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Dribbble | 設計: Jennica Princess Mercado | 責任編輯: 柴君
來源:第十一診室(微信公眾號ID:consultingroom_11)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繫:business_6team@163.com
導言
自從上次提醒大家不要再給我發私處照片之後,的確比較少收到類似的照片了。
但是,某種程度上也提醒了大家「原來還能給六層樓發照片」,緊跟著,故事的尿性就發生了改變……大家開始發其它的照片了。
比如下面這張:
圖片來源:@六層樓先生微博
唉,在這個世界上啊,沒有人無緣無故就能瘦下來的……日漸消瘦的我,發誓從此以後再也不在中午吃飯的時候查看私信了。
不是,我就特別想問問各位:你們尿完之後都一定要回頭看看嗎?
來,一定要回頭看看的人,舉手!
再來,回頭看完還一定要拍照的人,舉手!
再再來,回頭看完拍照之後,還要分享給別人的,舉手!
……
不過,通過這件事情我也發現,大家其實對於尿液的情況還是挺關注的,尤其是習慣通過尿液來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態。但是,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泡尿……每個人不同狀態和不同疾病下的尿液都不太一樣,如果沒有基礎認知的話,很容易自己嚇唬自己。
為了讓大家對尿液顏色有個基礎認知,我斥巨資(48.1元)做了這次粗糙的實驗。
正式的實驗開始之前,咱們先來學習關於尿液的基礎知識:
尿液
尿液是血液流經腎臟時把身體不需要的水分、廢物等排出時產生的,通過輸尿管運輸到膀胱,儲存後排出體外的物質。主要成分是水,水占尿液總量的97%左右,還有3%的有形成分,比如:尿素、尿酸、無機鹽、色素等。
尿的顏色變化可以間接或直接反映出血液或泌尿系統的疾病,但是提前跟大家說好,這跟排毒沒什麼關係。
正常人一天排出尿液1000mL~2000mL,每次排出300mL~400mL,也就是說一天要尿差不多5~8次……如果你願意的話,每次都可以看看自己當前的狀態。如果你24小時之內尿了8次以上,並且夜尿超過2次,那就屬於「尿頻」的範疇。
說起尿液的氣味,其實分為新鮮和陳舊兩種。新鮮尿液的氣味並不是「馬蚤」的,但是放的時間久了,其中的細菌開始滋生、尿素進行分解、氨味逐漸濃郁……這個時候就開始出現醇厚的氣味了,不能多聞,容易上頭。
說實話,我不知道……但的確有人問過,之前有一篇文章說「氵朝吹=尿失禁」的時候,有人在後台質問我說他嘗過的,那些液體一定不是尿液,問我憑什麼要破壞人家心裡的美好。唉,這個咱們就不說了,還是看看站在人類頂端的貝爺怎麼說吧:
圖片來源:網絡
好了,了解了這些之後咱們再來聊聊尿液的顏色:
除了上面這些比較常見的顏色之外,老六還給大家補充一些比較不那麼常見的顏色:
白色混濁
不誇張地講,尿出來看著就像牛奶(或豆漿),這種「牛奶」本來應該是順著淋巴管進入血液循環的,但因為種種原因,逆流到泌尿系統的淋巴管中,導致淋巴管壓力增高、脹破或損壞,「牛奶」就流到尿里,出現了乳白色的乳糜尿。這種症狀主要見於絲蟲病,其他疾病像結核、腫瘤、胸腹部創傷或大手術也都可以引起。
正常人剛解出的小便是清徹透明的淡黃色,看不到什麼東西,放置的時間一久,特別是在天冷的時候,會出現白色混濁。這是因為溫度降低時有些鹽溶解度降低,尿里的溶質析出結晶。這和曬海水產鹽的道理差不多,只不過析出的晶體不是鹽,也不能貼補家用罷了。
尿道內含有大量膿細胞和細菌等炎性滲出物,使尿液渾濁,呈白色雲霧樣,加熱、加酸都不能使渾濁消失。這時候你一般可能會有尿痛、尿頻、尿急等不適,那就得嚴重懷疑是不是泌尿系感染了。
藍綠色
多見於服用美藍、靛胭脂及消炎痛等藥物後。但尿液中含有大量綠膿桿菌時也可導致尿液變為藍綠色,這個時候就得引起重視了,必須去醫院查清楚!
無色尿
這可能是糖尿病或尿崩症的信號,如果不是飲水太多的話,就得去醫院好好查一查了!
黑色
這種尿色不多見,一般可見於因先天性缺乏尿黑酸氧化酶所致的黑酸尿症、惡性瘧疾等,奎寧等藥物也能讓尿液呈黑色。別以為是自己肚裡墨水外溢,出現這種情況,一樣要去醫院仔細查一查。
去醫院檢查也別害怕,花不了多少錢,基本上做一個尿常規就能查出個八九不離十……不用擔心看不懂,除了醫生的專業講解外,你還可以看看下面這張圖,爭取做到知己知彼、暢快淋漓!
圖片來源:第十一診室
完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希望你們以後回頭看尿的時候可以更加心照不宣、有條不紊。
如果覺得老六真的幫到你了,希望你可以動動小手,分享 給身邊的人。
哦,對了,這些飲料沒有浪費,我都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