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師範大學持續發力醫學!繼籌建醫學院後,再籌建醫學中心

2020-04-06     軼工坊

不少實力較強的綜合性院校都成立了醫學院(部),醫學院(部)漸漸成為綜合性大學的「標配」。當然,不僅是綜合性大學,一些與醫學「不沾邊」的高校近些年也開始涉足醫學。2017年9月,西北工業大學醫學研究院成立;2017年12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成立;2018年11月,哈爾濱工業大學醫學與健康學院成立;2018年12月,由原西南師範大學和原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的西南大學成立了醫學研究院。



前幾天,華東師範大學自由基醫學中心籌備啟動會暨學術交流會在中山北路校區舉行,這所知名師範大學持續發力醫學,繼2018年成立醫學院籌建辦公室後,再籌建醫學中心。

眾所周知,華東師範大學是國內實力首屈一指的師範類院校,也是僅有的兩所師範類985高校之一。該校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師範類院校,1959年即被確定為全國16所重點院校之一;2017年,華東師範大學成為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高校。

學科建設方面,華東師範大學擁有教育學、地理學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5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上海市高峰學科(I類2個,II類2個,IV類2個),12個上海市重點學科和17個上海市一流學科(A類4個,B類13個);第四次學科評估,華東師範大學有12個科入選A類學科;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華東師範大學有教育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軟體工程、海洋科學、生態學、心理學、哲學、地理學、統計學等10個學科排名進入國內前十,其中教育學學科排名全國第二,位次僅低於北京師範大學。



這次華東師範大學籌建自由基醫學中心,初衷是為了推動和引領我國自由基醫學學科的進一步發展,該中心將努力匯聚我國自由基醫學精英專家,建設一個基於科學研究項目的合作的、開放的研究平台,組織並承擔氧還平衡與重大疾病防診治新策略的重大項目。

自2018年9月成立醫學院籌建辦公室不到兩年,2020年3月又啟動籌備自由基醫學中心,華東師範大學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發展醫學的決心和努力。不過,作為一所師範類院校,如此高調地涉足醫學,不可避免會引起人們的爭議。

有人說上海已有了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多所實力頂尖的「雙一流」醫學類院校或醫學院,再有本地大學開設醫學院,有重複建設的嫌疑。



也有人覺得,醫學不是師範類院校的強項,如果師範類院校設立醫學院或醫學中心,第一很難吸引到了優秀醫學專業人才加盟;第二很難吸引優秀學子的報考;第三很容易造成巨大資源的浪費,所以「師範類院校應該專注自己的強項——教育領域,醫學這樣特別專業的領域還是讓專業的醫科院校或實力頂尖的綜合院校去建設」。

雖然有些人對師範類院校發力醫學不太看好,但這不影響華東師範大學加快發展醫學的步伐。在今年2月份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中,該校聽力與言語康復專業通過了教育部審批,成為華東師大開設的首個醫學門類本科專業。

事實上,華東師範大學發力醫學,走的是一條「非常規」道路,該校積極推進醫教結合,培養社會緊缺的醫學教育人才,推動醫學教育改革。也就是說,華東師大把重點放在醫學教育人才的培養上,而不是一線醫療專業人才的培養上。



另外,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985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高校,華東師範大學積極響應國家「健康中國」、「新醫科」、「長三角一體化」等發展戰略,投身醫學領域,也是理所當然。

不過我們不能否認,華東師範大學發力醫學,的確會給人一種「不專業」的感覺。可是站在高校的角度,它們也有不得已的地方。首先,國際、國內高端論文中,醫學類論文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發展醫學無疑能大幅度提高論文產量和質量,這對提升高校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很有幫助;其次,發展醫學有利於獲得各種經費支持,數據顯示,2000年到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醫學部分資助金額增長了約三十五倍,有醫學院的高校獲得的科研經費數額普遍較高,且增長幅度很快。



由此可見,發力醫學,既能幫助高校提升國際排名、快速實現雙一流建設目標,又可以推進高校的資源整合和戰略布局優化,可謂「一舉兩得」。

但任何事都是兩面的,因此我們要儘量增大積極面、減少消極面,否則投入大量資源,收穫的可能只是一些「虛名」和「虛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4w3T3EBrZ4kL1VizYK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