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之粵菜

今日份——粵菜!

粵菜即廣東菜,口味鮮香為主。選料精細,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還兼容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

粵菜發源於嶺南。粵菜由廣州菜(也稱廣府菜)、潮州菜(也稱潮汕菜)、東江菜(也稱客家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三種風味各具特色。

廣州菜範圍包括珠江三角洲、粵西、粵北部分地區,香港、澳門等地,但凡使用粵語的地區都屬廣府菜文化圈。用料豐富,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還兼容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

潮州菜發源於廣東潮汕地區,為粵菜主幹,匯閩、粵兩家之長,自成一派。以烹制海鮮見長,湯類、素菜、甜菜最具特色。刀工精細,口味清純。

東江菜是客家菜中的一派,起源於廣東東江一帶,菜品多用肉類,極少水產,主料突出,講究香濃,下油重,味偏咸,以砂鍋菜見長,有獨特的鄉土風味。

在世界各地粵菜與法國大餐齊名,由於廣東海外華僑數量占全國六成,因此世界各國的中菜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

粵菜歷史悠久,起源可遠溯至距今兩千多年的西漢。早在中原的移民到來之前,嶺南先民就已有獨特的飲食風格。廣東物產特別豐富,唾手可得,烹而食之,由此養成的喜好鮮活、生猛的飲食習慣。隨著歷史變遷和朝代更替,中原移民不斷南遷,帶來了「燴不厭細,食不厭精」的中原飲食風格。

烹調方法有21種之多,尤以蒸、炒、煎、焗、燜、炸、煲、燉、扣等見長,講究火候,尤重「鑊氣」和現炒現吃,做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鮮、嫩、爽為主,而且隨季節時令的不同而變化,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郁,並有「五滋」(香、酥、脆、肥、濃)、六味(酸、甜、苦、辣、咸、鮮)之別。選料廣博奇異,品種花樣繁多,飛禽走獸、魚蝦鰲蟹,幾乎都能上席。風味注重質和味,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