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人上清華北大,全班超中山大學線!學霸是怎麼養成的

2019-07-18   湖北學府考研

2019年高考高分優先投檔線上考生

已經正式投檔了。

而在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的高三(2)班,

著實成了「學霸班」。

在今年高考中,

班上的27名男生和7名女生創下了輝煌「戰績」:

截至目前,已有6人被清北錄取;

超過一半同學被上海交大、復旦、浙大、人大、中科大、南大、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一流院校錄取;

1人考入新加坡國立大學;

1人在高二時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

34人的分數遠超中大錄取分數線;

全班高考平均分達到651分,比廣東省理科高分優先投檔線超出156分。

有趣的是,

這樣一個學霸班,

居然是以「放牛班」自稱。

據了解,高三這一年,

伴隨他們的並不是緊張壓抑,

而是「排球照打、飛機照放」,

高三在他們的記憶中,

更多的是肆意的歡笑和拼搏後的歡愉。

日前,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進「放牛班」,

了解這一群「非典型牛娃」背後的故事。

就是這麼自由,同桌還能自己選

青春劇《最好的我們》里有一個「名場面」:通過與班主任一場智力的比拼,同學們成功爭取到了自己選擇同桌的機會。男女主人公也因此成為了同桌,從而有了後面美好的故事。

在「放牛班」,同桌也是自己選的。作為「放牛人」,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俊哥」的班主任吳俊給了這些孩子足夠的自由。「我希望他們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很多事情,我讓他們自己決定。有的事情,他們想清楚了,可以自己爭取,跟我提要求。如果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或者不敢提要求,就只能聽從老師的安排了。」

在吳俊的「放養」下,班上的同學都非常陽光自信。周魏和蘇振璇就是在高三期間彼此選擇的一對同桌。有意思的是,他們的友誼是通過「借飯卡」培養起來的。在一次不慎弄丟了飯卡後,不拘小節又有拖延症的蘇振璇好些天都沒有補辦,周魏便爽快地把蘇振璇的伙食管了起來了,從而成就了一段「飯堂兄弟情」。自由寬鬆的氛圍,反而讓大家養成了高度自律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每一個人都內心篤定,沿著自己心中的目標穩步向前。

在吳俊看來,學習不是靠老師約束,抓住學生逼著學,而是每一個學生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都有對自己負責任的意識。擔任校學生會主席的何啟元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班上的同學雖然看上去嘻嘻哈哈,實則非常有主意。高三這一年,大家過得很歡樂,但學習的時候又很拚命。「我們都比較擅長勞逸結合,踐行study hard,play hard。」何啟元說。

高三做的模擬卷 堆滿教室後排

高三(2)班各學科「大佬」眾多,可他們內心卻住著永遠長不大的小孩。高考前夕臨時起意的「放飛機活動」,更是讓人哭笑不得。高三一整年,同學們做的卷子可謂海量,以至於教室後排專門有三張桌子,用於擺放各種做完講解完的「廢卷」。

6月1日那天,不知道誰起的頭,把用完的廢卷折成了紙飛機往後面的桌子上扔,同學們紛紛效仿,還互相比拼誰的飛機飛得最高最遠。一時間,教室里是漫天飛揚的紙飛機。有女生實在受不了這種「弱智兒童歡樂多「的場面,便跑去辦公室找吳俊投訴:「都快高考了,班裡還鬧成這個樣子,這種狀態不對,還影響他人!」 吳俊來到班上,看到有點心虛的男生們,淡淡地說了一句:「大家都很有童心,以這種特殊的方式過兒童節。但過完今天,這樣的取樂方式就不要繼續了。」

在吳俊看來,「紙飛機活動」是同學們為了緩解焦慮心態的一種方式,他可以理解,同時沒有說破,也沒有批評參與的男生影響了他人,而是點到即止。事實證明,釋放之後,在高考前的最後幾天,孩子們的心態都穩下來了。

「他們都聰明有個性,很難被條條框框束縛住,也不太能接受各種強制性的要求。但他們講道理,你能把他們說服,他們就聽你的。當然也有我被他們說服的時候。」吳俊說,印象很深的一次「被說服」,發生在高二第一學期。周魏當時為了準備信息學競賽停課培訓。結果培訓結束剛回到班上,就被喊去補考期中考試。

吳俊當時的想法是以此告訴每一個參加競賽的同學,沒有搞特殊化不考試的理由,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但周魏對此非常抗拒,第一科考的是語文,他硬著頭皮做完。第二科是數學,考到一半他就跑出去找吳俊「講道理」了。他紅著眼圈跟吳俊說,自己有一個月沒有上課了,參加考試對於他來說本就不公平,對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是極大的打擊,希望老師能夠體諒。吳俊意識到自己的做法確實有些著急了,就沒有讓周魏繼續考後面的科目。通過努力,周魏也很快就把落下的課補上了。

「班魂」夠燃!

在同學們看來,高三(2)班是有「班魂」的。班裡34人,大部分從初一起就在一個班。上了高中,因為許多人要參加各種各樣的競賽培訓,班裡時常湊不齊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齊人」的班,在剛上高三的年級氣排球比中,一舉奪得年級第一。當時班上有接近一半的同學都去參加競賽了。為了打比賽,班裡男男女女全員上場,這波人參加競賽離班了,另一波人頂上,以「流水線」作戰的方式,竟然把冠軍拿到手,全班人士氣大振。

班中學科「大佬」眾多,卻都不會藏著掖著。「大佬」們只要被請教,絕對誨人不倦。今年高考理科全省第四名的嚴若天,就被同學們戲稱為「嚴老師」。「俊哥曾經問過我們,如果用一項運動來形容高考,那會是什麼運動。我們想來想去,覺得是跳水。我們需要的是一次一次地戰勝恐懼,超越自我,一心一意地把動作做好就可以了,而無須想著幹掉競爭對手。」何啟元說。何盛哲緩解備考壓力的辦法是刷題。「班上有同學一周可以刷29套物理卷子,如果跟別人比成績,今天你高一點,明天我高一點,很容易焦慮。所以我當時想的超越自我的方法就是,努力刷更多的題。把注意力集中在刷題上,人反而不焦慮了。」

不久之後,廣大附中高三(2)班的孩子們就會收到全國各大知名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開啟人生嶄新的一頁。

回望「放牛那些年」,吳俊坦言從接班的第一天起,就希望這群能力超群的孩子長大後能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正因為如此,他一直非常注重培養這批學生的責任意識,還在高考前夕給他們播放了任正非受訪的視頻。「讓他們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絕非空話。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希望他們能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實現人生價值。」吳俊說。

一份「學霸」名單送給你,

向著他們的方向,努力吧!

1、何啟元:高考理科643分,考入新加坡國立大學,數學競賽廣東省二等獎;

2、周魏:高考理科656分,信息學競賽國家二等獎,獲一本即錄取資格進入北京大學;

3、陳思:高考理科652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學競賽廣東省一等獎;

4、蔣劉贇:高考理科623分,數學競賽廣東省二等獎;

5、羅濤:高考理科642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競賽廣東省二等獎;』

6、潘子傑:高考理科661分,清華大學,清華領軍計劃獲得20分加分,物理競賽廣東省一等獎;

7、何盛哲:高考理科628分,北京大學,獲得北大一本即錄取資格,信息學競賽國家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