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父是中國第一數學博士,楊振宇卻加入美籍,他父親至死沒原諒他

2020-03-31   科趣視線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如今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科技的產物,比如電視、手機、洗衣機等,不誇張的說,你掌握的科技核心技術越高超,就代表著你的國家越強大。在中國建國初期,無論是軍事還是科技,中國都遠遠不及西方,在當時甚至連每日的溫飽都得不到解決,但是就是再這麼艱難的情況下,中國依然沒有放棄對科學的推進。

建國初期,我國其實也有一位物理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他的名字叫做楊振寧,但在當時他做了一件讓人失望的事情,那就是放棄了中國籍華人,也就是說,即便他獲得了諾貝爾獎,但他的身份不再是中國人,這個獎項也就不屬於中國持有。

當時不少國人對楊振寧的行為感到不滿,而這些國人中也包括了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楊振寧曾表示,因為放棄了中國籍華人,他的父親在臨終前都沒有原諒他,這足看得出楊武之對祖國的熱愛。

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當我們看到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的光輝時,卻忘了他的父親楊武之也同樣強悍。據悉,楊武之是我國第一個數學博士,曾在清華大學算術系教書,而他的學生在數學界更是鼎鼎有名,其中華羅庚、陳省身最為突兀。

據了解,楊武之從小就天賦異稟,在清朝末期還曾考取過秀才,民國時期,楊武之考入了全國最好的師範大學,在畢業後,不少人因為他的才能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是他並沒有被利益所驅使,毅然決然的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當了一名人民教師,隨後被調到安慶中學教書。為了調動學生的思維,楊武之打破了教書先生古板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看得出來,他的教學方式無疑是正確的,不然也不會有華羅庚、陳省身這樣優秀的學生。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中國的教學資源十分的匱乏,為了報效祖國,楊武之選擇了出國留學,並順利的通過了留學考試,1923年前往美國留學,並斬獲了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學士學位,隨後又前往芝加哥,順利獲得了碩士學位,等到回國之時楊武之已經是博士了,從學士到博士,楊武之僅用了三年的時間,他是中國首位數學學習的先人,面對當時的美國重金聘用,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拒絕,堅持回國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

大學教學期間,楊武之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中國青年才得以崛起,據了解在發展時期,大部分數學人才都是他的學生,受到他的薰陶,他的兒子楊振寧也展現了在理學方面驚人的天賦,其中楊振寧最感興趣的當屬物理,這也為他日後成為物理學家奠定了基礎,不過好在楊振寧在將中國國籍改成美國籍後又改回了中國籍,相信在骨子裡他也是十分喜愛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