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汽油的品質,機油品質,發動機內部積碳,部件自然老化程度,內部油泥等,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發動機壽命。大家對油品、積碳、部件老化都比較了解,那油泥是什麼?對發動機的影響有多大?一無所知,下面跟大家簡單的聊一聊發動機油泥!
什麼是油泥?
在發動機不同部位中產生的油泥可分為低溫油泥和高溫油泥。低溫油泥是由於竄氣(含有未燃燒的燃油和水)和機油的共同作用產生低溫油泥。在低溫或者短途運行時,曲軸箱中的水分和燃油沒有完全蒸發,從而形成乳化,導致油泥的產生。
高溫油泥是在高溫情況下,聚合成一些比較大的分子,造成機油的稠化,也就是機油的粘度發生了變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油泥的堆積這些油泥可以導致機油粘度的增加,堵塞油路造成供油不足。而形成一段時間的油泥經過長時間高溫加熱後會變硬易碎,這就是所謂的「黑油泥」。黑油泥會導致部件磨損的增加,甚至會出現卡咬現象。(延期保養可能會加劇油泥形成)
油泥的危害?
油泥的危害比積碳更為嚴重!
如何清除油泥?
一般來說,發動機機油的成分中都含有清除積碳或油泥的清凈劑和分散劑,它們能清潔金屬表面,分散油泥積碳,達到清潔發動機內部的功能,這也是為什麼在換舊機油時,機油是黑色的原因。如果機油的品質不行,或者使用時間較長發生變質,機油內部的化學成分不能分解積碳和油泥了,就會導致油泥的聚積。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油泥的產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任何發動機都會產生油泥。一般在正常保養的情況下,想進一步清除油泥,可以在保養前在舊機油中加入「發動機清洗劑」使其運轉15-30分鐘,之後在進行新機油的更換即可,這種產品的主要成分是機油成分中的清凈劑和分散劑(不過對油封有一定腐蝕,不做主要推薦使用);還有一種就是專門的清洗油,它屬於中性油液沒有腐蝕性,對於油泥過多的車輛清洗效果更好。
如果發動機長期不保養,導致內部油泥嚴重,那就只能拆解發動機清潔,而且效果不一定好,這讓人聯想起那個6萬公里未保養的寶馬女車主,發動機內部的機油都變成「黃油」了。
在實際的用車中油泥的產生負作用對實際的用車體驗,並沒有積碳影響大。其實正常來說,只要您在正規店面保養並且使用合格的機油,在正常的保養情況下並不會出現油泥堵塞的情況,所以車主對於這點不用過於擔心。
歡迎大家關注點評,共同探討學習,我們的口號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