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就在耳邊,為什麼你聽不進去?

2019-10-17     做個人生贏家

點擊上方「人生贏家」,馬上關注

現實中,我們很多人都會因為態度,見識閱歷,偏見以及所處的環境,緊緊的關上了接收新知識,接受新事物的閘門。

01

投資界的牛人李笑來是個非常善於抓住機會的人,每抓住一次關鍵的機會,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升級,甚至飛躍。這就是為什麼他能夠這麼成功的原因。

不過,後來我聽人說,他也曾經錯失過重要的個人升級機會。

他當年在新東方的時候,當過私教老師,幫一位投資人培訓托福考試。

那位投資人順利考上了史丹福大學去讀mba,為了表示感謝,這個投資人專門找到李笑來,給他上了一節創投課。

這堂課上了整整有兩個多小時,當時的李笑來雖然覺得這些知識挺厲害的,但是就是沒有辦法聽進去,更遑論弄明白裡面的道理。

後來,他轉型做投資人,到處碰壁卻沒有什麼投資成果。

突然有一天,想起了之前那位投資人給他上過的課,他隱約感覺到那些課的內容對於他面臨的問題很有幫助,但是記憶卻完全模糊了,沒有辦法想起具體的細節。

他雖然當時在聽,但其實什麼都沒聽進去。白白浪費了這麼重要的一堂課,浪費了一次成長升級的機會。

02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因為在他當時的意識中,對於這些創投知識完全是封閉的,他覺得這些事情很酷,但似乎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所以關閉去獲取這些知識的大門。

真理要在適合的時候才能被聆聽。

我的理解是,想要學習更多的知識,理解更多的真理,就必須要讓自己隨時準備好接收這些知識和整理,讓自己隨時都處於接收教誨的狀態。

而現實中,我們很多人都會因為態度,見識閱歷,偏見以及所處的環境,緊緊的關上了接收新知識,接受新事物的閘門。

真理就在耳邊,而你卻偏偏聽不進去!

03

古時候有位修士自持佛學造詣很深,聽說有位老禪師德高望重,他就想去去拜訪,討教一番。

到了之後,禪師的徒弟接待他,他卻不理不睬,認為自己學佛的造詣很深,禪師徒弟沒有資格接待他。

老禪師見了也不生氣,非常恭敬的給他沏茶。

只是在倒茶的時候,新杯子已經很滿了,老禪師還是不停的倒。

「杯子茶都已經滿了,但是你為什麼還不停的倒呢?」修士不解地問。

禪師微笑著說:「是啊,既然杯子已經滿了,幹嘛還要倒呢?」

這位修士這才恍然大悟。

既然你認為自己已經很有學問,我又還能教你什麼呢?沒有清空心裡所有的自滿,怎麼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呢?

想要學到更多的知識,就要有空杯的心態。

正如喬布斯所說,求知若渴,虛懷若谷(Stay Hungry!Stay Foolish!)正是這個道理。

04

除了心態之外,我們的閱歷和見識的限制,也會阻撓我們打開接收新知識的大門。

投資人的課,為什麼李笑來會聽不進去?其中一個原因是,他不認為這些知識對他有什麼用,所以也沒有興趣去聽這些東西。

也就是上面所說的心態的問題。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和心態呢?

我認為這是因為他以前沒有過類似的經驗,也沒有去學習過類似的知識。

在缺乏基礎知識的儲備,缺乏投資必要實踐和常識的情況下,讓他對投資人的課程內容感興趣,讓他去理解裡面的乾貨,那也確實不大現實。

05

在管理學中,有一個彼得原理。當一個員工業務做得不錯,他就有可能被提拔去做管理層。

因為他擅長的是業務,而管理對他來說完全是新的東西,剛開始的時候他可能不大能夠勝任。但他可以通過自學,以及在工作中實踐,最終也許能夠勝任這個管理工作。

然而,隨著職務的提升,最終他會達到沒有辦法勝任的地步,這就是彼得原理。

一旦達到職業的天花板,這個員工的職業生涯就開始下滑了。

很多有才華的年輕人,就在彼得原理的陰影下,一步一步的被棒殺。

彼得原理一直是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大難題,但是後來卻被一些創新型的公司給解決了。

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他們會跟員工溝通,了解員工的職業發展方向。然後,針對員工的職業發展方向,提供足夠的培訓和實踐。考核完全合格之後,才會讓他去勝任更高一級的職務。

比如很優秀的員工,如果想升任管理層,公司首先會給他一些相關的培訓,然後在實際的工作中給他擔任一些管理的工作。

發現他確實有這方面的才能,而且考察沒有問題,公司才會讓他擔任管理層的職務。

也就是說,員工在升任高一級職務的時候,他早已配備足夠的能力和經驗。這樣,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就更容易大展拳腳,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個人升級。

06

反觀我們學習新的知識也是如此,很多專業的知識,技能,掌握它們是要有一定的門檻的,需要有相關的基礎知識儲備。

這就需要我們平時不斷的完善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起碼要有大致的規劃。比如大致預計自己可能要學哪方面的知識,並為此做一些準備,這樣才能夠儘可能抓住每一次個人升級的機會。

隨著我們的知識越來越廣,掌握的技能越來越多,工作經驗,人生閱歷越來越豐富。

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後,我們的學習能力也會有質的提升,更容易接收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識。

07

那麼,具體來說我們又應該怎麼做呢?

上面已經提到,平時的積累是很重要的,要有大致的規劃也是必要的。

另外,我們平時還要注重深入思考,深入學習。

比如李笑來提到的比特幣投資,很少人有看過比特幣的白皮書,深入研究比特幣的原理。提到比特幣的技術革新,對社會對人類的影響,更是很少人能夠深入的理解。

大多數人都是從網上了解了的,以道聽途說的根據來做投資,想要成功,想要實現個人的升級恐怕很難吧。

最後我們不能忽略的一點就是,要多去實踐。

多聯繫實際去分析我們所掌握的知識和原理,儘可能的讓我們所學的知識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以幫助我們正確的理解這個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K4C3m0BMH2_cNUgxW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