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個版本的哪吒中,你永遠想不到下一個哪吒居然是這樣的!
煙燻妝、煙酒嗓、兩排牙籤使用過度的大豁牙,還有點點兒「吃藕」。
但在電影上映後,這個醜醜的哪吒竟多了幾分萌萌噠~生而為魔,那又如何?也成為影片的代名詞。不信命,與命運做抗爭成為這部電影的熱血主題。
在所有人都被哪吒的勇敢頑強、桀驁不馴圈粉時,我卻為一條龍感動哭了。
在電影中,敖丙從出生之日起就肩負著改變龍族命運的使命,他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家族,儘管在被人誤解、謾罵他為「妖怪」時差點「異化」,毀掉村莊,好在最後仍然戰勝了內心的「惡」,與哪吒共同對抗天雷,拯救了村民。
這條龍不僅天性善良、溫文儒雅,就連聲音也很好聽~~
除了敖丙這隻令人疼愛的龍之外,他還有很多同類呢!但是他們的命運似乎都有點悲催。東海龍王的女兒小龍女因為一隻豬豬最後犧牲了自己、化身泉眼,拯救了東海;西海龍王的三太子化身白龍馬給唐僧當交通工具……
《獸譜》中的龍馬
在明朝的《封神演義》中,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的經歷也十分悲催,因為哪吒鬧海去找他興師問罪,結果被哪吒打的落花流水,還被扒了皮、抽了筋,龍筋被哪吒拿回去給爸爸當腰帶……
這次終於在這部國漫中為龍族塑造了一個既正面、也不悲慘的結局~既沒有被哪吒扒皮抽筋,還和他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從電影最後的彩蛋可以看出,被龍族鎮壓的海怪里也有龍族的同胞,在第二部中,龍族很可能聯合海怪們一起找哪吒麻煩。
可見龍族將是第二部的重頭戲~而下面介紹的這些龍,說不定會成為第二部里的重要角色呢~
《海錯圖》里的神龍
比如:
能吞氣成霧的土龍
這個看起來灰溜溜的,長的一點都不像龍的傢伙叫「土龍」。在西遊記中,他可是西海龍王的親外甥、小白龍的表兄弟,曽在唐僧取經路上設難磨練過師徒四人的「壞蛋」。所以它和敖丙是什麼關係呢?
喜歡用水柱纏人的蛟龍
它長得像龍,但不是龍,因為它沒有龍角,但只要它乖乖修煉1000年,就能變成龍。
除了大家能叫出名字的龍外,下面的這些龍也會讓你大吃一驚~比如有角的虯龍、無角的螭龍、不能升天的蟠龍,還有代表東方的青龍、斬殺蚩尤的應龍……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龍的故事,都可以在下面這套書中找到:
點擊文章連結即可購買
書名:《故宮裡的博物學》
作者:小海/夏雪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出版社:故宮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這套書一共有3冊,全書以清宮《獸譜》、《鳥譜》、《海錯圖》為藍本,精選其中120種動物,用現代博物學的方式進行講解有趣有料的動物傳奇故事。
01 乾隆「主編」,故宮珍藏,鮮少公開的珍品
這套書和《封神演義》、《山海經》一樣,有著傳奇的來歷。最開始,是康熙皇帝發起這套書的製作。一直進行到乾隆年間,在乾隆皇帝的大力主持下,這套書的藍本終於得以問世。
為了這套書,乾隆皇帝啟用了當時宮裡重量級的兩位宮廷畫師——余省和張為邦,為這套書帶來幾百幅工筆重彩畫。
幾百年來,《鳥譜》、《獸譜》、《海錯圖》都是僅能皇室子弟才能翻閱的皇家私藏書。而直到幾年前,故宮博物院才將其展出。
這套皇家動物百科圖鑑中我們精選了 120 幅,不僅是傳統繪畫技藝的集大成者。還吸取了來自西洋繪畫的光影技巧。
這也造就了這本書和市面上你能看到的博物學圖書最大的不同——每幅畫都來自故宮授權的原畫。讓你在家就能感受到濃厚的藝術氣息,並且極富有收藏價值。
大開本畫冊裝幀設計,每一頁都可以 180 度平攤。
可以摺疊也可以攤開的巨幅工筆彩色插畫,每一幅畫都像是從中國古典屏風上走下來的。
每一隻鳥的羽毛,每一條魚的鱗片都栩栩如生,閃爍著真實生命的光澤。
02 故宮與中科院專家共同創作,全新現代博物學講解
這套書是由故宮和中科院專家量身為中國讀者打造的博物學讀本,每個動物的講解都蘊含著多角度、多學科的融合和講解。
這種多學科的融合也是和現有的市面上科普書的最大不同之一,我們不是單傳的科普動物,而是在其中融合了歷史、地理、生物等知識。
這樣既彌補了單純科普的單調性,又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使得每種動物都活靈活現的出現在讀者面前。
除了龍之外,這本書里還有很多其他好玩的動物~還記得那個在沙灘上變成美麗的氣泡泡的人魚公主嗎?在幾百年前,古人也有自己心目中的人魚,它並不美,甚至沒人知道是男是女,但是很好吃。
《海錯圖》里的人魚
還有無頭馬——戎宣王屍。沒人知道無頭馬的過去,不知道它生來就沒有腦袋,還是在亂斗中被人砍掉了腦袋,還是被野獸吃掉了腦袋呢?
和它有相同經歷的是刑天。傳說,刑天和皇帝爭奪神位,皇帝趁他不注意把刑天的腦袋砍掉了,沒想到,沒了腦袋的刑天死而復生,反而從他的mimi里長出了兩隻眼睛,肚臍長出了嘴巴,揮舞著斧頭,誓死不服輸。(畫面請自行腦補~~)這種不服輸的精神很哪吒~
這些聽起來不可思議的故事,都是有來源的,書的每頁下面,還有書的最後一頁都是關於這些故事的出處和來源。
值得信賴的版本,不隨意編纂內容。
03 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等眾多主流媒體競相報道
無論是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還是中央電視台、人民網、新華網等主流媒體,均強烈推薦這套書,是每個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也推薦了這套書~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在《故宮裡的博物學》新書發布會上說道:
「這是一套寫給孩子的博物學讀物,希望這套書能起到『橋樑』的作用,能讓更多的孩子通過它走入故宮,愛上故宮,愛上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04 權威專家反覆審訂,值得信賴的版本
由於原版的《鳥譜》和《獸譜》,文字都是滿語,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閱讀起來難度較大。
因此,為了保證你看得懂,故宮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強強聯合,邀請權威歷史專家,以三冊書的內容為基礎,進行全新解讀。
整個編輯小組參考了近百種歷史典籍,包括我們熟悉的《山海經》、《詩經》等,也包括比較少普及的《水經注》、《說文解字》、《呂氏春秋》……
所有文字資料由故宮文史專家和現代動物學專家交叉審讀考證,書稿以「作者——編輯——專家——編輯——作者」如此循環往復,反覆修改不下30遍。
在這過程中甚至找出了原版清宮《鳥譜》《獸譜》和《海錯圖》里的錯漏並加以補充說明。
所有考證審核都力求科學嚴謹,不管是拿來送給孩子還是自己收藏,都是你值得信賴的版本。
05 貼心的細節處理,感受滿滿的愛
博物性和科普性自不必說,精裝大開本能第一時間吸引孩子們的眼球,每本書平鋪開就是一張大畫冊。
內頁採用優質銅版紙,對原畫的還原具有超高精細度。
拉頁設計,保留原畫,保證你能欣賞到每一處細節。
清宮圖中的動物名稱往往都來自古書典籍,所以難免會有很難讀的生僻字,讀起來也有難度。
為此,我們為每本書都設計了一張卡片。這張卡片即可以做為書籤,標記你的閱讀進度。背面還有注音表,對照原文,做到即看即查,避免臨時查閱字典打斷思路。
你足夠熟悉這個字時,就可以完全脫離注音卡,零障礙讀完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