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7個關鍵詞,45件大事,29個"穩"字彰顯穩字當頭

2019-12-14   中國企業報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0日到12日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19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0年經濟工作。

會議強調,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徵更趨明顯,全球動盪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

明年六大重點工作給出方向: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同時,全文29個「穩」字更彰顯出堅持穩字當頭的政策思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副部長馮俏彬認為,「穩」字也體現在明年一系列具體工作安排中,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

關鍵詞一: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會議提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提質增效』涉及的『質』和『效』兩方面是相互協調、相互支撐的,『提質』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精準、發力點更加合理,『增效』指的是在發力點確定以後,有效配置資金,充分落實政策。」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認為,在「大力提質增效」的要求下,積極的財政政策應著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到位,注重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看來,下一階段,穩健貨幣政策的基調將延續下去,貨幣政策的前瞻性和靈活性將進一步增強,「應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優化信貸結構,確保資金流向製造業、民營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

關鍵詞二: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是明年的重點經濟工作之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預計到今年底,全國90%以上的貧困縣摘帽,95%左右貧困人口將脫貧,脫貧攻堅進入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

「明年,我們要確保目標不變、靶心不散,採取有效措施,鞏固脫貧成果。」李國祥認為,「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要求進一步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加大政策幫扶力度,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紮實推進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措施,增強貧困人口脫貧內生動力,「此外,還要加強考核評估,嚴把貧困人口退出關,真脫貧、脫真貧,讓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

關鍵詞三:改善民生兜住底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這次會議強調的『要發揮政府作用保基本』『要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令人印象深刻。」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認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發揮政府保基本、兜底線的作用,也要通過政府引導,撬動市場資源和社會力量,發揮市場供給的靈活性優勢,從而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所研究員張本波認為,對於義務教育、基本醫療、養老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政府要承擔責任,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而對於那些滿足人們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的非基本公共服務,可通過深化民生服務領域改革來支持社會力量增加有效供給。

對於就業、醫療、住房等領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同樣提出了不少具體舉措。

「今年我國在養老服務方面密集出台了許多政策措施。」中國老齡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說,未來既要完善政府保障基本養老服務的能力,也要通過放寬准入、改革公辦機構、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來激活養老消費市場,「相信這些舉措將帶動養老服務產業提質增效。」

關鍵詞四: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會議提出,我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康,具備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要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

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健全退出機制,穩步推進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引導保險公司回歸保障功能。

此外,會議要求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關鍵詞五:依靠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會議要求,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要支持戰略性產業發展,支持加大設備更新和技改投入,推進傳統製造業優化升級。

「目前,我國科技體制不完善、財稅機制不健全、營商環境待優化等問題制約著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付保宗說,下一步應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解決這些問題,讓創新引擎更加強勁。

「創新驅動,要求我們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王遠鴻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這將有助於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當今的國際市場,已由單個企業競爭轉向整個產業鏈和價值鏈的競爭,發展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形成共贏格局。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表示,「國有企業多處於產業鏈上游,國有大企業發揮產業價值鏈條的重要帶動作用,通過提供平台,整合資源,創新商業模式,促進了產業的快速發展;民營企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的競爭環境、市場需求和分工協作,通過兩者的相互補充發展,拓展了可持續增長的利潤空間。」

關鍵詞六:加快國資國企改革

會議要求,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要制定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提升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認為,這要求我們進一步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從改革進程要求看,根據2015年出台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2020年國企改革要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在此基礎之上,今後三年,國企改革再出發。

周麗莎表示,要落實好國有企業改革頂層設計,就要從探索公有制實現的多種形式、推進國有經濟的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完善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等多方面進行發力。

「要管好國有資本的布局投向,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入先進位造業、振興實體經濟,更好的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創新。」周麗莎說,要管好國有資本的布局調整,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有效推進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同時大力化解過剩產能,加快處置低效無效資產,通過兼并重組、關閉撤銷、掛牌轉讓、破產清算等方式儘快出清,使國有資本用於更需要的領域。

關鍵詞七: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對外開放要繼續往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方向走,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繼續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

「這三個『更』,要求我們在空間布局、市場准入、營商環境等多方面發力,繼續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說。

向更大範圍走,就是要優化對外開放的空間布局。為此,要大力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協同推進沿海、內陸、沿邊的對外開放,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向更寬領域走,就是要繼續放寬市場准入。要吸引高質量外商直接投資,將引資重點領域轉向現代農業、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價值鏈高端環節,並發揮好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

向更深層次走,就是要加快形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主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變革。

本文系《中國企業報》綜合報道。編輯:米果。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台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為已任。

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