機的風扇品牌)

不僅避免了嗡嗡的電流聲,傳統風扇「大頭娃娃」的造型也一併被改進。

扇葉產生的「呼呼」噪音怎麼辦呢?那就把風經過的阻力降到最小!

巴慕達果嶺風扇內外 每一片扇葉的側面以及防護網的網眼都採用「翼斷面」的設計。

這個方案則來自於 NASA官方提供的空氣阻力數據。

就像潛水艇水下的那一部分流線型船體,能夠極大減少風對扇葉的摩擦碰撞。

巴慕達果嶺風扇部分設計草圖

現在也出了好多靜音風扇,但還真沒有誰能做到13分貝的程度 (而某森無葉風扇只說最大分貝64,最低就不敢說了)

官方說是蝴蝶煽動翅膀的聲音,實際體驗起來非常的安靜。

助眠小能手,牛。

顏值滿分的實力派

極簡、精緻

超大號的底座和腦袋,粗壯的支柱,繁多的按鍵...

風扇從20世紀發明出來到21世紀,就一直是這種「傻大個」的造型。

然而巴慕達果嶺風扇——

兩個圈,一根直線就化解了這種外形困局。線條簡練明了,看著十分舒爽。

機械結構則全部收納到電機蓋中, 沒有外露的電線,沒有超大的腦殼,賞心悅目。

按鍵只有4個,保留zui關鍵的開機、轉向、風速、定時功能,並全部放置在風扇背後, 孕婦操作的時候都不用彎腰。

機體非常輕盈好挪動,還可以搭配電池無線使用,不受插座限制。

再加上遠程遙控器,想怎麼吹就怎麼吹,使用非常方便。

色調則是經過千挑萬選的「青白色」,據說能給人平靜的心理暗示。

咱也不懂,擺在家裡看著就是舒服。

想像一下別人一夏天都在被電風扇嗡嗡抽耳光子,你卻可以 坐在室內享受陣陣從山裡刮來的清風。安靜、柔和、還方便操作、賞心悅目。

十個消費者里九個人都安耐不住自己的錢包。

這也就不難理解「友商們」為啥要絞盡腦汁去copy巴慕達果嶺風扇了。

果嶺風是什麼?

人類挑戰自然的產物

市面上打著果嶺風旗號的風扇這麼多,卻絲毫沒有動搖「正主」的地位,這就像巴慕達創始人寺尾玄的話 :創新精神,是抄不來的。

寺尾玄在業界被稱為具有喬布斯精神的傳奇設計師。在他手上幾經波折, 誕生果嶺風的過程,也可以稱為教科書級別的「傳奇」。

忘不了孩時的和風

在寺尾玄青年的時候,空調就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但這種吹冷風的機器不僅會把人局限在房間裡,吹久了還會引起幼童、體弱者的感冒不適。

而傳統風扇的風又比較硬,久吹身體還是會不舒服。

於是他忍不住回憶起 小時候和小夥伴們在山間玩耍的時候,迎面拂過的風也十分涼爽卻不會引發頭疼。

要是能讓風扇吹出這樣的風就好了,寺尾玄這樣想。

怎麼漂亮地消除風中的旋渦?

要做出自然風,就要知道風扇的局限在哪兒。

寺尾玄給風扇綁上一根紙條,只見「體操隊員手裡的彩帶一樣」,螺旋狀的風吹著怎麼會舒服呢?

有一天,他去學習風扇的工廠工作時,偶然發現那邊的工人習慣把風扇對著牆壁吹,並得意的說,這樣 打散後出來的風更柔和「不傷人」(其實原理有帶點類似現在的無葉風扇,即產生風的風扇並不直接吹到人身上)

激動的寺尾玄馬上著手開始研製,先是想隨風扇附贈一個紙板,後來又想把板子和風扇結合起來。

部分風扇設計草圖

但做出的風扇不僅造型怪異像一個大大的雷達,而且風力風速也不理想,只能放棄。

創造兩種速度的風

雖然第一個想法破產了,但寺尾玄心裡依然糾結著心中的和風計劃。

有一天晚上,寺尾玄和家人坐在一起看小朋友把腳綁在一起奔跑的電視節目, 跑得快的小朋友被跑的慢的拉扯住,一隊人就搖搖晃晃一起摔倒了。

妻子和孩子笑的前仰後合,他卻呆住了:

如果能 創造兩種速度的風,他們會不會因為相互牽絆而減弱衝擊力?

巴慕達果嶺風風扇部分設計草圖

想到就立刻著手開始做,兩種速度的風就要求風扇 同時具有兩組葉輪並行運動

於是經過不斷的改進調試... 世界上第一台雙層形態的扇葉誕生了。

寺尾玄試著把這樣的扇葉放在電機上...

吹出來的風吹5分鐘...10分鐘...1小時,都不會難受,整個人仿佛置身原野。

成功了!

2000副設計圖

雖然扇葉的形狀出來了,但內外葉片的數量、形狀、風扇的形態、外殼的材質統統都還待定。

凡事追求極致的寺尾玄便一點一點開始自己想辦法,甚至 跑去學習流體力學,拜師奧迪汽車設計師和田智大師。

別家風扇瞧不上?那就自己來, 從0做起,自己設計每一片扇葉,每一塊部件。

經過無數次的數據推算、打樣、測試,在巴慕達的工作室里,桌子、地上都可以看到散落著各種零件的設計圖。

最後到巴慕達果嶺風扇面世,助理去整理後才發現,從扇葉到電機、從外殼到底座、從按鍵到功能前前後後廢棄的設計草圖,早已達到了驚人的 2000餘副。

風質柔軟、送風廣、節能...

果嶺風引領新吹風體驗

這股「室內的山間風」GreenFan在發布後,很快受到了許多家庭的追捧。

在日本被評為 「最值得購買的電器產品」。

與GOOGLE、APPLE MUSIC、AIRBNB、MR PORTER都曾登上過《B》雜誌。

買回家的用戶, 晚上「甚至都不用開空調」,柔和的清風就能讓你涼爽到天亮。

巴慕達果嶺風扇寬廣的送風區域還能快速實現 整屋冷氣的循環,搭配空調使用,家裡都 不用買空氣循環扇了。

13分貝的超靜音體驗,小孩晚上也不會因為風扇吵得睡不著哭鬧。

低功耗, 一個月只要0.17元,被傳統風扇省錢20倍!

媽媽再也不用為了省電費晚上偷偷關風扇。

柔風、靜音、節能、循環空氣...把你所有的需求都一口氣滿足,這就是寺尾玄對用戶zui大的套路。

一直被抄襲,從未被超越

巴慕達:希望抄襲創新精神而不是產品

其實,不只是巴慕達果嶺風扇, 巴慕達家族的其他產品都難逃被「模仿」的命運。

早在2014年巴慕達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某米就曾緊接著推出了一款空氣凈化器。

結果被網友扒出這款凈化器與巴慕達早在2012年發布的 AirEngine空氣凈化器較為相似 (右為巴慕達空凈)

細看之下,外觀、扇葉、濾網,都幾乎相同。

寺尾玄後來對抄襲事件的回應,卻讓人吃驚。

本來不熟悉這個海外品牌的吃瓜群眾聽完後,也都紛紛站在了巴慕達這邊。

「創新是BALMUDA(巴慕達)的基因,我們歡迎有更多的創新者出現,給大家帶來更美好的世界,希望被模仿的是我們的創新精神,而不是產品。」

這話說得夠硬氣。

巴慕達從開創之初便是 以顛覆性的科技創新設計而揚名每款產品都足以顛覆以往的傳統產品,並將產品開發到極致。

顛覆了吹風體驗的雙扇葉果嶺風扇

顛覆了烘焙香氣的蒸汽烤箱

顛覆了室內加濕方式的殺菌凈化加濕器

顛覆了濾網結構的塔式循環氣流凈化器

每推出一款產品,巴慕達的用戶都會急哄哄的催:「下一款呢?下一款產品是什麼?」

在成立後的16年間,巴慕達國際大大小小知名設計獎更是拿到手軟。

6個德國紅點設計獎

9個德國 iF 設計獎(包含 2 個金獎)

17個日本GOOD DESIGN獎

1個日本KIDS DESIGN獎

你永遠可以模仿我,但你永遠追不上我創新的腳步,寺尾玄的意思大概就是這樣吧。

最後的最後,附上一個小實驗:

我們 找來一台標榜自己是果嶺風的風扇,想要看看他到底模仿到了第幾層,結果實在慘不忍睹。

花朵瘋狂震顫,說到底風還是「硬」:花瓣都感覺要抖掉了。

果嶺風的正主:巴慕達果嶺風扇吹出的風是這樣的, 花枝隨風搖曳,作「點頭狀」。

是一股就連蝴蝶也喜歡的柔風

像這樣柔和的風,才是真正的果嶺風!

「模擬果嶺風」的風扇,並不能吹出「果嶺風」...萬千個追逐巴慕達的企業,恐怕再過10年也還是造不出一台果嶺風。

而巴慕達的創新之風,已經正在吹向新的領域,吹向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