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台灣雲豹滅絕
台灣雲豹:又名烏雲豹、龜紋豹,是中國台灣境內獨有物種。此豹身體上有多塊雲狀斑紋,因此得名「雲豹」。台灣雲豹於1972年消失殆盡,2013年台灣專家公布台灣雲豹滅絕。
台灣雲豹棲息在中國台灣的熱帶、亞熱帶的叢林中,主要以小型動物為食,例如猴子、野兔,也捕捉大型有蹄類動物,鹿、野豬等也是它的食物,甚至飢餓的時候,還會捕捉鳥類。進行捕食的時候,台灣雲豹常常單獨行動,獨立生存。
台灣雲豹屬於小型貓科動物,體型嬌小。成年台灣雲豹體長僅1.2米,尾長占身體的一半長度,約0.8米,體重僅重20公斤。台灣雲豹屬於夜行動物,主要在夜間活動,在白天,台灣雲豹會隱匿在樹上,藏於間隙樹葉之中。
台灣雲豹身手敏捷,擅長爬樹、性機警且膽怯。一有風吹草動,台灣雲豹就會迅速的爬上樹上。倘若捕捉到獵物,台灣雲豹也會把食物拖到樹上,在樹上進食,以防止捕捉到的獵物被搶走。可以說,高大的樹就是台灣的保護傘。
台灣雲豹的皮毛,柔軟有光澤、漂亮且華美,是製作上等高貴皮衣的原材料,且台灣雲豹的骨頭還能入藥。這個原因,招致獵人大量捕殺台灣雲豹,獲取珍貴的皮毛和雲骨。除此之外,還有人類的活動,砍伐森林,開荒墾田,破壞台灣雲豹的棲息地等。
1972年最後一隻台灣雲豹被槍殺,2013年,中國台灣公布台灣雲豹滅絕。