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之父:在這個滿地都是金錢的年代,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2019-10-29     俠義書生

2017年9月15日晚,一個72歲老人因肺癌惡化病逝,他叫南仁東。

除了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他還有另一個身份,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人類所建造的最壯觀的地面望遠鏡,FAST射電望遠鏡之父。

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AST將在未來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理論上,FAST能接收到的的電磁信號範圍達到137億光年,接近宇宙邊緣,被稱為「中國天眼」。

因FAST建成,人類在天文、物理、生物各個領域必將打開新大門,其意義不亞於加加林進入太空、阿姆斯特朗登月。

而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只因南仁東10年的默默堅守。

如今,英雄逝世卻極少有人問津。直到今天朋友圈、微博依舊悄無聲息,鋪天蓋地都是娛樂八卦,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今天,是FAST順利運行一周年的日子。願南仁東院士的靈魂,像他的FAST「天眼」一樣,不僅能「看」到宇宙中最遠的地方,還能去自由穿梭。

照片上的人,面容滄桑、皮膚黝黑,大概每個人都會覺得他是個農民,就連他自己都自稱是農民。

就是這位「農民」,造出了一口世界最牛的「大鍋」,它被叫做「天眼」,它震驚了全世界!

「天眼」是什麼?是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作品,是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天眼」有多牛?

它比美國最先進的阿雷西博350米望遠鏡綜合性高10倍;比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靈敏度高10倍;能收到1351光年外的電磁信號;未來甚至能捕捉外星生命信號!……

這項工程讓外國所有的天文學家望塵莫及。

2016年9月25日,天眼竣工。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看得最遠的國家。

2017年9月15日,還沒等到「天眼」運行的階段性成果,他卻因病與世長辭。

讓人唏噓的是,極少人知道和注意,他逝世的消息。9月16、17、18、19、20日…整個朋友圈沒有他,所有熱門社交網站上都沒有他,大家的視線被娛樂界的各種新聞牽制著。

他叫南仁東,中國「天眼」之父,國際天文界的一流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最令人尊敬的人之一。

是學霸,也是浪漫的冒險家

1945年,南仁東出生於吉林遼源,從小就是個妥妥的學霸,高考時更是以平均98.6分的成績,奪得吉林省理科狀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學習。他也是當地10年間,唯一考入清華的高材生。

但他並不是一個只會讀死書的學霸,而是一個浪漫的冒險家。

大學時,他就利用大串聯的機會,從北京經上海轉到廣州,接著是四川陝西甘肅一直越過天山,21歲到了南疆,後來經由呼和浩特回到學校。

畢業後他被下放到吉林長白山附近的車間,他干過工匠,開過山放過炮,水道、電鍍、鍛造他都了解,最後成了無線電廠的技術科長。去的時候頭髮留得很長,還喜歡畫畫,以前畫漫畫,後來畫毛主席像,成天被駐廠軍代表盯著。

博學多藝、年輕有為的他,人生有很多種可能。他徘徊了 一陣,最後停在天文學門口。

天文學不好考,但是對於學霸南仁東,這都不是事。他考上了天文學的研究生,畢業後,他被派去荷蘭做了兩年訪問學者,之後,日本國立天文台聘他做客座教授。他還用業餘時間創作油畫《富士山》,至今仍被懸掛在該校的大廳里。

在國外,他的名聲漸長。1984年,他開始使用國際甚長基線網,對活動星系核進行系統觀測研究,主持完成了歐洲及全球網十餘次觀測,成了馳騁於國際天文界的一流科學家,得到了全世界天文界的青睞。

可就在如此輝煌的時候,他卻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選擇了回國,放棄薪水比國內高300多倍的工資,就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長。那時他一年的工資,僅僅只等於國外一天的工資。

南仁東說:「在我眼中,知識沒有國界,國家要有知識。

20多年只執著於一件事

「南老師20多年只做了這一件事。」南仁東的同事和學生們如此評價。

1993年,日本東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們提出,在全球電波環境繼續惡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南仁東一把推開吳盛殷的門——吳代表中國參加了會議,說了句:「咱們也建一個吧。」

起初他們選擇建造小數量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類型。當時國際主流是建造大數量小口徑,就是用幾千個小口徑望遠鏡組成的陣列。

很多人並不看好。一是國內很難找到荒無人煙的開闊地域,二是地質條件和工程成本、難度將會很高。更何況,還需要巨額的經費,無數科研人力,在90年代的中國,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南仁東決定先來選定最基礎的東西,FAST要建在哪兒?

那時的南仁東經常叼著根煙,在辦公室周圍找人聊,覺得說得好就記一下。有一次,有人建議他可以看看雲貴的喀斯特窪地。他迅速請遙感所出了三百多幅窪地的衛星遙感圖,黃黃綠綠的圖上顯示當地的窩凼。凼,水坑的意思。幾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體圍繞,恰好擋住了外面的電磁波。

1994年4月,他當即就帶了一群人去了貴州。

在1994年到2005年間,他走遍了上百個窩凼。以當時的道路條件,每天最多走1-2個,晚上回到縣城,白天再跋涉過來。最終選定雲貴高原喀斯特窪地,這片世界上最適合建設這個項目,最獨一無二的地方。

雲貴高原喀斯特窪地

地址選好了,但能不能籌到足夠資金,南仁東心裡沒底。國家拿不出這麼多經費,只有靠合作單位的贊助。

於是,在1995到2006年的十多年間,世界上多了一位名為南仁東的「推銷員」。

為了尋求技術上的合作,他坐著火車從哈工大到同濟,再從同濟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他的立項申請書上最後出現了二十多個合作單位,大概有3厘米厚。

他還設法多參加國家會議,逢人就推銷項目,「我開始拍全世界的馬屁,讓全世界來支持我們。

他的付出有時甚至讓學生們覺得「太過努力了」。連夜要趕項目材料,課題組幾個人就擠在南仁東的辦公室,逐字逐句推敲,經常干到凌晨。

彙報項目是每一個課題首席科學家面臨的題目,南仁東每次至少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會場。

把FAST項目(FAST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的縮寫,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扛在自己肩上,南仁東也有對付壓力的特殊方式。「如果碰到一件事特別難,南老師會沉默,抽煙很厲害。那個時候,去他辦公室要戴防毒面具。」甘恆謙說。

FAST項目副總工程師李菂說:「南老師的執著和直率最讓我佩服。擔起首席科學家和總工程師各種職責,推動了世界獨一無二的項目。」

經歷了最艱難的十多年,FAST 項目逐漸有了名氣。2006年,南仁東本人不在場的情況下,被國際天文學會射電天文分部選為主席。同時,跟各大院校合作的技術也有了突破進展,這給了他底氣。

2006年,開了一次科學院院長會議,聽取各個十一五大科學工程的立項申請彙報,路甬祥院長點評的話音剛落,南仁東追問:「第一,我們乾了十年,沒有名分,我們要名分,FAST 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有沒有可能立項?這麼多人,二十多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第二,我們身無分文,別人搞大科學工程預研究,上千萬,上億,我們囊空如洗。」

這次說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06年,立項建議書最終提交了。歷經12年,射電望遠鏡立項書,終於提交到最後的國際評審環節。到了2007年,國家終於批覆了他的立項申請,2011年,村民搬遷安置完畢。FAST項目終於動工了!

作為FAST項目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其實南仁東只要負責總指揮就好了,但是他卻偏偏事事都要親力親為。

親自參與工程的每一個部分,因為來之不易,他要求就是要做到:盡善盡美。

整個工程中,他既能上鋼架去擰螺絲,也能用扁鏟去削平鋼材,還能在高空梁山上打孔套絲,更能看試播器調整設備……

他身邊的同事都說:「術業有專攻,在這個項目里,我們要麼不懂天文,要麼不懂無線電,要麼不懂金屬工藝,要麼不會畫圖,不懂力學,這幾條能做到一條就算不錯了,可南老偏偏幾乎都懂。」

可他卻說:「我談不上有高尚的追求,沒有特別多的理想,大部分時間是不得不做。人總得有個面子吧,你往辦公室一攤,什麼也不做,那不是個事。我特別怕虧欠別人,國家投了那麼多錢,國際上又有人說你在吹牛皮,我就得負點責任。」

他堅守初心,仰望蒼穹,22年如一日地堅持著,儘管項目需要2億美金,儘管隨時困難重重,在他十幾年「太過努力」的付出之後,2016年9月25日,中國的天眼,FAST項目,終於完工!

消息一出,震驚了全中國,也震驚了全世界。

BBC用整版網頁報道「中國成為了天文探測的領航人」。

英國媒體報道:「中國的巨型射電望遠鏡,是其遠大科學雄心的象徵。」

其他外國媒體說:「「中國也終於進入了觀天時代,它將持續領先世界二十年。」

古有十年磨一劍,今有二十年「鑄天眼」。南仁東帶領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不可想像的困難,實現了由跟蹤模仿到集成創新的跨越。

「在這個滿地都是金錢的年代,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

「天眼」完美交工,南仁東重重地病倒了……檢查出來的是可怕的肺癌,手術後聲音沙啞到幾乎說不出話來,身體更是虛弱得不行。手術、化療,一個70多歲的老人,挨過了這些年輕力壯的人,都想像不到的痛苦後,還是站了起來。他堅持飛到貴州,親眼見證了自己耗費22年心血的,大科學工程竣工。

在天眼投入運行,還不到一年的時間, 2017年9月15日23點多,由於肺癌病情惡化,南仁東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享年72歲。

此時距離9月25日,FAST工程一周年慶祝,只有短短几天的時間,而他卻再也沒有等到。屬於他的中科院院士,剛剛提名完成。

在去世之前,他只留下了一個簡短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

國家天文台隨即發布訃告:遵其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

乾乾淨淨地來,默默無聞地走,他留存的是一位科學家的淡泊和風骨。

他沒有奢望任何人記得他,他沒想過這些瑣事。他只是把自己看作宇宙中不斷開疆拓土的旅行家,只是一個完成了作品的藝術家,就像那年他愛的旅行,他愛的繪畫。只不過通過天文的方式都還給了他。

南仁東說過這樣一句話:「美麗的宇宙太空,正以它的神秘和絢麗,召喚我們踏過平庸,進入到無垠的廣袤。」

今天,FAST工程三周年。願南仁東院士的靈魂,真的像他的FAST一樣,不僅能「看」到宇宙中最遠的地方,還能去自由穿梭。

他的一生用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來比喻最恰當不過「在這個滿地都是金錢的年代,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來源:正和島(ID:zhenghedao),綜合自杜紹斐、德國優才計劃、貴州晚報、周掌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jZgJm4BMH2_cNUgeDu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