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讓9歲孩子獨自乘公交走丟,網友吵翻了

2019-10-19   定興微傳媒

對於現在的孩子,

大多父母都有這樣一個感受,

那就是——太不自立了。

為了鍛鍊孩子的自立能力,

近日,鄭州一位媽媽因有事不能來接

便讓9歲女兒在補習班後獨自坐車回家,

結果孩子考驗「不及格」,

坐錯了車。

多虧站務長愛心相助,

將孩子送到家人的懷抱。

13日晚7點多

在河南鄭州203路公交車上,

一名9歲女孩因不小心做錯車在車上哭泣,

車長問小女孩要到她家人電話後,

隨後聯繫到女孩的媽媽。

女孩媽媽表示,

本來想女兒上補習班離家不遠,

只有幾站路,

由於當天忙又沒時間接,

所以就讓女孩獨自坐車回家鍛鍊一下。

結果沒想到,

女兒真的找不到家。

網友對此看法不一

不少網友看了這個新聞後,

紛紛對女孩媽媽的教育方式感到不能理解。

網友1:鍛鍊的前提前是要教啊,從來不教、不告訴孩子怎麼走,也不告訴孩子找不到家怎麼處理,孩子出個什麼意外不得心疼死

網友2: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再決定要採取怎樣的方案培養,欲速則不達,對這孩子還不能勝任媽媽給的這樣的訓練,應該從小事開始培養。

網友3:應該,但要做好準備,不要心血來潮。

網友4:很多人說要鍛鍊,作為一個女孩的母親,我內心也是這麼想的,可我真的不敢這麼做。現在各種變態,強姦,搶劫,車禍…都是一瞬間的事,新聞看的我根本不敢放手。至少在她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是真的不敢。雖然我也羨慕那些獨立的孩子,可是一想到萬一因為自己的不監護讓孩子發生意外我就覺得無法面對

網友5:培養孩子自立能力焉能拔苗助長。9歲孩子無行為能力,有些事不能單獨讓孩子做,尤其是夜間單獨讓女孩去很遠的地方簡直有些不可思議。

在不少人反對媽媽做法的同時,

也有不少人表示贊同。

網友6:我覺得應該,獨立性應該是必須要鍛鍊的,不過第一次父母可以偷偷跟著,跟幾次,等孩子熟悉了路就可以了

網友7:可以啊,完全可以,但是前幾次家長應該開車跟在後面,等孩子完全適應了就可以了

網友8:9歲應該三年級了,該鍛鍊了,可以先家長帶著坐公交熟悉路線或者約相同路線的同學一起上下學

網友9:記得電話就行唄,這次坐錯車哭,下次就能從容應對了,孩子成長都有個過程嘛!九歲可以適當放手了。

網友10:家長首先要教孩子怎麼看公交站牌,去哪裡往哪個方向坐車,知道得坐幾站下車。帶著坐幾次。教孩子如果在坐車過程中遇到什麼情況該找什麼人、如何求助。說實話這應該是孩子剛入學學校就應該教的內容。當前的應試教育完全忽視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能力的教育,大多數家長也是無暇顧及。

之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成都10歲女孩夜晚獨自坐公車

坐過14站差點走丟!

10歲的小青(化名)把作業本落在了學校,母親王女士得知後有些懊惱——此前,小青已經遺落過多次作業本,但都是她幫著去學校取回,這一次王女士決定讓小青自己坐公交車去學校取。

「讓她一個人坐公交車去取,教育她不要丟三落四,同時也是為了培養自立能力。」王女士說。

當天晚上8點半,王女士送小青坐上公交車後,自己則騎電動車跟在公交車後面。

沒想到,車子騎到了小青本該下車的站,王女士卻找不到小青。

孩子突然不見了,這個當媽的一下就急壞了!她趕緊聯繫公交調度室和警方。

不過,當公交調度室聯繫該車司機時,由於車上人多,司機並沒有發現在車上哭泣的小青。

隨後,公交車開到距離小青該下車的地方14站的時候,小青主動找司機說話,並告訴司機自己坐過站了。通過司機,小青這才聯繫上王女士和警方,最後安全回家。

可想而知,如果小青不主動跟司機說話,這個孩子就因為獨自坐公交車而走丟了。

教育專家:

培養獨立能力很重要

但保護預案需更周密

四川省教育協會秘書長紀大海認為,孩子母親有意識地鼓勵孩子獨立處事,出發點是鍛鍊自立能力,但實際鍛鍊的是緊急應變能力。「從生活小事中培養孩子遇到緊急情況該如何處理,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僅是坐過站怎麼辦,遇到小偷、搶劫、起火等怎麼辦都應該教。」

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則認為,培養孩子自主能力的出發點值得肯定,但騎電動車跟在公交車後面的做法是錯誤的。「這樣的保護預案非常不合理,電動車較難跟上公交車,另外家長至少可以和司機先打個招呼。」因此他建議,父母在進行類似教育時需要制定周密的保護預案。

在他看來,小青因緊張坐過站,可以看出確實缺乏自主管理能力;但坐過站後沒有自行下車,而是找司機並坐到終點站等家人過來,說明她找到了合適的應對辦法。「經過這件事情之後,家長和孩子都能得到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