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劍鈞
相知是情感與情感的默契,相知是心靈與心靈的交融,兩個人分別來到世上,又走到了一起,可以用眼神交流,可以用神情溝通,讀懂對方,理解對方,患難與共,一道前行,這才稱得上「莫愁前路無知己」。
相知是一道人生最美妙的風景,那裡有最透明的藍天,有最純凈的湖水,有最溫馨的春風,兩個人用真情鋪一條人生的路,無論遇到什麼溝坎,都會手拉著手,從春一路走到秋。
魯迅有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年輕那會兒覺得,這話說得有點絕對,多少年過去了,我才開始明白,說得有道理,人活了一輩子,你能讀懂的人和能讀懂你的人,的確寥若晨星。
一個人得志的時候,鞍前馬後多「知己」,高堂滿座「相知」多,可一旦失勢,便「門前冷落鞍馬稀」了,這就猶如:一位酩酊大醉的酒客,酒醒時分,方知曉自己姓什麼。
相知並非刻意尋找就找得到,相知也是緣分,也許在你生命的某個時刻,就來到你的身邊,就像三國「桃園三結義」,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理想,才能走到一起,並升華為知己。
是相知,自無需掩飾心境;是相知,自儘管傾吐心語;是相知,自相伴於無形;是相知,自相視於無聲,如此說來:情投意合是人逢知己的機緣,志同道合是結為相知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