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規模最大的財神廟在陝西,建築精巧,金碧輝煌,但是鮮為人知

2019-12-02     三秦風情

古往今來,能讓每個人都喜歡的東西只有錢。錢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必需品,它既能為我們等價交換商品,又能帶來安全感。所以很多人都將賺錢當成自己的人生目標,並為之付出一切,更是有人為此鋌而走險。為了求得一定的心理安慰,還有人喜歡轉發各種各樣的錦鯉文案,希望自己一夜暴富。還有人每逢財神爺必拜,而我和閨蜜自然也不能免俗。那天順路去了西安趙公明財神文化景區也拜了一下財神,祈求明年可以財源廣進。

陝西周至縣集賢鎮趙代村是財神趙公明的舊居,而趙公明財神文化景區就位於此處。奠基於漢唐時期的它,還有著"華夏第一財神,九州無二福地"的美譽。復建之後,景區的占地面積可達531畝。此處以財神文化為核心,並融合了眾神傳說和集賢鼓樂,最終形成了祈福娛樂一體化旅遊景區。而那種奇妙的氛圍,簡直很難用語言來形容。如果你站在高處望趙財神文化景區,那是一種視覺享受,樓台亭閣,錯落有致,整體建築金碧輝煌,氣勢磅礴,讓人目不暇接,讚嘆不已。

其實我們前一天下午都到了周至的同學家里了,他帶我們到水街玩了一圈,然後到第二天早上,七點多我們就出發,到達趙公明財神文化景區之後,中午的人並不是很多。可能也是因為是周內的原因吧。我們首先來到的財富文化廣場,開放性的設計可以讓遊人更直觀的,感受到大氣磅礴的財富文化。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財神趙公明的雕像,它作為景區之內的標誌性藝術品,高9.8米,方面闊口,劍眉長目,長須及胸,盔纓高挺,戰袍飄然,左手捧一個裝滿元寶的缽兒,右手托著一根竹節鋼鞭,儘管雙目微閉,好像在閉目養神,又好像在定身練功,看上去卻威風凜凜,浩然正氣。有很多遊客都會在這裡拍照打卡,沾染福氣。

繼續往裡走,下一個景觀是財運輪。只要轉動它,就能時來運轉,象徵驅病除難,財運滾滾,福壽延綿。而且在轉動的過程中,其實是沒有聲音的。這讓我想起了藏族的那個轉經筒,不過這個不是金色的,而是黑色的,難不成佛教和道教還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嗎?

位於它兩邊的東西,是經商的八大工具,也被稱為招財八寶。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聚寶盆。遊覽完這些場景之後,接下來看到的就是廣場兩邊的旗杆鎮。傳統的石雕底座和銅製旗杆,都非常具有歷史厚重感。

位於景區正南方的照壁半邊廟供奉著陳九公,他是南路財神招財使者。上面的浮雕也很有講究,名為「八方來財」。其中祥雲和蝙蝠等圖案,代表的就是榮華富貴。五路財神經常出現在民間年畫之中,深受人民愛戴。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整個景區的主入口處,也就是南山門。穿過它之後,便到達了三進財神殿中的財源廣場。這裡的主要建築,其實都是一些用來供奉各路神仙的大殿。比如說賜福殿,殿內供奉著九天財神、賜福財神、增福財神三位財神。

而在它的西南側,就是供奉著媽祖娘娘的媽祖殿,裡面展示了很多媽祖文化,因為它是歷代海洋貿易者、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轉向東南側,這裡也是一處六柱五間歇山頂式建築,赤松殿內供奉著黃大仙,傳說黃大仙是晉朝人,姓黃名初平,號赤松子,是我國東南沿海的地方神祗。

繼續往裡走,我們所看到的是一處宏偉的核心建築,也就是財神殿。其共有四層,一樓是劇場,二樓是財神文化展示區,三樓是遊客必去的祈福朝拜區,供奉財神趙公明的主殿當然在四樓。這是整個財神文化區中形制最高的建築,也是財神文化區的核心建築。趙公明其實叫做趙名朗,亦稱玄朗,字公明,又稱趙玄壇(玄壇」是指道教的齋壇,也有護法之意),根據景區的相關介紹得知,他是周至縣趙大村人士,在封神台上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

參觀完這裡之後,直到走到它的西側,我內心深處的震撼還是久久難以消散。在閨蜜的提醒之下,我抬頭一看,驚覺已經來到了關帝廟。這裡所供奉是關羽和他的兒子,以及侍從。

護國殿位於東側,文財神比乾和范蠡就被供奉於此。而供奉著趙公明三個妹妹的大殿,就叫三霄殿。按照這裡的布局,我們又去了位於三霄殿西南方的招財殿以及東南方的進寶殿。通過裡面的一些互動遊戲和文化展示,讓我們對對星宿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在參觀完整個景區的核心部分之後,我們還去了園區東側的樓觀后街。這裡就是讓遊客自主消費的地方,裡面的一些手工藝品其實還是挺實惠的,我們當時就買了兩個小吊墜。

整體而言,這裡的遊覽價值還是挺高的,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來,通過「道夢空間」,「集賢古樂」等現代化的技術,來體驗超時空視覺盛宴,可以感受到這個景區將道教的財神文化和現代生活有機融合,給遊客以深切的歷史體驗,收穫頗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RExp2W4BMH2_cNUgN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