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一周,2019 年就要過去了。
這一年,套路編輯部有了一個新身份——臥底編輯部,我們扒了很多灰產,「灰產臥底系列」也成了很多小夥伴期待的欄目。
甚至,還有同學想跟我們一起破案......
而我們,也因此收穫了一些「小驚喜」!例如,把一個傳銷App 直接寫下架了;例如,居然登上了虎嗅「黑產帝國」文集的作者首位!
在今年扒到的灰產中,坑人的套路我們自己都數不過來
。例如:
以走路賺錢為名登上 App Store 榜首,但實為傳銷 App 的趣步;
瘋狂蹭「網紅奶茶」熱點,但實際卻是野雞品牌的奶茶「快招」加盟騙局;
一份 8 毛錢的簡歷倒賣群,以及背後暗藏的博彩、網賺、銷售灰產;
在洗稿群發現,百度上的醫療問答居然也是「洗」出來的;
……
不過,臥底一年下來,我們發現,很多灰產扒到最後,其實底層邏輯都一樣,我們自己都覺得沒意思了......
所以,我決定把這些灰產背後的真相都給你們「扒光」!新的一年,再遇到這些灰產,你會發現:呵,都是弟弟!
自從我們 5 月用一篇文章把趣步搞下架之後,經常會收到用戶的關於「騙局」的疑問:
xxx 感覺也很有問題你可不可以調查一下?
xxx 是傳銷嗎?是資金盤嗎?
xxx 是什麼騙局啊?
別說,以前沒了解不知道,這一年「臥底」之後,我發現各式割韭菜 App 實在是太多了,就算每天寫 1 個,365 天都不夠寫。
但是,不論是什麼走路賺錢的趣步,還是什麼答題賺錢的某晶,什麼做公益賺錢的某盒,亦或是什麼互贊賺錢的某信……其實本質上都是一個套路。
甚至那些乍看跟這些 App 沒啥關聯的灰產,比如什麼奶茶加盟、什麼全球購騎士卡,還有「微商」代理,背後的割韭菜邏輯也是一樣的。
首先,這些灰產會通過蹭名牌、蹭名人,蹭高科技概念等,利用各種誇張的話術對自己進行包裝,類似於:
馬雲曾說過,XXX(產品名稱) 將會改變世界、這會是下個風口,政策補貼,大佬紛紛入局,顛覆行業的創新……
比如趣步是這樣包裝自己的:
「區塊鏈」和「大數據」結合在一起的,顛覆性運動產品!
還有馬雲爸爸也是割韭菜產品最喜歡「合作」的對象,畢竟寫幅毛筆字就能為產品背書:
趣步讓汗水不白流,你的每一步都算數!
別說,這些話術還真的是挺打雞血。
馬雲的這幅字已經「被代言」不知多少次了
比如某微商集團在宣傳時,稱自己是新微商,是網際網路大數據加微商,顛覆現有微商所有的弊端,是一個完美的商業模式。
總之,用一些高端概念或者名人包裝自己的產品,然後通過海量的水軍造勢。
一旦目標用戶被洗腦之後,就會大大降低對產品的戒備心理。在面對韭菜灰產的後續套路時,也更容易中招。
第二,畫餅利誘,引人入局。
當產品有了一定知名度後,鐮刀們往往就開始想辦法騙韭菜入局。
他們的手段就是畫餅,類似「XXX 就是靠著這個,現在都開奔馳了」、「趕緊上車,風口項目卡主身位,錢就隨便賺」、「穩賺不賠,輕輕鬆鬆月入十萬」……
比如趣步在宣傳時,會說:
我朋友 1 天能掙 2000 多,9 天能賺 20000 多……
比如奶茶在騙人加盟時,經常會營造門店生意火爆的假象:
再比如有一些不良微商,想要吸引下家,口說無憑,得有證據。於是就跑去汽車銷售點拉橫幅拍假照片,配上文案隔壁王二狗屌絲逆襲,喜提瑪莎拉蒂,殊不知,真相是這樣的:
總之,就是用各式各樣的「餅」激發用戶的貪念,讓大家覺得有利可圖,靠著這個產品可以輕輕鬆鬆就賺到錢。
接下來就是這類灰產的核心環節了——拉人頭。
通過前期的宣傳吸引到一波貪心的種子用戶之後,這些用戶會發現,自己得拉新人入局才能賺到錢。
比如趣步 App 內就有這樣一條規則:用戶可以通過發展下線成為「團長」,每增加一個下線,團長就能獲得這個下線的收益。
如果團長的下線繼續向下發展自己的下線,那麼「團長」所能獲得的收益,可以實現指數級增長。
當發展到了這一步,儘管很多用戶都發現了趣步的傳銷本質,但面對巨額的資金誘惑,都選擇繼續發展下線。
原本是受害者的早期用戶們,甚至會主動誘騙新用戶花錢購買糖果(所謂能賺錢的產品)。
包括奶茶加盟也是如此,最頂層的玩家掌握著奶茶貨源,往下是一級代理、二級代理、三級……每級代理拿到價格不同,越往下越高,到了實際開店的用戶那,價格都高得離譜。
在這些割韭菜的產品中,大家賺的都是下級的錢,產品的真實收益那是幾乎沒有。
產品是吹出來的,規模是傳銷式擴散得來的,其本身是沒有實際的價值產出的,就像肥皂泡一樣,看起來很飽滿,但一戳就破。
所以一旦拉不到足夠多的新用戶入局,整個金字塔就沒了收入,肥皂泡就被一針戳破,騙局也自然暴露。
比如奶茶加盟虧得人越來越多後,這個奶茶牌子的名聲也臭了,但不要緊,上層鐮刀早就把錢賺到手了,大不了再立個新牌子,然後再一個輪迴。
當然還有一種更常見的情況,是被相關部門嚴查,或者頂層玩家跑路的,只留下欲哭無淚的被騙群眾。
比如 2 個月前,趣步就被工商部門正式立案調查了。
圖源:截圖自優酷視頻
再比如今年 5 月,幣圈的萬通啟元交易所,看著韭菜規模到了,直接就帶著 2 億資金跑路。
此時,上層的鐮刀們早就賺的缽滿盆滿,虧錢的只是那些跟風入局的後來者,也就是此類灰產的真正韭菜。
實際上,不論線上還是線下,商家收割用戶的韭菜灰產都是這個邏輯:
包裝產品——畫餅利誘——拉人頭擴散——崩盤
那麼該如何識別這類灰產呢?其實真的很簡單,記住一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
除了無良商家收割用戶外,網上還有另一種「用戶反向收割商家」的灰產——羊毛灰產。
現在的羊毛灰產,早就不是幾個羊毛黨單打獨鬥,領幾張優惠券,占點小便宜的階段了。而是已經形成了一個戰鬥力異常強大,甚至能讓巨頭都避之唯恐不及的群體。
2014 年,聯想官方後台商城出現錯誤,原價 1888 的平板被設置成 999 元,短短几個小時就被瘋狂下單 11 萬台,直接損失 1 個億;
2018年 12 月,星巴克上線註冊新人禮,羊毛黨們發現活動後,以幾個小時內就註冊了一堆虛假帳號,一夜之間就將所有券都領完,星巴克只能緊急下線活動;
今年年初,拼多多被爆出巨大漏洞,用戶可免費領取 100 元無門檻優惠券,很多羊毛黨凌晨 3 點被同伴喊醒,拼多多半個晚上就被薅走幾千萬……
但實際上,這是一件很讓人費解的事情。
因為不論是最上層的職業羊毛頭子還是底層的普通羊毛黨,都是分散的個體,並沒有一個強力的組織來運營,但羊毛黨們卻偏又形成了一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規模龐大的群體。
扒了一年的灰產後,我發現羊毛灰產的底層邏輯。
為什麼羊毛黨們嗅覺異常靈敏,總是能第一時間就能找到各種羊毛信息,能在全網各個角落都掀起各種腥風血雨?其源頭,就在於一個名叫線報的東西。
線報是羊毛圈內部的黑話,簡單來說就是指那些被羊毛黨們收集到的各種有獎活動,或者福利活動信息。
在羊毛圈,早已有職業線報員專門在全網搜集各種線報信息了。
想必大家都還記得,前一陣子「羊毛黨薅垮農民網店」的熱點事件吧。
一個粉絲數只有 1000 多人的天貓水果店,因錯誤設置了商品信息,不小心把自家的橙子標價標成了 20 多塊錢 4500 斤(應該是 4500 克)。
結果被羊毛黨們一晚上被拍下了幾萬單,涉及金額高達 700 萬。因為發不了貨,店鋪被羊毛黨們投訴到關店。
這家店鋪並非什麼大店,而且是晚上出現的操作失誤,線報員搜集到這家小網店的呢?
在羊毛圈,有一類專門負責收集線報的人,叫做線報員。他們獲取線報的渠道通常有兩種:
第一種,是通過爬蟲軟體,在網上抓取整個網際網路上的線報。因為爬蟲軟體抓取的信息質量參差不齊,所以線報員會逐一篩選,並親自測試活動的真假和薅羊毛的步驟。
第二種,是商家或者公司主動泄露給線報員的線報。因為很多活動或者商家在策劃有獎活動時,往往會缺少種子用戶,所以他們常常會選擇與羊毛灰產合作,藉助羊毛黨的渠道推廣。
某 App 為做推廣,到羊毛黨貼吧求刷量
2)專門的線報分發群:線報群
對於羊毛灰產來說,單有線報員搜集全網線報,是遠遠不足以成為大廠都畏懼的嗜血野獸的。因為線報員是個體,薅羊毛的羊毛黨也是個體,單單線報傳遞就是個大難題,更別說百萬羊毛黨一起行動,薅大廠羊毛了。
這就不得不提起羊毛圈內的中樞組織——線報群。所謂線報群,實際上就是羊毛頭子(線報群主)組建的專門匯總線報薅羊毛的社群,裡面聚集了很多線報員和大量的羊毛黨。
羊毛線報群在羊毛灰產中扮演者「線報匯總」和「線報分發擴散」的角色。它們的傳播力極為恐怖。
據業內人士估計,羊圈專業線報群的活躍用戶估計在百萬人左右,分散在上萬個線報群里,但是所有線報群內分發的線報活動近乎一致,區別只有時間差的問題。
這意味著,大部分線報群之間都彼此關聯。只要一個線報群里出現新的線報,立馬就會被同步到所有社群里。
例如今年年初,線報員在深夜一點左右,發現了拼多多上的一個BUG。通過這個BUG,用戶可以無限領取無門檻100元券。消息傳到線報群後,很多羊毛黨凌晨 3 點將同伴喊醒薅羊毛。
一夜之間,無數羊毛黨擁入,通過充話費、Q幣之類的形式狂薅幾千萬。
在線報群的匯總在沒有統一的運營調度下,實現了線報同步分發。
這就是羊毛灰產的中樞機構——線報群,在沒有機構統一的運營調度的情況下,讓百萬規模的羊毛黨們形成了一個關係緊密的核心圈子。
羊毛灰產核心圈子組織嚴密,分工明確:
線報員專門收集線報,反饋給線報群主獲得報酬,群內羊毛黨通過線報信息擼羊毛獲益,線報群主通過每月收取羊毛黨的「社群費」賺錢。
這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利益閉環,但事情並沒有結束,羊毛灰產還在不斷地通過師徒體系擴大著羊毛黨的規模。
線報群內很多都是資深羊毛黨。他們深諳信息差的價值,所以這些資深羊毛黨們往往會通過兩種途徑發展外圍羊毛黨:
第一種,建立自己的「福利薅羊毛社群」,像上面提到的「路人 A- 」粉絲群,本質上就是這種社群。
第二種,通過收徒來發展下線,並收取一定的費用。他們會給「徒弟」洗腦,讓「徒弟」們繼續發展下線,他們從中獲取佣金。比如小說代理灰產中頂層羊毛黨,用的就是這種方式。
如此看來,羊毛灰產的核心圈子,本質上是線報信息的搜集和整合,羊毛黨之所以能獲得收益的根本原因是:信息差。
追根溯源,羊毛黨們的運作邏輯是這樣的:
搜集資源的人:線報員
負責匯總的群體:羊毛線報群
分發、擴散信息的人:比如「薅垮農民網店」事件中的 @路人A -
結語
我們可以把韭菜灰產和羊毛灰產看成現在網上灰產的兩種基本模式。
韭菜灰產:是無良商家資本為了收割用戶,打造的一個通過拉人頭來發展下線,上級收割下級來賺錢的收割模式。
羊毛灰產:是嗜血羊毛黨們反向收割商家店鋪,從而形成的一個線報信息搜集、匯總、分發、擴散的薅羊毛模式。
不論是普通用戶還是做運營的同學,都希望你們能本文中得到一些收穫啟示。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能夠通過底層邏輯辨認出韭菜灰產,然後牢記「天上真的不會掉餡餅」,千萬別再被收割套路欺騙了!
對於做運營的同學來說,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有足夠的風險防範意識,不要給羊毛黨們留下可乘之機。
今天這篇文章,希望你可以安利給身邊的人,讓他們能夠辨別套路,少被欺騙。
· 年 · 終 · 總 · 結 ·
《知識日曆2020》銷量破萬!超萬人已經擁有,快來掃描海報二維碼購買吧~《知識日曆2020》精選 366 個網際網路和生活的好問題,回答覆蓋經濟學、心理學、營銷學等 9 大專業領域。實力與顏值並存的日曆,讓你每日一撕,漲點知識!
你還知道哪些灰產?
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